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天华

关键词: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满意程度,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骨科住院部的5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人,一组为预见性护理组,另一组为普通护理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则相应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1).结论 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根据美国Intergroup 0099标准实施同期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分析临床治疗的总体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无瘤生存率达到44%,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较高.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与临床常用的放射治疗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起效快,毒性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继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神经反射康复护理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预防性康复护理对高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神经反射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8例高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并与之前同期采用常规替代护理的6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仅1例发生自主神经过反射,发生率为1.47%,对照组发生7例,占10.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过反射的预防及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妙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90例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用药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筛选我院自2007年1月至今收治的90例经确诊为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思密达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2.6%、改善率为91.3%,而对照组的显效率与改善率分别为16.0%、51.4%,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相比于常规用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程德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究护理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1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6例及基础护理组105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后措施等干预性护理,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及随机性健康教育,比较观察2组患者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缓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在稳定型心绞痛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由致敏物质引发机体过敏,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而致出血产生紫癜.多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目的 观察对患儿的护理效果,探讨更加有效的过敏性紫癜护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5月-2011年7月间对6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临床资料,在对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观察患者病情,针对性进行一般护理与特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面精心的护理,58例患儿痊愈后出院,治愈率达92.06%;4例患儿明显好转,占6.35%;1例肾型患儿预后不好.结论 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病情全面了解,适当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复发.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对129例开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护理体会

    通过129例开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的实践,总结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作者:高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狂犬疫苗三种不同免疫程序对供血浆者抗体效价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与分析狂犬疫苗的三种不同免疫程序对于供血浆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0例供血浆者平均分为三组,1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传统常规免疫程序,2组使用世界卫生组合推荐使用的211程序,3组使用接受改良后的211程序.使用ELISA法来鉴定供血浆者的抗体效价,并且记录对其进行接种后的20天和45天时的抗体效价.并且观察供血浆者在接种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 300例供血浆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3组供血浆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2%、93.7%、72.2%,3组供血浆者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为2.6%、2.8%、1.2%.根据ELISA测定结果显示,三组抗体效价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经过改良后的211程序产生的抗体较高.结论 狂犬疫苗3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均安全、有效,其中改良后的211程序可以使供血浆者产生浓度高的高效价的抗体.

    作者:吴静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住的产妇共计8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组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预防性的护理后,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两组双下肢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讨论: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有效的预防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并发症与死亡率,护理组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下肢按摩,增加轻微活动,注意保暖,抬高下肢,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等措施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对促进产妇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建议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春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不孕的效果观察

    妇女因为患妇科疾病不孕的概率在逐年上升,国内医疗机构投入大量研究仍然没有找到具体的发病机制,现阶段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来提高排卵率和帮助其发育成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解决患者不孕不育的问题.

    作者:王健萍;彭国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铍针结合推拿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铍针结合推拿治疗40例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大65岁,小23岁.根据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3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铍针结合推拿是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几种方法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合并早期妊娠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早期妊娠几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对哺乳期瘢痕子宫合并早期妊娠妇女,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药物流产组,人工流产组,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组三组患者流产时间、出血量、完全流产率、需再次人工流产数、子宫穿孔数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流产组流产时间,出血量,需再次人工流产数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单纯人工流产组较其余两组子宫穿孔几率增高.结论 三种终止哺乳期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方法比较,米索前列醇配伍人工流产方法有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高.子宫穿孔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述健康体检禁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以及在做各种检查前一些注意事项的不了解,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目的难以达到.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议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的治疗工作可以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采用的是按照中医的证型诊断,以西医的病名命名的形式.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是分别按照中西医的特长来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且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补液,中医补气;西医升压,中医稳压;中西合用,治疗高热这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作者:杨佩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Y宫内节育器异位58例的分析

    目的 探讨放置Y型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病例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8月期间收诊的58例放置Y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Y型宫内节育器倒置异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5例患者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节育器放置前对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了解不清楚,导致日后倒置异位;12例患者是因为患者在哺乳期、流产时出现许多生理变化,出现子宫壁变薄,肌层的致密度和韧性降低,导致置入的IUD很快出现异位;13例患者是因为宫内节育器的型号与子宫大小不匹配;9例患者是由于宫内节育器的位置不当;9例患者是由于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过长,子宫收缩过于强烈造成异位;5例患者是由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过长,节育器随子宫内膜的脱落及宫腔内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异位;3例患者是由于子宫畸形或者绝经后子宫萎缩;2例患者是由于术后未定期随访,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理治疗,终导致出现异位.结论 术前应对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详细了解,熟悉患者的子宫位置、大小;选择质地优良并且适合患者子宫情况的节育器;手术时严格遵循节育器置入术的操作流程,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术后定期进行复查,出现问题后及时去医院处理;绝经后的妇女及时将节育器取出,提前做好以上几点可以降低Y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率.

    作者:蔡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 手术治疗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可根据CT或MRI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0例,明显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4例疗效观察

    由骨科相关资料显示,在骨科的临床过程中经常有一种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疾病,主要的发病群体是中老年人.目前,治疗骨关节炎一般采用物理疗法、止痛剂、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软骨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其产生的临床效果不够明显并且出现不良反映的情况很多.自从采用了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的方法治疗了94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都获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栾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在儿童口腔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 对421例就诊儿童采用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421例儿童中,错牙合畸形230例,发生率为54.63%.患有口腔不良习惯的患儿102例,发生率为24.23%,替牙期儿童发生率较高,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66例,占28.70%,正常牙合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18.85%.结论 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有关,口腔不良习惯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沁江;李九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为小儿康复提供良好的保证.方法 对本组94例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呼吸道管理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镇痛的护理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作者:贾松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并探讨手术治疗的佳时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3例.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将手术时间≤7d的记为实验组,≥7d的记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为87.5%,死亡3例,病死率为12.5%,未经过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中,治愈34例,治愈率为64.15%,死亡19例,病死率为35.85%.此外行手术治疗的3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实验组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如果能够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低其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对于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病情趁早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杨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