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苑
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其关键是使个体形成健康信念,这种健康信念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使人们达到自理,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种佳手段.医院健康教育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推动了医院从单纯的治疗、护理功能转化为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综合功能,它的发展和运用在治疗上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在促进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日益发展,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知识,实现自我护理的方法,护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基层社区医院由于种种原因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于其它医疗护理工作,所以基层社区医院在重视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应重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并密切结合发挥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展现临床护士的教育职能,更优质的为患者及广大社区居民服务!
作者:袁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病因以及防治,降低早产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总分娩5934例产妇中468例早产患者的病因以及防治情况.结果:早产的病因主要为孕母因素,胎儿因素,胎盘,感染,外伤等;早产发生率为7.89%;孕28-32W与32-37W比较成活率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高,P<0.05.结论:及早掌握早产的病因和发生时机,尽早防治,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发生率,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作者:杨炜炜;黄沁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病科的常见病.随着肾移植和透析技术的发展,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有很大的提高,但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进展,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附子蜂房汤治疗,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包括饮食护理、血糖检测、创伤面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与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98例患者中,痊愈68例,占69.4%,显效29例,占29.6%,有效1例,占1.0%,总有效率100%,无截肢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施国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性膝关节炎医用臭氧(O3)注射疗效.方法:选择4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每组22例,其中A组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0.3%利多卡因,曲安奈德5mg,生理盐水)10ml,1次/周,连续治疗3~5次,B组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20ml,浓度为40g/l,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VA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后第3个月,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优+良)差异无意义,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医用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并且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
作者:程应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单核李斯特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食品和自然界中,分析了目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对常用的检测手段做了一个总结,对各种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不但具有精准、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其不需要凝胶电泳过程,避免了环境污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将会是未来检测分析手段的一个趋势.
作者:胡晓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呼吸道病菌与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进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对致病菌的分布情况与抗生素其耐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共检出14种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于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大肠杆菌于头孢他啶与头孢曲松钠的耐药较低,另外肺炎克雷伯菌于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哌酮钠的耐药率也较低.其中金葡菌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则低,而于青霉素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高.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过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均能找出敏感抗生素,为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及以高患者治愈率,提供以良好的依据.
作者:杨声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手功能改善.方法:本文从我科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中选取56例指屈屈肌腱断裂病人,分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术后4周及术后16周对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康复治疗组在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危害及针对性健康护理效果.高危妊娠可能会危害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是产妇难产的诱发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全方面重点监护高危妊娠孕产妇,是母婴安全和健康的有效保证.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对孕产妇全面的健康护理,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并有效地避免了早产情况的发生.
作者:薛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包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采用包皮背侧纵切术治疗小儿包茎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治愈例达91.25%,总治愈率为100%.患儿痛苦小、省事省时.结论:包皮纵切术切实可行,适合于3~13岁儿童.
作者:姚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在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中II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病人的90%,I型糖尿病约占5%-10%.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的代谢疾病,糖尿病到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不但影响了生活质量,还大大加重了个人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作者:闫秀珍;张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进行临床分析,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起病方式、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内科治疗主要有稳定血压、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毕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以供护理管理者参考.方法:总护士长在2011年1月起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010年7月~2010年12月与2011年1月~2011年6月两时间段的我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结果:2011年1月~6月,由于使用了风险管理模式,我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与2010年6月~12月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避免各种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值得护理管理者应用.
作者:凌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术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重要医疗文件,是医疗诉讼举证的重要依据,其在医院工作中对协调医患关系及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起一定的作用,现分析影响妇产科手术患者知情同意的相关因素,并就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周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孕不育症在宫腔镜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4月共收治的108例不孕不育在宫腔镜诊治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的108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在宫腔镜诊疗中发现宫内异常的为75例,占69.4%,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的为22例(占27.8%),子宫内膜增生的为20例(25.3%),宫腔粘连的为15例(占18.9%),子宫内膜炎的为13例(16.4%),子宫内膜癌的为3例(0.03%).输卵管不通的为40例,占37.0%.108例患者按宫腔镜诊治均成功,其中5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49例成功,1例失踪.35例经输卵管通液均成功,患者术后随访10-28个月,23例患者均成功怀孕.结论:宫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准确率高,损伤小,值得临床信赖应用.
作者:王家会;杨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褥疮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1年6月褥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15分褥疮高危患者40例作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常规处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减轻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足够的营养.结果:经过多项预防措施,其中38例未发生褥疮,另2例因疾病特殊发生了难免褥疮,1例患糖尿病,l例并发肋骨、颈椎骨折禁止翻身3天后发生骶尾、髋部浅度溃疡,经积极诊治护理于l4天疮面干燥.结论:通过危重病患者的皮肤进行有效预防可以减少褥疮的发生,改善褥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褥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自动煎煮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作者:黄桂波;韦志军;覃天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3周安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作者:丁彩霞;李海蓉;朱薇莹;曹景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6例诊断为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CMV),能迅速升高Pa(O2),纠正低氧血症,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护理,患者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且肢体运动未形成异常模式,为后期康复创下较好的基础.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