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血脂病的临床危害与防治措施

王玲

关键词:高血脂病, 临床危害, 高血脂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甘油三脂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脂蛋白, 全身性疾病, 脂质, 脂肪代谢, 血脂异常, 现代医学, 浓度升高, 甘油三酯, 转异常, 复合性, 蛋白质, HDL-C, 指血
摘要: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为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目前已经公认高血脂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血脂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后伸旋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后伸旋扳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56例病人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严格筛选划分确定.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19例.年龄大者89岁,小者7岁.病龄长者25年,短者6天.全部病例均摄有颈椎正侧双斜位X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反弓者876例,不同程度增生者674例,单侧或双侧椎间孔变形,变窄者542例,钩突关节变尖、增生者493例,前后纵韧带钙化者153例,本组病例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或CT、MRI确诊,排除脊柱其他疾病.

    作者:杨永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清胃蛋白酶1'2同CEA在胃癌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CEA、PGⅠ、PGⅡ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检测意义.方法:对160例胃病患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2例,胃癌(GCa)61例,以及70例正常者进行血清CEA、PGⅠ、PGⅡ的检测.结果:胃癌患者CEA与正常者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PGⅠ、PGⅡ、PGⅠ/PGⅡ与正常者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CSG与CAG组CEA、PGⅠ、PGⅡ、PGⅠ/PGⅡ与正常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高分化患者CEA明显低于低分化者(P<0.05),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低分化者(P<0.05),PGⅡ与低分化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血清CEA、PGⅠ、PGⅡ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明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乙肝联合疫苗免疫原性评价及分析

    对来自昆明市6个单位318名甲、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进行甲乙肝联合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样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免疫原性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受试接种者中甲肝抗体阳转率高达100%,乙肝抗体阳转率达到99.06%,表明该甲乙肝联合疫苗具有卓越的免疫原性.另外还发现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的人群抗体滴度普遍比只接种单价甲肝或乙肝的人群高.

    作者:高洁瑜;郭秋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906例已婚育龄妇女乳腺病检查分析

    目的:对普查妇女乳腺疾病的诊断分析.方法:病史、手检和临床的肿块、溢液、疼痛等病症与近红外光扫描形结合综合分析.结果:乳腺小叶增生发病占首位.结论:近红外乳腺诊断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它图像清晰,检查快速,操作简便易被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是基层保健单位普查妇女乳腺疾病的理想设备.

    作者:梁东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食管癌X线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X线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2月45例早期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普通钡餐造影、双重对比造影、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并点片记录.结果:45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粘膜增粗迂曲、中断,破坏及辐凑的改变,少数病例有钡剂滞留38例,占84.4%;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龛影直径在0.2~0.4cm之间16例,占35.6%.局限性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伞状突入食管腔内,基底部较窄,食管扩张度差12例,占26.7%;食管壁毛糙,粘膜轻微破坏,管壁舒张度减低,显示偏侧性僵硬25例,占55.6%.结论:食管癌早期病变轻微而局限,但病变的位置和形态固定,大多数早期病变以黏膜的改变及充盈缺损为主,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牟坚;吴先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通过30例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总结了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结果:本组30例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均实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4h,术中出血量100~150ml,术后均安全返回病房,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怡琳;李荷花;应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运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带状疱疹103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龙,蛇串疮,蛇缠腰等.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存有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复感湿热之毒,而致邪阻经络,络脉瘀阻.我们临床运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103例带状疱疹,效果甚佳.

    作者:王学利;张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起始剂量为0.15g,一日1次,根据病情可增至0.3g,一日1次)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每日25-100mg,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4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实施全方位护理对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来本院进行血透的18名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精神神经症状改善状况良好,大多数患者经1次净化治疗后症状得以解除和好转.结论:加强尿毒症脑病患者血透中全方位精心护理能提高血液净化效果,改善患者在血透中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素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现状

    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又叫髌骨软骨炎,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是膝前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对城乡2745例进行了髌骨软化症普查发现其患病率为36.2%[1],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病理特点为髌骨软骨软化、水肿、破碎进而出现软骨下骨裸露、骨硬化、滑膜水肿,出现无菌性炎症、关节渗液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前膝痛,尤其以髌骨后疼痛为著,打软腿,股四头肌萎缩,反复膝关节积液,上下楼梯及下蹲困难或症状加重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膝骨关节病.

    作者:范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分娩镇痛18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无痛分娩的182例产妇资料,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岁;孕周37~42周,体重60~83kg,182名产妇均为初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婴儿均为头先露,无头盆不称,无瘢痕子宫,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无系统性疾病,孕期平顺.182例产妇均为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均对她们实施分娩镇痛.结果:182例无痛分娩的产妇均顺利分娩,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不同.其中,腰一硬联合镇痛达到止痛和减轻疼痛的比例高,镇痛效果好.结论:成熟的分娩镇痛技术可有效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降低应激反应,改善胎盘血流及胎儿供氧,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缩短产后恢复过程,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董巧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呼吸道管理对低肺功能患者胸部手术的影响

    目的:加强低肺功能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能得到大程度上的康复和一定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共18例低肺功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认为术前全面的呼吸功能评估、通气功能训练以及术后呼吸道管理可减少低肺功能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异常消耗,提高原有的肺功能和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合理、适当的手术前后呼吸道管理,本组90%病例气体交换功能有改善,术后复查肺功能FVC及FEV1指标均恢复到预计正常值的70-80%,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O2值为60-79mmHg,达到较大程度上的康复.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预防低肺功能患者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重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冯小敏;叶素静;汤连好;徐燕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重症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2011年12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新生儿脓疱疮的患儿.新生儿脓疱疮又称新生儿脓疱病或新生儿天疱疮,是发生在新生儿中的一种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葡萄球菌感染.严重者会导致败血症.该患儿通过我们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美;张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下的高压氧治疗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共62例,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显效17例(27.4%),好转35例(56.5%),无效10例(16.1%),有效率为86.7%.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是颅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概述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历来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其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孙大洋;姜玉莹;薛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共78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的39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西药脑活素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脑复康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1、阿司匹林;治疗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1.3%;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的西医治疗,能使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清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析输液厅的潜在风险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地处山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00张床位,门诊日均量3000人次,医院由门诊部、急救中心、住院部、医技综合楼等组成.除急救中心外其余各楼之间都设有长廊相连,便于患者通行.输液厅位于急救中心的三楼,负责急、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由成人厅和儿童厅组成.

    作者:卿素兰;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与其它局麻药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为0.2%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但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0.75%则产生较好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张云红;佟香芝;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护理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亦趋向于年轻化,随着社会省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长期伏案工作使颈部肌肉疲劳,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病认识不足和对该病的治疗和护理不够重视,导致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8岁,左侧颌下腺区无痛性包块3年.临床检查:左侧颌下区5.5cm×3.0cm×2.5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度,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淋巴结肿大,颌下腺导管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左颌下腺内探及类圆形低回声包块,大小4.5cm×2cm×1cm,低回声,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中央可见强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收缩期峰值速度约为13.6cm/s.RI:0.65.超声诊断:左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可能性大.

    作者:胡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