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破伤风窒息的抢救护理21例

林月双

关键词:重症破伤风窒息, 抢救,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21例重症破伤风窒息的特点及抢救护理.方法应用重症破伤风窒息ABC抢救方案抢救患者21例.结果21例窒息的重症破伤风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迅速而有效地实施重症破伤风窒息ABC抢救方案,保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重症破伤风窒息成功的关键.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骨折CDH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1],可能伴有脊髓和/或脊神经损伤.自2000年6月至今,我科采用手术配合CDH脊柱内固定方法治疗16例,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段宝玲;侯俊;杨燕;杜建玲;郑小宇;顾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便秘是指粪便贮存肠内时间过长、干结、坚硬而引起的排便不畅.资料显示:脊柱疾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89%.本院在2002年6月~2003年5月共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474例,发生便秘403例,发生率为85%.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病人的用药护理

    口服降糖药种类多,作用时间不同,服用方法亦不同,使用不当可出现降糖药作用失效或副反应如:低血糖、肝、肾的毒性作用等.另外,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可影响口服降糖药对血糖的控制,进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发生急、慢性并发症,本文就糖尿病病人用药护理进行综述,以期加强糖尿病病人用药的护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学期刊中使用正、斜体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几种情况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一例的护理

    肾错构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而后腹腔镜以其不干扰腹腔脏器、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手术时间短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泌尿外科.我科于2002年6月在全麻下进行了1例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为全国第三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陈锦;罗文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的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岐,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称之为医疗纠纷.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范畴中的一分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留置尿管伴尿路感染的护理进展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c)是临床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常见的并发症,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如何防止泌尿系感染对置尿管的患者极为重要.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朱建英;李海燕;叶文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失血自体血回输病例的选择与护理配合

    本科为急救中心手术室,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人多,为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挽救病人生命,解决急需输血的血源短缺,避免输入异体血传染艾滋病、肝炎等的危险.我科于2000年7月~2002年3月对54例患者行自体血回输入,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毛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颈淋巴清扫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淋巴清扫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施行颈淋巴清扫术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82例患者中无伤口感染均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除应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外,重点在于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颈部血肿形成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伤口Ⅰ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刘晓霞;陈林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传统的保留灌肠法存在着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较短,外溢明显的缺陷,影响了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另外护士在插管时深度掌握各有差异,患者有明显不适,导致不能坚持治疗,疗效不稳定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改进方法来提高疗效,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洁;方淑兰;张雅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类对健康需求水平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及社会需求的护理人员是目前的重要课题.1996年~2002年,我院在护生临床实习方面除注重护生的技能训练外,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带教实践,就护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这为规范护生熟练掌握临床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促进护生整体观念的转变,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魏清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护理干预对减少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空白对照法,对照组60例病人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60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即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结果干预组穿刺点出血、血肿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5);干预组病人烦躁、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失眠等不适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P<0.005),干预组病人的卧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5).结论术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训练卧位变换及卧位解大小便等护理干预对减少PTCA术后各种并发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陈凌;卢海涛;程云清;彭群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透过SHEL模式看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它既是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1].为此笔者运用近年由日本的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SHEL模式[2]即事故分析法就护理安全做一简单阐叙.S(software):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ware):硬件部分,指护士工作的场所;E(environment):临床工作环境;L(related person):相关人及当事人.日本医学界专家认为,医疗事故的形成主要受以上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透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护理不安全隐患,以达到对护理前馈控制[3]的目的,以此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作者:康璇;李建萍;王莜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发挥文化优势,打造护理品牌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护理管理中发挥我国文化优势,打造护理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了发挥文化优势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的经验,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护理品牌,以适应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

    作者:赵惠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长的自身素质与语言力度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武器.所谓语言力度即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摄服力和感召力.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接受全院各科手术及特殊检查.作为手术室护士长,掌握好语言力度,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道德性和艺术性,正确灵活地使用语言[1],对于建立一支医德高尚、作风严谨、技术精湛、训练有素的手术室护理队伍,对于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协调好与相关科室的关系极其重要.笔者在手术室工作了十多年,从事管理工作7年,认为手术室护士长的语言力度与其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作者:范德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心脏病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使众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但是,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方法,手术难度大,患者大多数都有焦虑、恐惧、紧张、缺乏知识等心理特点,所以了解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取得有效治疗的重要基础.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细花;朱燕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更好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以及诊断标准多导睡眠图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强患者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林萍;陈艳;魏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比较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新技术手段对输液的不断渗透,赋予了这一基础护理操作新的内涵.目前,临床输液项目繁多,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及参考国内外临床静脉输液技术文献,将不同的输液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要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佳的输液工具和技术,从而达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董淑华;程军;李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感染关系调查

    目的为进一步减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所致感染,并找出预防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93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出皮肤处、导管接口、拔管前的血培养和拔管后的导管末端共504个样本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结果发现四个检测部位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都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留置时间愈长,导致感染的机会愈大.从细菌学监测得出的细菌菌群和药敏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势在必行.

    作者:江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影响患者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因素.方法对80例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40例住院患者术前在医务人员陪同下或独立对I-PSS资料评估,40例门诊患者参加前列腺增生症知识讲座前、后评估的I-PS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I-PSS总评分、憋尿困难、排尿费力症状评分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干预组与对照组对8个项目评分中,有7项症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与实验组对尿频、憋尿困难、尿线变细、夜尿次数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患者确认个体症状有一定难度,症状的评估受干预影响.

    作者:陈美珠;袁坚;罗冬红;刘丽欢;陈丽华;潘素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