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茸;刘慧鑫
当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骨折越来越多见,同时医疗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等,在老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的重视和反思.现就本人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50%硫酸镁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的方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能及时将哺乳期妇女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治愈,效果很好.可使患者迅速减轻痛苦.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产后93例产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实验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加上红外线照射后加以手法按摩的方法,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湿毛巾湿敷后手法按摩.结论:实验组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痛苦少.
作者:谢长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方法:将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论:物理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方法,能改善肢体状况,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将18例K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心脏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脏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方法:3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治疗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0.75 μg/kg,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有3例发生肢体活动,而对照组发生42例.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能很好的满足门诊无痛人流术的检查需要,是一种较为合理、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陆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运用本文处方除热,在寻常的处方中较为少见,这恰恰就是治病索源、生态治疗的特点,在于治疗疾病的本源,不理睬疾病的表面现象,故笔者又称之为智慧治疗.此症与其它高热症一样,都是高热不退,但治疗方法大不相同,故称之为同病异治.
作者:魏大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9月收治陈旧性Barton骨折39例,其中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24例,行CT三维检查关节面移位大于2mm的19例,此19例予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7~36月,术后3~5个月,X线显示桡远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评估按照AO组织推荐的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5%.结论: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固定牢固,可达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腕关节尽早的功能锻炼,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陈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威平;旷道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严重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后,以意识障碍、皮肤瘀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到目前为止,FE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属临床较罕见病例.我科于2007年2月28日成功救治了1例右股骨干骨折、左跟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路书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皮肤病临床以皮炎、湿疹为常见,在国外皮炎、湿疹归属同一种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内在因子与外在因子的相互作用,常常是多方面的.外在因子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有些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也可使湿疹症状加重.内在因子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引起或加重湿疹的病情.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选择108例足月顺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抚触组,连续7天进行新生儿抚触,10分钟/次,2次/日,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旺辉;陈飞;李俊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肝脏外伤需要迅速确诊,积极抗休克,手术止血,清除无生机的肝组织,引流通畅,日后肝脏修复、再生好的目的.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针灸加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并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痊愈48例,好转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结论:综合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较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广军;于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加强医生对本病的认识,解除患者疾病.
作者:徐洪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的前沿阵地,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也就成为重中之重,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及安全运转.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生命抢救技术,才能使现场救护做到快捷、准确、有效和安全.在急救现场无论面对何种疾病,急救护理工作都应有规律地对伤情病情快速评估、准确判断、果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及安全转运能有效地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伤残率.现将近年来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Quaqdrant系统腰椎减压+Sex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8例老年性腰椎滑脱症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详细的术前和术后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正确的体位,缓解疼痛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68例老年腰椎滑脱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玲;骆书兰;罗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上运用颈部推拿、短杠杆微调复位、拔伸牵引等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6例.结果:经治疗30天,临床治愈50例,治疗治愈率52.1%;有一定效果41例,治疗有效率42.7%;没有明显效果5例,治疗无效率5.2%;康复推拿总有效率为94.8%.结论:康复推拿手法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辅助方法使用.
作者:那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方法:对48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4、34+3、35+4、35+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33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31例有效,有效率为93.9%;无效2例于孕34+4和33+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31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天,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刘士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入住的630例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除个别患者由于特别紧张,术中加用利多卡因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腰俞穴麻醉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黄小瑜;陈琳;覃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