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叶顶琼

关键词:化疗, 静脉炎, 恶性淋巴瘤, 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条件,探讨预防措施及静脉炎发生后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的5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并发静脉的患者,实施及时的防护措施,总结护理对策及结果.结果:护理前,53例患者静脉炎为1级9例(17.0%)、2级29例(54.7%)、3级15例(28.3%),护理后,53例患者静脉炎的级别为0级34例(64.2%)、1级18例(33.9%)、2级1例(1.9%),护理后0级静脉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来提高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降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痛苦.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口气管插管115例口腔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共11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观察口臭、溃疡、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口臭2例,口腔真菌感染3例,口腔溃疡1例,总有效109例,总有效率达94.8%.结论: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臭、溃疡、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慈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经脐静脉注射BD留置针的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抢救急症之一,在危重新生儿的抢救中,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极其重要的护理措施,需要抢救、复苏的新生儿往往外周循环不良,小静脉不充盈,静脉通道常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脐静脉留置已成为抢救新生儿窒息时重要的给药途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颜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比例以及病人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滞平面比例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肖运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为整形医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面颈部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组52例患者均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非手术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手术组52例患者中,48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其局部色泽红润,血运恢复正常,愈合良好,类似于周围的正常皮肤,总有效为100%,非手术组50例患者中,25例治疗结果为优,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整形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乳房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经验方湿敷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乳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经验方湿敷后再外用丁苯羟酸乳膏外涂治疗乳房湿疹60倒,每日2次剂,7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36例痊愈29例,显效4例,有效2例,未愈1例,治愈率73.3%,有效率96.7%.结论:中药湿敷配合外用丁苯羟酸乳膏外涂治疗乳房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李大喜;段荣欣;李清;秦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Ⅰ~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经随访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A组慢性心衰患者经加用有氧运动治疗后,显效率75.6%,有效率24.4%.B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4.4%.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缪惠宁;王艳飞;任越;潘俊霞;杨卫强;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

    目的:探究并分析有效的学校传染病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市800名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把上半年学生设为A组,下半年学生设为B组.对A组学生采取传统传染病防治方法,对B组学生采取新型传染病防治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传染病发生率的情况.结果:A组学生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手足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几率高于B组学生,A组传染病总发病人数明显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传染病防治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较传统方法效果明显,值得在学校广泛推广.

    作者:张鸣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41例患者(其中良性病变19例,恶性肿瘤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PI),28例取2个扩散敏感度数值(即b值),其余13例取5个b值,对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计算;病灶良性与恶性的判定界限确定为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0%容许区间,对比分析动态增强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38例DWI显示全部良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未显示3例为1例小腺瘤外和2例原位癌;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为(1.5859±0.323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为(0.9610±0.2041)×10-3mm2/s,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4.2%(16/19)、95.5%(21/22)、90.2%(37/4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患者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以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然而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疼痛,因为手术要把缺损周边的肌肉强行缝起来,因此术中、术后都有疼痛感.有些病人术后甚至直不起腰来;二是传统术式张力大,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应用人工生物材料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符合生理解剖、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的疝修补手术,做好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指导和护理对病人的顺利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7月~2012年6月9例腹股沟疝病人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应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变化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内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手术处理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后,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修复创面.针对手部深Ⅱ度至Ⅳ度烧伤创面,筛选出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5例,86只手深度烧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只手所植皮片或皮瓣全部成活,随诊6个月至3年,86只手手术后外形良好,手的功能基本恢复,未见明显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极少需行后期整复手术,所植皮片色泽接近正常,病人满意.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削痂或切痂,中厚皮片、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可有效预防手部瘢痕形成,使手部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刘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实施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部,缩短脐带断端自然脱落的时间,降低脐部肉芽肿发生.方法:采用不干预法,不取结扎气门芯,不进行二次断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结果:使用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比传统法平均缩短35天,新生儿脐部渗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明显减少.结论:实施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能促进脐带斯端自然脱落,减少脐炎发生,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东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众多,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仍然是主要的诊断步骤.小量而缓慢的消化道出血,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弱或头昏,有的仅在作呕出物或粪便的潜血试验检查才被发现.急性大量出血或出血持续不止,则出现心悸、冷汗、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以及昏厥等循环衰竭现象,若短期内失血量超过总循环血量的1/3可危及生命.作为护理人员,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高巍巍;徐美东;马志玲;梁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有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HP根除率为86.04%,对照组分别为69.77%、69.77%,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是溃疡患者的不错选择.

    作者:郭烨;丁小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推进和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思考

    人口过快增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时间每过一分钟,地球人口净增160人.联合国人口基金为此向国际社会敲响警钟:如不立即采取坚决行动控制人口,保持消费与发展的平衡,世界人口在下世纪中叶将达到125亿,人类也将无法得到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在全球范围出现,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严重挑战.象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挑战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优质服务理念产生背景入手,剖析优质服务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结合目前我国优质服务的现状,总结不足,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对提升优质服务的一点思考意见.

    作者:苏丽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回回蒜急性毒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了解没食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强弱及特点,测定急性毒性的相关参数.方法:小鼠观察检疲3d,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回回蒜提取物组:3.2g/ml、4g/ml、5g/ml6.25g/ml、7.8g/ml.灌胃给予回回蒜提取物,观察其毒性表现.结果:回回蒜提取物组随着剂量的增加,毒性反应表现越明显,小鼠死亡只数也随之增加;空白对照组动物均无异常.结论:回回蒜提取物小鼠口服急毒LD50为188.02g/kg.

    作者:肖月珍;张志宏;杨萍;冯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以膝关节疾病导致功能受限的就诊患者越来越多,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因保守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时而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现对15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不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杜绝了护理并发症,使社会的参和理解得到了提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敖凤敏;周开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合理膳食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体质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国内传染病得到控制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而病因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肿瘤发病率主要4受营养,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39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39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38例,痊愈率97.4%,死亡1例,病死率2.6%,26例属中晚期,占66.7%,术前有并存疾病25例,占64.1%,一期切除肿瘤34例,切除率87.2%,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占35.9%.结论:必要的术前准备、对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提高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结肠癌合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作者:耿铁山;赵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9例,采用米非司酮12.5mg/d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米非司酮25mg/d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7例患者出现潮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