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理创二甲体会

刘智碧

关键词:急诊科, 护理人员, 体会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当中不同人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的调查表现,通过这些资料数据的整理分心,总结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当中要争创二甲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在护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相关管理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方法都是随机多变的,作为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更要应对突发情况的基本素质,在今后我的所有护理工作当中我们急切的需要提升我们急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指数,并且维持好急诊科患者对于不同工作中我们是护理管者的这一基本理念.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况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振局;李胜涛;韩新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功能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脑功能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26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142例为甲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脑功能康复仪进行康复治疗,126例为乙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NSS评分及BI评定.结果:甲组SNSS评分及BI指数高于乙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功能康复仪对脑卒中患者,有效的促进恢复神经功能,可有效的加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改善康复过程中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4例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宫腔填压止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及早发现并且诊断产后出血的措施,从而降低产妇死亡的概率.方法:2006年5月到2010年5月期间收治了19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当中,没有并发症的产生,其中34例患者采用了常规的子宫收缩剂以及子宫按摩治疗之后没有效果,实行纱布填塞宫腔后取得了成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减少,血压和脉搏都很正常,在产后的3个月到10个月期间月经复潮.结论:使用纱布填塞宫腔的治疗方式能够快速止血,方法简单,效果明显,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郭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8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临床患者病例,分析该类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结果:该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期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包括切口疼痛、腰背部疼痛、颈肩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进行充分了解,可以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防止出现术后疼痛.

    作者:黄媛清;马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穴埋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穴埋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穴埋线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腹穴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JOA评分,同时采用肌电图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在改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穴埋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有显著的疗效,且可改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林育辉;陈丹姗;许韶山;胡志华;赵晓东;张学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诊断与鉴别.方法:综合笔者对9例10个病灶经病理证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密度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CT、MR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本病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魏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论MEBO治疗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研究总结MEBO治疗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年来本院收住院的120例面部烧伤病人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和美宝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并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创面护理、五官特殊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120例病人,119例痊愈,1例中途转院,愈后无瘢痕形成和容貌改变,治愈率99.2%.结论:严格遵循MEBT/MEBO的操作规程是保证创面正常愈合的关键;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加快创面愈合的前提;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信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曾见娣;黄转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析输液厅的潜在风险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地处山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00张床位,门诊日均量3000人次,医院由门诊部、急救中心、住院部、医技综合楼等组成.除急救中心外其余各楼之间都设有长廊相连,便于患者通行.输液厅位于急救中心的三楼,负责急、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由成人厅和儿童厅组成.

    作者:卿素兰;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与同期入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疗程21天.采用0~10数字强度分级法对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估,取治疗前后的差值作为疼痛的改善值.结果:①依帕司他对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明显有效(p<0.05).②对合并糖尿病的三叉神经痛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有效的,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作者:杨水冰;刘军;周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盆腔CT检查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盆腔CT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盆腔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甘露醇(甘露醇组)、硫酸镁(硫酸镁组)和肥皂水(对照组)进行肠道准备,所有患者均作16排CT扫描.比较三组患者的CT检查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甘露醇组及硫酸镁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甘露醇组与硫酸镁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盆腔CT检查患者采用甘露醇及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可以明显的提高CT的检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笑琴;张绍伟;谢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判断从患者就诊到神志清醒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耳鼻喉科于采用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于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每日采用布地奈德鼻腔喷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8.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钟锦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

    目的:探讨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为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56例,平分后注入两支干净试管中,其中一支为干预支,另一支为对照支.采用人工方法溶血,对比分析干预支和对照支血清中ALP、AST、ALT、LDH、CHOL、UA、GLU等生化检验指标值变化.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LP、AST、ALT、LDH、CHOL、UA等干预支与对照支差异明显(P<0.05),干预支溶血血清值显著高于对照支正常血清.讨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干扰作用,应在检验过程中采取针对措施阻止标本溶血现象产生.

    作者:吴建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膝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僵硬

    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是为复杂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有多种风险因素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相关.大体可分为术前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三大类.其中手术相关因素为常见,包括了错误的软组织平衡、假体匹配不佳和假体尺寸选择错误等等.目前对于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处理较多,但是其疗效均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完全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

    作者:石晶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的家庭护理

    脑出血,即脑溢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脑出血的治疗十分重要,发生脑出血后的家庭护理也很重要.

    作者:阿茸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本文从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方面,对临床上收集的肺癌术后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肺癌病人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一2011年11月肺癌切除术172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诱因、预防、治疗进行归纳及总结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年龄、性别、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肺切除的范围、出血量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心肺部合并症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徐亮亮;庞作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和出血指数(BI).结果:所有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1、3、6个月后的CAL、PD、BI和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1、3、6个月后第一恒磨牙的CAL较同时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显著.结论: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效果较好.

    作者:严吴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PICC导管漏液后经原位简易置换法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是护理操作中常见技术操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作者:崔素巧;张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74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体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7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V前S1抗原在HBeAg(乙肝e抗原)阳性组中的检出率高达87.8%,明显高于在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2.9%),根据统计学分析,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HBV前S1抗原和HBeAg的检测分析,证明了HBV前S1抗原和HBeAg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检测价值,可以补充HBV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不足.

    作者:聂咏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期间,我院共有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论: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能化瘀祛痰,通经活络,疗效显著.

    作者:颜蔓仪;朱菊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