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对痤疮临床治疗分析

黄青;龚丽萍;洪婷

关键词:中药治疗, 西药治疗, 痤疮,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之间收录的78例痤疮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39例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中药治疗痤疮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治疗与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Ⅰ~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经随访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A组慢性心衰患者经加用有氧运动治疗后,显效率75.6%,有效率24.4%.B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4.4%.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缪惠宁;王艳飞;任越;潘俊霞;杨卫强;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法(传统法和对比法)造影在胃肠造影的应用

    目的:介绍和评价综合法(传统法和对比法)造影在胃肠造影的应用.方法:用综合法(传统法和对比法)对36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随后通过随访观察,运用胃镜、肠镜检查、外科手术以及病理诊断对综合法造影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综合法造影检查结果:总阳性检出率89.9%,检查结果包括恶性肿瘤、息肉、溃疡、炎症等,并且上消化道癌的检出率为26.0%.结论:综合法造影在检查胃肠疾病中起希重要作用,这个造影法特别是在关于早癌的检出上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作者:罗龙飞;李华南;梁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围刺法(加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围刺法、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探讨临床上治疗网球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网球肘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为围刺法、艾灸联合按摩治疗网球肘;对照组为中药联合按摩治疗网球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无不良反应.结论;围刺法、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土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士使用电子医嘱初期存在的缺陷及对策

    总结本科室护士在使用电子医嘱初期存在的工作量增加、效率下降、费用漏收等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及时采取各项对策并有效落实方可减少缺陷的发生,从而显示电子医嘱书写规范、查阅方便、清楚干净、自动校验、准确高效的优越性.

    作者:陆爱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通过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使骨科卧床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方法:采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床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减轻便秘带来的不适.结果: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便秘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

    目的:报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3月,对40例双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短7周,长18周.疗效评定参照Baird-Jackson标准,其中优24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双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顾伏龙;姜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人管理

    针对手术室清洁工人文化水平低,消毒隔离知识缺乏,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我科通过采取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其工作流程、加强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等措施,在上述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及空气培养质量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保证了手术的安全进行,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交叉感染.

    作者:廖涛;梁佳佳;谢宗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纤维瘤采用乳晕边缘切口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临床分析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术后3月时的血肿大小、瘀斑大小、能否哺乳、疤痕大小等情况.结果:经过随访得知,全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的切口瘢痕小于0.2cm,约为21.4%,研究组92倒患者切口瘢痕小于0.2cm,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瘀斑大小、血肿大小、哺乳发生率等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雏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切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择期手术的1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无缝隙护理以前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器械准备评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管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黎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2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急性肺栓塞的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特点.结果:急性肺栓塞容易误诊,经经积极治疗,治愈6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对被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都要根据其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等基本检查,作出初步判断,在进一步行螺旋CT或MRI等检查,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诊疗,增强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止血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结论:使用奥曲肽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止血速度快,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俊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痴呆患者一般无法治愈,所以精心的护理和早期的预防十分重要.

    作者:刘艳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对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笔者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印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创伤患者诊治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等做出急救诊断;研究组依据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PHI)做出急救诊断.对比两组现场救治、转运及延续抢救效果.结果:此次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现场迅速做出了明确的诊断,成功实现了现场救治和转运及急诊科延续性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用生理指标进行评分.结论:院前创伤评分应用量化和权重对受伤程度进行判断,提高急诊救治有效率,尽量降低了患者病死率和残疾率,正确的院前评分系统对指导急诊医师进行临床救护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在治疗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综合行为干预与建立自我管理模式.结果: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胆固醇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干预后的吸烟与饮酒情况也有了明显好转(P<0.05).结论:当前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护理干预能在降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赵云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0月至今,选择糜烂性胃炎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用药相同,甲组37例加强护理,乙组37倒正常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结果:甲组经健康教育,对疾病的了解、心理状态调整、饮食习惯和日常习惯都有很大提高,乙组变化不明显,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甲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59.5%,无效率为8.1%,乙组总有效率40.5%,无效率32.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糜烂性胃炎患者徐了药物治疗外,应加强正确的护理干预.

    作者:尹红梅;姜洪霞;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八段锦配合中医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将八段锦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系统地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三期心脏病康复方案,并经过2年的实践,病人反映良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加以推广.

    作者:林小丽;陈日宇;陈静薇;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可塑性小夹板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可塑性小夹板与金黄膏联合对患有Colles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Colles骨折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性小夹板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可塑性小夹板与金黄膏联合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骨折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可塑性小夹板与金黄膏联合对患有Colles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克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浅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对于实验组,除了常规的护理方法外,再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通过给予患者药物、心理、运动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效果,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熏蒸、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关节炎症,中医称之为膝痹,终致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多见于中老年人.我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药熏蒸和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8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双双;蔡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