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肖诗梁;陈霞光;刘振逾;钱锐;蔡幸健

关键词:中医药, 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 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骨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已有几十年历史,尤其是近年,相关临床研究和报道日益增多,但目前尚无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以了解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妇产科患者手术知情同意的因素分析与改进途径

    妇产科手术是由专业的妇产科医疗技术人员完成的,因此,绝大多数的妇产科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有一种神秘感及重视感.不论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都认为是家里的一件大事,这样就会增加签字者的心理压力,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影响妇产科患者知情同意的因素,并探讨其改进途径.

    作者:邓英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重要性.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不断改进和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3周~32个月,2例发生导管出口感染,经几次换药均痊愈;6例发生不完全性堵管,经管内溶栓均溶通;透析充分性均达标.结论:优质规范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郭宏艳;胡宴霞;王蕊;杨颜辉;彭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陈旧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损伤创面.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李伯强;白贺东;王立民;刘建华;王斌;章德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怀科学模式在一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

    目的:应用关怀科学模式对一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评价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该模式的优点及不足.方法:以十个照顾性因素为框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十个因素内容详尽,提供了个体化护理,但也有不足.结论:关怀科学模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及专业价值,是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作者:董钊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肿瘤静脉化疗健康教育实施评价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中的实施情况.方法:以130例临床诊断为肺癌,行首次静脉化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化疗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62例,对照组68例.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前、中、后由专业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为一般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化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情况及病人时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使用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肿瘤静脉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徐明珍;刘清霞;周冬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Cu380A节育器宫腔内下移异位1例报告

    TCu380A节育器宫腔内下移异位1例报告.

    作者:杨金凤;祁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内科病房临床带教体会

    内科护理对于临床尤为重要,护生应该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基础和操作,通过病房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患者的密切配合,来获取实践知识,使实习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带教经验,将内科病房临床带教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红宇;刘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按摩联合治疗睡眠障碍

    目的:评价足底按摩结合针灸对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普唑仑的基础上,使用足底按摩并针灸腹部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腹部穴位主要选关元、中脘、气海等穴位,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阿普唑仑进行治疗,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没有意义,但两组的各种评测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足底按摩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夏太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药液外漏的研究

    目的:了解改良皮下注射法用于甘精胰岛素注射后药液外漏的研究.方法:选择使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6例,以患者左上臂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右上臂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观察并记录左右上臂各注射一针后药液外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注射后药液外漏发生率分别为13.1%和31.1%,两者比较药液外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并留针10秒钟后拔针的方法,可以降低甘精胰岛素注射后药液外漏发生率,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余剑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血常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前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方法:对确诊MP感染患儿50例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5.1-13.5×109),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可下降至5.7-8.7×109(P<0.01),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值由0.36上升至0.58(P<0.01),淋巴细胞比例均值0.56下降至0.42(P<0.01),单核细胞比例均值由0.07下降至0.05(P<0.01),绝对值0.35~1.39×109下降至0.1-0.8×109(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比一次血常规检查更有意义.在常规头孢类抗生素无效情况下,早期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低.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5天,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根据治疗效果,可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减少误诊率.

    作者:黄少敏;林群;程冬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aspin在胃癌耐药细胞和胃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目的:Maspin在胃癌耐药细胞、胃癌细胞和胃正常如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胃癌耐药细胞和正常胃癌细胞中Maspin的表达差异.结果:Maspin的表达率在胃癌耐药细胞中为45.1%,胃癌细胞中为75%,胃正常细胞为100%.结论:Masp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文胜;李志强;王高峰;阳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78例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结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恢复的效果,使患肢功能得到重建,主要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以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冬勤;兰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干预措施对母乳喂养中孕产妇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个体性化干预对母乳喂养中孕产妇认知程度的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分娩的11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健康知识宣传;试验组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经过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比较,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的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提升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谢基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性过敏1例分析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简称FEIAN)是患者在食入一定食物后6小时内,若运动就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但不运动就没有过敏反应症状.本病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过敏反应,由此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如果患病后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妥善处理,有危及生命的危险,但若是治疗对症反时,预后良好,却有再发的可能.

    作者:苗英慧;郭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62例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阑尾炎患者62例采用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缝合,与同期常规缝合4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2例抽线缝合的病例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可明显降低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贾士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人才培养的思考

    医院数字图书馆虽然运用了大量系统支持,减少了许多人为操作的步骤,但是管理人员还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针对目前医院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所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对医院数字图书馆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作者:史嘉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疗法

    慢性胃炎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疗法.

    作者:刘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紫花烧伤膏加艾灸治疗Ⅱ期和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紫花烧伤膏加艾灸治疗Ⅱ期和Ⅲ期压疮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压疮患者62例(压疮68),其中Ⅱ期38处、Ⅲ期30处;根据患者病情的状况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纽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大小、压疮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紫花烧伤膏加艾灸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应用紫花烧伤膏加艾灸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效果明显且治愈率高.结论:对压疮Ⅱ期和Ⅲ期症状的患者较适宜应用紫花烧伤膏加艾灸治疗,临床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俊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周后观察血压指标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6倒,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对血糖、血脂、心率和肾功能无影响,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组合.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在康复科学中的作用

    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的康复医学中,也正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探讨针灸康复的机制、主要适应症及其要领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