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凡士林纱布擦拭器械防锈的效果评价

韩燕玲;杨春光;杨雪焕;吴梅玉;李静

关键词:凡士林纱布, 医用
摘要: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在处理各种诊疗包时,为防止器械生锈,一直采用液状石蜡油擦拭器械,但效果不理想.灭菌后的器械仍然生锈,生锈的器械使用后可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2001年起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擦拭器械灭菌后观察,器械不但不生锈且光泽明亮,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元素及核素的写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的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的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对气管切开后带管125~1 860 d的21例老年患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后带管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长的老年患者,其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痰培养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首.结论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病人常有意识障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脑缺氧,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SaO2应保持在0.90以上,如下降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从而判断有无痰液阻塞;呼吸浅快,常提示脑缺氧,应加大氧流量;舌后坠,应及时留置口咽通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做血气分析,当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应间断低流量给氧;当呼吸性碱中毒时,应用面罩给氧.

    作者:范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前,基层医院中护理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基本处于低水平运转,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

    作者:赵万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参考文献中英语文献的著录方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拔除T管所致胆漏的护理及预防

    对6例拔T管所致胆漏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胆道疾病术后2周以后拔除T管所致的胆漏经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其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并在此提出了预防的原则.

    作者:金凤竹;甄玉英;王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IOP)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999年12月~2003年8月我科收治的AIOP并发呼吸衰竭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清除毒物;及时准确的用药.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精心的相关护理.结果AIOP伴呼吸衰竭患者19例,治愈1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9%.结论彻底的清除毒物,及时准确用药,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左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提高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的健康知识的认知度

    目的提高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其中包括31个起搏器相关问题.请60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于安装起搏器前、后各填一份问卷,进行百分比统计.结果31个问项,其中4个由原来的认知度上升50%~72%;17个上升100%;3个上升10%~38%,3个上升82%~90%,3个无结果.结论健康教育是普及卫生知识的好形式,起搏器安装者通过健康教育认知度从18.3%提高到98.3%.

    作者:高丽华;杨永丽;赵珖;胡洁;黄琼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包虫摘除术预防污染的手术配合

    肝包虫是寄生在肝内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是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地方病.肝包虫多见于牧区,我国青海省是高发流行地区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其治疗方法尚无新的措施,主要靠手术治疗.我院2000~2002年共施行肝包虫摘除术98例,通过采取有关措施预防肝包虫病的医源性传播,术后经病历随访无一例再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田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提高城乡居民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度

    目的提高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度.方法100例城市患者、50例城镇患者、50例农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他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根据初次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之后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并于8个月后再次让患者填相同的调查表.结果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综合平均认知度由42.33%,提高到74.01%;经u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心血管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减轻个人及家庭负担,增加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杨永丽;刘蓉;杨军;赵光;李欣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普外科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目的是使病人了解自己疾病的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现将我们对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若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莉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晚期鼻咽癌骨转移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骨转移是晚期鼻咽癌常见并发症之一,常伴有进行性剧烈骨痛,功能性障碍或病理性骨折,对此类病人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以改善症状.本文通过对60例晚期鼻咽癌骨转移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全面地评估疼痛,了解疼痛规律,给予适当止痛治疗,防止病理性骨折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精心护理,对化疗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雪琳;欧燕妮;胡雯;范育英;李秋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压计量单位恢复mm Hg表示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和术后护理

    针对老年人脑外伤的特点,我们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及时对病人的情况做全面的评估,对现存、高危因素及时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付予实施,从而消除了病人的心理反应,增加了手术的耐受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程军;王瑞兰;刘淑杰;嵇慧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PDCA循环法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4个工作程序,不断循环往复,制定新的护理质量目标和考核要求以满足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结果PDCA循环法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结论PDCA循环法有助于持续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使医院护理质量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宋爱芳;叶丽萍;杨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为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0年11月~2004年3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应用护理程序,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无菌层流室期间,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并顺利出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徐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探索冠心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拟定符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术前发放冠心病知识手册,术后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平均提高4.44分,P<0.001,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前测试评分优良率(≥8分)为26.7%,教育后优良率53.3%.教育前成绩较差(≤3分)者为10%,培训后无成绩较差者,对冠心病搭桥围手术期知识教育效果显著.结论因此通过对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增加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促进护士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玉萍;马润伟;唐萍芬;孙嘉智;秦本凤;杨晓露;姜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文献类型的标识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