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25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秦勇国

关键词: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 手术, 吻合口瘘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治疗的25例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死亡.术后12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手术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中具体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孕49-90天药物流产临床观察体会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49-90天流产不同给药方式及其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门诊孕49-90天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女性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或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比较其流产效果、流产时间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用药量及胚胎、胎盘排出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口服患者,且流产时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也较低;对于米索前列醇的使用量较少,促使绒毛及胚胎组织排除的速度也较快,其不良反应率也明显较低,是比口服更加有效的方法;结论: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流产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少,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神经内科的收治病人以老年人为多,其特点是年龄较大,病程长,合并疾病多,病情发展不确定因素,并多伴有不同级别的的意识或精神的上障碍,感觉及运动上的反应迟钝,还有各种心、肺、肾功能不全等[1].所以在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该把常见的安全隐患作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护理质量,要做到一切以为患者为中心,把安全隐患指数降到低,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我院在过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现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青春期的保健指导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后阶段,也是决定人一生体格、素质、行为、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

    作者:吴苗;侯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产科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以阻断护理纠纷发生的源头,确保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加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有效预防了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增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中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红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肠道线虫感染的患者2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钩虫感染、蛔虫感染、鞭虫感染、蛲虫感染.270例患者均给予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比较治疗后感染转阴情况,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治疗,钩虫感染68例,转阴47例;蛔虫感染65例,转阴65例;鞭虫感染64例,转阴28例;蛲虫感染73例,转阴72例.27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短暂性腹痛.结论: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骨伤患者医院感染干预

    目的:加强骨伤患者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等来干预感染发生.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对感染进行干预,课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结论:进行感染干预是加强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可靠保证.

    作者:裴卫国;杨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内服加推拿组)、对照组(中药内服组)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法及中药内服治疗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可靠,且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法优于中药内服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贺美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手法复位推拿组)和对照组(舒血宁治疗组)各48例,观察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64.57%,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推拿加手法复位对于颈性眩晕治疗较之单纯扩血治疗更利于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艳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麻手术导尿不同时机对苏醒期的躁动影响

    全麻手术中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目的是观察尿量,保持膀胱空虚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恶性神经反射,与女性相比,男性由于尿道解剖特点,导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颈部引起的不适比较强烈,尤其是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引起患者躁动.笔者对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于麻醉前10分钟留置导尿,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医院2008 ~2010年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数据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脑血管意外患者971例,发生医院感染110例,医院感染率为11.33%;感染12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2.56%;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66.39%、上呼吸道感染占22.95%、泌尿道感染占10.66%;住院时间≥14d,意识不清、合并基础疾病、颅脑血肿清除术、留置尿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只有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杜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手术静脉留置针的失败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失败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张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6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均相同,对照组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次,1天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左旋氧氟沙星0.3g滴注,一天两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对照组的80.00% (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症状者4例,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无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无皮疹、红斑等过敏症状,无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恶心、腹痛3例,无皮疹、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一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时的重要性分析

    手术室是一个充满高度挑战的工作场所,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度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手术室护理及工作人员交织成了一幅幅紧张的画面.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悬吊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早期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早期介入悬吊运动训练,观察两组2个月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根据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对提高早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但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p<0.05).

    作者:蔡琛;张智芳;曲庆明;王海明;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透室护士心理压力剖析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其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标准高、专业性强的特点,本文结合血透室的工作现状对护士的心理压力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对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花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60例分别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方法的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患者,治疗前后按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采取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后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

    作者:詹朝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头血性溢液临床治疗效果47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外科手术标本均经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38.3%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10.6% ),乳腺癌8例(17.0% ),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21.3% ),导管扩张症3例(7.5% ),导管扩张并导管炎4例(5.3% ).8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全乳切除术或皮下乳腺全切除术,4例选择性病变导管及其周围少许腺体切除术,其余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细胞学检查、钼靶导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手术治疗及术中冰冻活检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国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状况分析

    对我国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程度偏低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及目前全球性男性避孕缺陷,指出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普及的艰巨性.

    作者:方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标准预防在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使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和医疗器械.

    作者:张秀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阑尾炎术前情志护理对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情志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5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焦虑程度表现明显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情志护理保证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