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柳
目的:分析加强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具体作用.方法:把某社区医院所在的城镇常住居民作为预防肠道寄生虫的教育对象,利用调查问卷和当地的方言对该城镇常住居民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持续时间为1年.1年之后再利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去测试该城镇居民对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010年居民感染肠道寄生虫类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其中因蛔虫而感染患病的患者人数多,3682人当中有512人感染此类疾病,约占总体的13.91%;其次便是因钩虫、鞭虫、蛲虫等而感染的患者,分别占总体的2.94%,0.92%,1.03%;因其他类型的寄生虫而被感染的患者占少数.经过1年的宣传,该城镇常住居民在2011年因肠道寄生虫而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总体感染的人数只有91人,只占总体的2.47%,比2009年降低了11.44%.结论:健康教育的不断加强对于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邵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不合理用药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目前不合理用药出现的形式、动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所有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将确保合理用药当作提供健康服务的大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疗和社会保健的质量.
作者:王毅;王洪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报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3月,对40例双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短7周,长18周.疗效评定参照Baird-Jackson标准,其中优24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双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顾伏龙;姜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使用健脾降浊中药,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7%,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值得较多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分析两组忠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埋线可以有效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强;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式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2年5月于我院骨科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00例,随即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针对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药辨证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按照西药治疗的方式.规定一个疗程为25天,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98%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78%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我院中医辨证的治疗方式下疗效明显,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闻树林;蔡丽;李祖毅;肖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病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2].跌倒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常有发生,应该对老年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对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方丽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本文对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的应用进行探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患者长期住院的经济压力.
作者:杨阳;赵莹;金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炎与抗病毒治疗,治疗组(n=40)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进行止咳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舍剂进行止咳辅助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显效率为27.5%,有效率为35.0%、无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患儿显效率55.0%、有效率为35.0%、无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唐永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如何才能避免护患之间的纠纷.方法:通过对各种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预防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结果:临床护士方面的因素包括:缺乏医德素养,服务态度及护理水平不到位;法律知识淡薄等.患者方面包括自身素养差,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期望值增高,医疗费用加大病人的经济压力引起纠纷等.结论:临床护士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越高,法律知识掌握越全面,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越低,反之越高.患者自身素养越高,对疾病防治知识、法律知识掌握越全面,发生护患纠纷概率越低,反之越高.
作者:张捷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心内科患者在群体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心内科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也逐年升高.所以在护理上采取有效干预以提高心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即研究对心内科患者如何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现浅述如下:
作者:季美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81例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其中,男性41例,年龄在56-79岁之间,女性40例,年龄在61-8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7%,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6.3%.结论:在对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疾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贤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共11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观察口臭、溃疡、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口臭2例,口腔真菌感染3例,口腔溃疡1例,总有效109例,总有效率达94.8%.结论: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臭、溃疡、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慈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球帽和磁性两种附着体在复杂可摘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复杂可摘义齿修复6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传统金属卡环固定组(K);球帽附着体固定组(Q)和磁性附着体固定组(C),每组均为20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牙临床指征和临床疗效.结果:Q组和C组患者修复后各基牙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均显著低于K组(P<0.05);修复后觉安装史齿后咀嚼有力、发音清楚、美观、舒适以及稳定的患者例数均高于K组,其中感觉发音清楚、美观和舒适的例数显著高于K组(P<0.05).结论:球帽附着体和磁性付着体等新型田定体,保存基牙效果,恢复患者口颌功能快,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卡环固定体.
作者:刘粉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弥漫性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特殊气道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本病于1969年由日本的本间、山中等人首次提出,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明确诊断DPB.此后虽已有不少学者陆续报道该病,但总体上该病仍为相对罕见的疾病,且易误诊误治,影响其预后;该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预后较差,如同时合并绿脓杆菌感染,其生存率仅为12.4%-21.9%,因而应提高对本病的识别[1].现将我们确诊的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报告如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认识水平.
作者:郭艳玲;王兴友;杨艳杰;陈杭薇;闫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医院感染,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制定隔离措施,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ICU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施行严格的干预措施,运用预防与控制技术,保障了ICU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对ICU患者已形成威胁,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ICU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李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白糖加堞形胶布拉合技术应用于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出现的30例手术后腹部切口裂开的患者,实施白糖加蝶形胶布拉合技术.结果:30例手术后腹部切口裂开的患者均痊愈,避免常规换药及二次缝合带来的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且愈合后瘢痕较小.结论:白糖加蝶彤胶布拉合技术简单,可靠,白糖及蝶形胶布材料普遍,经济,无毒.白糖加蝶形胶布拉合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治疗腹部切口开.
作者:邱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是指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良性肿瘤或切除患侧卵巢[1].其较传统剖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俞淑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疾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以及取得效果进行总结,以近一步加强此疾病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提高认知水平.方法: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及取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程度,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改变宫颈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获得了保健知识,提高了普查意识,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和治疗.
作者:潘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