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冯桂平

关键词:小儿, 高热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摘要: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中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2%~5%,占各类小儿惊厥的30%,而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中占25%,多见于6个月~6岁儿童,特点是先发热后惊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是儿科常见急症,必须紧急处理,因此,准确及时使用止惊药物控制惊厥与降低体温及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健所在,细心的护理及严密的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各种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50例关于PICC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PICC在ICU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5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两组,PICC组125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125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术.比较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95.2%显著高于CVC组的85.6%,且PICC组的置管时间显著高于CVC组;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9%,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操作简单,保持时间长,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穿刺成功率高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心恩;罗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siRNA沉默E2F3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siRNA沉默E2F3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法合成针对人E2F3基因siRNA片段,脂质体转染法转染U251细胞,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E2F3表达,MTT法检测U251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针对E2F3基因的siRNA片段转染U251细胞后,E2F3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 siRNA沉默E2F3基因对U25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

    作者:闵志群;苏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Y宫内节育器异位58例的分析

    目的 探讨放置Y型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病例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8月期间收诊的58例放置Y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Y型宫内节育器倒置异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5例患者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节育器放置前对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了解不清楚,导致日后倒置异位;12例患者是因为患者在哺乳期、流产时出现许多生理变化,出现子宫壁变薄,肌层的致密度和韧性降低,导致置入的IUD很快出现异位;13例患者是因为宫内节育器的型号与子宫大小不匹配;9例患者是由于宫内节育器的位置不当;9例患者是由于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过长,子宫收缩过于强烈造成异位;5例患者是由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过长,节育器随子宫内膜的脱落及宫腔内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异位;3例患者是由于子宫畸形或者绝经后子宫萎缩;2例患者是由于术后未定期随访,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理治疗,终导致出现异位.结论 术前应对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详细了解,熟悉患者的子宫位置、大小;选择质地优良并且适合患者子宫情况的节育器;手术时严格遵循节育器置入术的操作流程,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术后定期进行复查,出现问题后及时去医院处理;绝经后的妇女及时将节育器取出,提前做好以上几点可以降低Y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率.

    作者:蔡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临床分析.方法 对2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存病、并发症及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死亡0例.结论 具体患者具体分析,正确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是关键.

    作者:万忠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鸡蛋膜和氧气共同治疗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组织血运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压疮常见于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消瘦、低蛋白、大小便失禁、瘫痪等的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突出处,如在仰卧位,以足跟、骶尾部、肩胛部、枕外隆凸部为主;俯卧位时以足趾、膝前部、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肩峰部、下颌部、额部为主;在侧卧位时以踝部(内踝和外踝)、膝部(内髁和外髁)、髋部、肩峰部、耳部等.目前认为引起褥疮主要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以及潮湿.在护理工作中,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作者:范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晚期食道癌患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50例患有晚期食道癌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型护理.结果 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 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桂松;罗季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释放度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栽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措施.方法 对癌症疼痛的病人150例进行了除止痛药物外,给予镇痛药物的护理、心理支持、疼痛护理等精心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药物指导能有效控制癌症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英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甲亢患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原发病,讨论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自2009-09至2011-09于我院就诊的甲亢患者中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患者16例,回顾性研究该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该组患者几乎都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者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 甲亢病人的消化道表现多样,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孟祥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述健康体检禁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以及在做各种检查前一些注意事项的不了解,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目的难以达到.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4例为调查对象,其中48例接受康复治疗治疗,另56例接受传统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康复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后90d Barthel指数差别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能够使病人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晓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妇产科常用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目的 探讨妇产科常用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方法 根据妇产科护士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434例入住患者的护患沟通效果分析,探寻提高当前妇产科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妇产科护患沟通效果.结果 经统计发现,经过系统学习妇产科常用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妇产科护士的沟通意识及沟通技巧.妇产科护士采用了适宜的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与患者沟通后,达到了有效的护患沟通效果,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 妇产科护士采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与技巧,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方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儿童3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64例)和观察组(16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西医治疗,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中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而其并发症发生率、1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年随访复发率,两组患儿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小水泡音消失、痰鸣音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各相应指标,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行神经阻滞、骶管注射、理疗按摩、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响中药饮片库存的因素及管理方法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物流业不断发达,医院药库在药品发放、药品储存等方面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针对不同成分的药材进行存放,并依据药物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措施,以使存储条件科学合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故把好库存管理的质量关,防止各种原因导致的药材发生异常的现象,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药材经营中的包括流通、存放、使用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药库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大限度的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何根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29例(单纯针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9/29),对照组的为86.21%(25/29),两组的总有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45例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观察对生活质量、住院周期的影响.结果 观察对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住院周期缩短.结论 护理在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和康复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那立岩;刘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通过口服米非司酮配合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给112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深部肌肉注射保守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98例,14例保守治疗失败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率达88%.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能减少手术创伤,保留输卵管组织的完整,恢复输卵管功能,增加受孕机会.保守治疗期间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苏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软组织病常见七对矛盾的选择体会

    人体软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因此软组织病发病率很高.从目前临床上来看,基本上不分性别、年龄、工种均可以发生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某一方面已经定性为职业病.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手段与方法丰富多彩,中西医并治,仅中医方法就已经很多,另使从事软组织病的医务人员迅速增多,而治疗原则又不统一.同一个病人有许多治疗方法.于是我们医院科室几年来总结的七对矛盾的治疗体会,有助于其在软组织病中的原则性、细节应用上,起到建设性作用.

    作者:康献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老年患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与罗红霉素治疗: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次,每日1次,吸入.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同时服用羧甲司坦,0.25g/次,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76.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及FEV1%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羧甲司坦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同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