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镇医院血吸虫等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何小峰

关键词:乡镇医院, 血吸虫, 寄生虫病, 预防
摘要: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属于传染病,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我国历史上又多次的寄生虫病的爆发,死亡率很高,很难控制.尤其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景象十分荒凉.寄生虫病不像其他类型的传染病有疫苗预防,所以要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其他各方面的预防措施.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押酸抗炎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以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洛赛克20mg/d;克拉霉素0.5g/次,2次/d;甲硝唑0.4g/次,3次/d;对照组78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喷洒溃疡一号和二号组方进行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8周,之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纽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胃镜下药物喷洒联合常规抑酸抗炎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症状分析与护理

    从症状学出发,对1例经历汶川地震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作者:肖文莉;庄金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BD正压接头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常需长期静脉用药,且静脉血管弹性差,脆性大,穿刺后恢复较慢,为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我科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选择深静脉置管.然而笔者发现:深静脉置管一段时间后,使用普通肝素帽的老年患者发生管路不畅,甚至堵管的机率要大于使用BD正压接头的患者,且BD正压接头使用起来方便简单,杜绝了针刺伤,很大程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娟;应月华;申屠长缨;王莉芳;吴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紫杉醇和奥曲肽联合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奥曲肤联合对人胃癌SGC-79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胃癌SGC-7901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将其制成单细胞悬浮液,分成五个组,分别加入紫杉醇、奥曲肤、紫杉醇和奥曲肤的混合液为实验组,五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组,不含药物的为阴性对照组,以MTT法比色测定紫杉醇、奥曲肽、紫杉醇和奥曲肽混合液、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统计,对各凋亡率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个药物的血药峰值浓度下,紫杉醇和奥曲肽混合液分别与紫杉醇、奥曲肽、五氟尿嘧啶的凋亡率X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紫杉醇、奥曲肽分别与五氟尿嘧啶的凋亡率做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紫杉醇、奥曲肽X2检验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紫杉醇在体外能分别有效地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两者联合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控制率明显优于单药的控制率,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

    作者:叶雁波;邱建永;苏朝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电子病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到医疗机构去看病,检查的项目和指标越来越多,传统的纸质病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电子病历有便于保存、信息丰富、容易复制等特点,实现病历电子化对帮助医生诊断,正确评估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应用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颅内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在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方面元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清BUN以及血清Cr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应用治疗脑卒中既能迅速减轻脑水肿,又能减少肾功能损害.

    作者:吴灵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体会

    动脉血气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通过血气分析对了解患者肺功能、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有一个客观估计,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做好血气分析是协助临床诊治的基础.但由于惠儿动脉血压低,血管发育差,配合依从性低,故一般采血法成功率较低,必须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才能提高采集成功率.2008年至今,我科护士应用5 1/2号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去除针头的2 mL注射器采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幼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肝硬化48例疗效观察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一种常见而又疑难的病症,而中医承担着大量的肝硬化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任务.多年来,本人在临床中从整体观念出发,总结经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振健;张震;郭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学位药物注射抗过敏药,对照组为口服抗过敏药.疗程5~7天,分别观察其皮疹、风团、瘙痒等症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或肌注同类药的对照组(P<0.05).结论:辩证选穴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花;曹淑红;付玉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产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86例产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6例尿潴留产妇进行分析,针对尿潴留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结果:通过心理疏导,稳定产妇情绪,配给药物治疗,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86例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者82例,留置导尿4例,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早期发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作者:余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62例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阑尾炎患者62例采用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缝合,与同期常规缝合4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2例抽线缝合的病例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阑尾切口内不留缝线异物的抽线缝合法可明显降低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贾士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复杂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同髋关节置换术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膝关节在更多疾病及更大年龄范围中得到推广应用,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将已经损坏的膝关节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取代,就称之为膝关节置换,此关节代用品称之为假体.

    作者:季艳华;吴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9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实施切开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立即缓解,均一次性治愈.疗程17-45d,平均(28.42±9.12)d,随访3个月~17个月,平均(9.23±4.56)月;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均无复发或肛瘘形成.3例患者肛门气体不能完全控制,嘱做提肛运动后肛门功能,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居冠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的分析,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的体会,认为做好术前的评估,掌握插管适应证,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能减少插管风险迅速地建立了呼吸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蛋白阳性的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尿蛋白阳性的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治疗的18例尿蛋白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院使用中医疗法治疗的18例尿蛋白患者在用药5d后,自己感觉症状明显减轻,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24h尿蛋白含量(一)、蛋白质(一),患者尿液中的肌酐以及尿素氮含量均正常.继续服用10~15剂中药进行巩固,后患者的尿蛋白临床症状消失,18例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89%.结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尿蛋白可以有效解决西医方法治愈后疾病复发的问题,使用中医疗法治疗尿蛋白效果良好.

    作者:谢文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谈谈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

    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把带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涑就会感染上结核菌,身体抵抗力强的人可能在肺部形成一个小小的钙化点,而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就可能发病.惠了肺结核应及早到专科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患者千万不要乱就医和自行乱服药.因为乱服药容易延误病情,引起细菌耐药,造成治疗困难.

    作者:王莹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1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41岁(23~60岁).病变累及L4/5者8例,L5/S1者13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11例,E级5例.术前均抗结核治疗2~3周.手术方式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术.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48个月,平均34.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20例治愈,1例复发.植骨10~15个月均获融合.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B级0例,C级1例,D级8例,E级12例.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骶段脊拄结核,能够为脊柱足够的稳定性,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肾脏疾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肾脏疾病的病人选用抗生素和剂量调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是肾功能减退本身影响抗生素的排泄,更重要的是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的明显改变影响治疗效果和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法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治疗,注射疗法,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5%,81.25%,87.5%和29.41%,23.07%.28.57%,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三种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治疗,注射疗法,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作者:倪文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