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涛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结果 痊愈23例,总有效率91.2%.结论 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作者:於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我院眼科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果疗效比较做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非超声乳化组:共计104例106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63例,年龄43~82岁,平均(66.93±8.68)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4,成熟期白内障16只眼.超声乳化组:共计91例104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50例,年龄47~87岁,平均(68.15±8.41)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5,成熟期白内障22只眼.两组晶状体核硬度二至四级不等.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中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2%~5%,占各类小儿惊厥的30%,而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中占25%,多见于6个月~6岁儿童,特点是先发热后惊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是儿科常见急症,必须紧急处理,因此,准确及时使用止惊药物控制惊厥与降低体温及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健所在,细心的护理及严密的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各种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社区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血压水平、心理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心理干预手段后,患者心理焦虑评分降低,血压控制情况良好,其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祖庆;赵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影响我院护患沟通和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对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护患纠纷案例,总结影响我院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结果 影响我院护患沟通的主要因素为:护理管理缺陷,信息沟通低效,患者自身因素,专业水平较低.结论 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把握语言沟通技巧、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宣传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是提高护患沟通质量的可行途径.
作者:高润虹;梁燕芳;杜小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PICC即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从外周静脉置入导管,使其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肿瘤化疗的药物大多是一些强刺激性的或者是剧毒性的药物,从常规的周围血管途径给药,将不可避免的造成静脉血管壁的损伤、外渗造成皮肤组织坏死,严重时可造成截肢.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PICC兼有两种方法的优点,在血液科及肿瘤病人化疗中逐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为大家所推崇和接受.
作者:钟慧菲;陈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因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屡见报道,中草药肝毒性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临床医生在应用中药治疗病人时,应加强检测,破除中药无害、无毒的陈腐观点.为防止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医生、病人和家属都应严格掌握相关原则提前预防.
作者:华利花;钱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总结胰岛素、蜂蜜加庆大霉素对糖尿病合并Ⅲ期、Ⅳ期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预防为主,全面治疗,加强对压疮外源性因素及内源性因素的管理;对Ⅲ期、Ⅳ期压疮的处理重点是控制感染,控制渗液,清除坏死组织;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作者:申屠长缨;周美萍;林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50例,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T影像检查良、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良性SPN的CT检查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1.2%、85.4%、92.1%、89.6%和93.6%;恶性SPN的CT检查数据分别为85.7%、81.3%、85.2%、86.7%和83.2%.结论 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贺奇;王宗辉;张周罗;保善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特点,寻找有效的生命关怀与护理方法,让临终者安详、舒适、有尊严、无遗憾的离开人世.提高肺癌终患者临终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利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与罗红霉素治疗: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次,每日1次,吸入.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同时服用羧甲司坦,0.25g/次,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76.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及FEV1%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羧甲司坦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同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支撑喉镜治疗咽喉疾病的有效临床经验.方法 记录并分析我院2007-2009年咽喉疾病支撑喉镜治疗中护理的63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患者恢复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状的出现,患者均在病情稳定或康复后全部出院.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麻醉护理、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必要的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都是支撑喉镜治疗咽喉疾病的有效治疗的成功经验.
作者:陈家庆;曹熙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急,骨髓与外周血中主要的细胞是原始细胞,这种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危及生命.这种病的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常见的表现,患者有明显的出血现象,偶而还有血栓凝结而引起的突然失明等表现.继发的患者经常应用化疗或放疗.继发性的APL的患者预后是较好的,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长期生存率与原发者相近.AP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个独特类型,以t染色体易位为表现的特征,大约95%的患者都发生这种染色体的易位.T染色体易位产生一种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与位于15号染色体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融合而成的合成基因,该基因转录后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可使幼粒系分化阻滞在初期阶段,从而导致骨髓中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增殖,终导致APL病灶的发生.因此导致APL发生的分子基础是融合基因.本文主要通过对APL的发病机制的分析,确定其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玲玲;刘丽;刘开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物流业不断发达,医院药库在药品发放、药品储存等方面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针对不同成分的药材进行存放,并依据药物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措施,以使存储条件科学合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故把好库存管理的质量关,防止各种原因导致的药材发生异常的现象,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药材经营中的包括流通、存放、使用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药库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大限度的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何根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对12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结果并指出根据病情采取全面的综合急救办法,实施周密的护理计划,严防并发症发生,做好规范化、程序化的专业护理,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救的有效措施.
作者:会正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与患者接触早、多和广泛,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因具有病人流量大,随机性强,疾病类型广泛,病种繁杂,诊疗时间短,就诊环节多,医师轮换频繁等特点,致使门诊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病人投诉较多的场所.因此,分析病人投诉原因,探讨防范对策,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
作者:吴慧琴;粟利平;熊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肝损害临床特征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1月诊治的110例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观察肝损害与性别、年龄、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类型、预后等相关性.结果 110例患者的70例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63.64%);男性合并肝功能损害60.00与女性的68.00%无差异;肝功能损害年龄平均(55.02±12.48)岁无肝功能损害的(54.12±12.56)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95.00%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的56.67%;胆源性胰腺炎中有肝功能损害80.00%高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肝功能损害44.00%.肝功能损害组住院(19.12±9.56)天长与无肝功能损害住院(14.27±7.34)天(P<0.05);遗留糖尿病、胰腺假性囊肿、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死亡15.71%高于无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中的5.00%(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所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与胰腺炎病情、类型有关,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经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肝.
作者:何海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孔钻颅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损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云;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体软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因此软组织病发病率很高.从目前临床上来看,基本上不分性别、年龄、工种均可以发生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某一方面已经定性为职业病.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手段与方法丰富多彩,中西医并治,仅中医方法就已经很多,另使从事软组织病的医务人员迅速增多,而治疗原则又不统一.同一个病人有许多治疗方法.于是我们医院科室几年来总结的七对矛盾的治疗体会,有助于其在软组织病中的原则性、细节应用上,起到建设性作用.
作者:康献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50例患有晚期食道癌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型护理.结果 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 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桂松;罗季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