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琴
总结了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化疗时的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化疗反应、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时出院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化疗当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疗.
作者:阳丽容;温佩瑜;谭爱芬;谢盈;黎宝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加合理.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的临床门诊处方1085张,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为39.26%,单一应用抗菌药物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数的80.98%,两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的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的17.6%,三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的占总含抗菌药物处方的0.14%;服药途径口服的抗菌药物占总处方的72.76%,进行注射给药的抗菌药物占处方的10 56%,通过外用方法治疗的抗菌药物占总处方的16.66%.结论: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在用法用量、药物联用、品种选择、以及注射剂的溶媒选择和对喹诺酮类的药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通过学习等方法加强对处方的质量进行干预,使临床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能保证安全性.
作者:本秋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正确的护理手段可以将支气管哮喘复发率控制在小范围,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在护士的指导下及护理下,让患者了解哮喘的诱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结果:尽可能的避免和控制哮喘发作,使肺功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结论: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所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参与防治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围生期心肌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18例围生期心肌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孕产妇均能顺利度过孕产期,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均成活,母婴康复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是围生期心肌病治疗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郑爱华;朱峥峥;卢兰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另外再给予康复指导.出院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Fugl-Meyer、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安莉;李楠;王杏微;甄景;曹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充分开发利用病案信息.方法: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探入挖掘和科学地利用病案信息资料,从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病案信息.结果:为卫生经济、决策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医疗保险,公、检、法等方面的服务.结论:病案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科技发展的需要,决策管理的有利依据.是目前病案资料管理工作的一个新方向.
作者:左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痛苦不堪.针刀治疗针对痛风形成的病灶高压区进行闭合性切割、剥离,排出代谢产物,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方法简便,疗效显著.易于在门诊推广.
作者:程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工流产不是避孕的方法,而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妇女的生殖健康.故行人工流产时要注意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者必须掌握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护理人员对受术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安慰,使其能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手术.
作者:王金星;张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58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住院10~48d后,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采用ADL分级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32例(55 2%)完全恢复生活能力、18例(31.0%)恢复生活能力、4例(6.9%)扶拐能力、2例(3.4%)卧床不能自理.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经细致的临床护理,手术治疗成功并大程度恢复机体功能,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冰;王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呼吸衰竭是临床重症,死亡率高,作为护士只有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和减少死亡率;同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把握好患者每日活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亮;高红;刘广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有关,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就越明显和严重.我们认为sICAM-1、sVCAM-1和CRP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检测sICAM-1、sVCAM-1和CRP可为我们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宋新民;周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共3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共诊断35例,诊断符合率为92.1%;漏诊3例,漏诊率为7.9%.结论: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方便、无创、诊断率高,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趋势,分析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指导临床正确面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245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于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我科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以及耐药率均有所升高,且已经出现泛耐药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临床应用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标.ICU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赵睿;韩世权;武晶;苏晓蕾;房开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2例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牵引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儿对疾病、治疗的恐惧,提高患儿的遵医嘱行为.方法对行双下肢悬吊牵引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无髋、膝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正常.
作者:黄少霞;潘晓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胆囊结石40例观察.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胆囊结石病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甲亢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心理问题为敌对、抑郁二强迫、人际、焦虑、恐怖;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心理问题突出;随病史延长,患者心理问题增加;用药组较不用药组心理问题突出;患者甲状腺越肿大,心理问题越突出.客观评定甲亢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在我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肠梗阻的临床患者病例,抽样患者在来院就诊时均采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CT诊断的终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该诊断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螺旋CT对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梗阻进行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100%;对发生在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在85%以上.结论: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
作者:金跃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34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几种高龄患者使用的临床麻醉方式,尽大的努力把高龄患者在临床麻醉中面临的风险降到低.方法:对34例65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施行临床麻醉.结果:在施行临床麻醉的3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全身麻醉效果,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只有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症状.23例患者施行了椎管内麻醉,其中只有2例的临床效果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其余21例临床麻醉的效果都在预期的范围之内.结论:由于高龄患者独特的身体机能构成,要求在术前一定要对其身体各方面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及评估,处理一系列可能影响手术的症状,大限度上确保高龄患者能够安全的度过临床手术麻醉期.
作者:文海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了评价B超对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我对近两年来我院B超检查诊断并经外院手术取石以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B超诊断的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万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加深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法:对我社区社康中心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专案管理确诊的7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继续进行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为变化及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成为治疗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延缓并发症进展,增进高血压患者健康的重要行为疗法.
作者:黄胜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