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目的:对现代临床护理的标识管理.方法: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药物、管道、仪器等进行标识区分,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起到警示、提醒作用,体现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管理细节化的优势.是现代护理服务理念的一种新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大幅度增加,这不仅给老年人的生活行为带来不便和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对老年人提供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有效地保护和促进中老年人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元华;华琴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起始剂量为0.15g,一日1次,根据病情可增至0.3g,一日1次)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每日25-100mg,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4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距骨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6例均为单足受伤、距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根据Zwipp距骨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分类标准,I型8例、Ⅱ型5例、Ⅲ3例,根据具体情况拟定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主要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或关节消融术,对比手术前、手术后的AOFAS足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12~24(16.0±2.5)个月随访,术前AOFAS评分为28.6~41.8(36.0±1.2)分,术后AOFAS评分为79.2~98.0(87.4±3.0)分;手术效果良好13例(占81.25%)、疗效一般3例(占18.75%),手术伤口均达到I期愈合,均于术后半年内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1~18(14.0±0.5)周.结论:距骨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的外科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病情、临床检查,谨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郝强;刘凯;李秀英;康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引产患者疼痛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站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引产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胎儿娩出后均行清宫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比较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对降低引产患者的疼痛、促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历来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其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孙大洋;姜玉莹;薛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牵引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手法结合牵引以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9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中,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0.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法结合牵引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国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的推进卫生改革,广大患者对于门诊药房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加强门诊药房管理,提高药房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主要对门诊药房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郑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总结26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早期采取集中护理,设立单间病房,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痉挛及气道通畅的情况,镇静止痉,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预防并发症,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通过合理细致的护理能促进破伤风患者的恢复,对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为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56例,平分后注入两支干净试管中,其中一支为干预支,另一支为对照支.采用人工方法溶血,对比分析干预支和对照支血清中ALP、AST、ALT、LDH、CHOL、UA、GLU等生化检验指标值变化.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LP、AST、ALT、LDH、CHOL、UA等干预支与对照支差异明显(P<0.05),干预支溶血血清值显著高于对照支正常血清.讨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干扰作用,应在检验过程中采取针对措施阻止标本溶血现象产生.
作者:吴建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X线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2月45例早期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普通钡餐造影、双重对比造影、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并点片记录.结果:45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粘膜增粗迂曲、中断,破坏及辐凑的改变,少数病例有钡剂滞留38例,占84.4%;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龛影直径在0.2~0.4cm之间16例,占35.6%.局限性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伞状突入食管腔内,基底部较窄,食管扩张度差12例,占26.7%;食管壁毛糙,粘膜轻微破坏,管壁舒张度减低,显示偏侧性僵硬25例,占55.6%.结论:食管癌早期病变轻微而局限,但病变的位置和形态固定,大多数早期病变以黏膜的改变及充盈缺损为主,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牟坚;吴先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正骨推拿+针刺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小的36岁,大的70岁.病程短的6个月,长的16年.患者就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头痛,不能视物等症状.2 排除标准2.1 X光线排除骨折,结核,嗜伊性细胞肉芽肿.
作者:尹成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自我体育治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站位体疗和卧位体疗两种体育疗法.结果:以一个月或者半年为总疗程或者更长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体能一般以12天为一个疗程的体育治疗后,治愈17例,好转1例,治愈率94.4%,总有效率100%.结论:自我体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具有简单、易学,利用呼吸法和特定的动作练习为优点,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谢小平;李武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X-盒-结合蛋白-1(XBP-1)是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一种重要下游信号因子,进食状态下它通过激活内质网折叠能力增加胰岛素敏感度,调控葡萄糖稳态.近研究表明XBP-1能通过阻碍糖异生增加肥胖和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并且XBP-1产生此作用不依赖其对胰岛素敏感度的效应,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聂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地处山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00张床位,门诊日均量3000人次,医院由门诊部、急救中心、住院部、医技综合楼等组成.除急救中心外其余各楼之间都设有长廊相连,便于患者通行.输液厅位于急救中心的三楼,负责急、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由成人厅和儿童厅组成.
作者:卿素兰;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协助病人认识疾病本身,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的康复进程.方法:精神科护士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给病人关怀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结果:通过对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的思维、行为和情感,正确地分析其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能引导病人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认识疾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结论:精神科的心理护理可以促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速病情的康复.
作者:周向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烫伤病人采取外用药敷治疗及观察,研究中药对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使用自制外敷中药药膜对50例烫伤病人的进行治疗与临床观察,并以两例典型烫伤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中药治疗烫伤药理进行说明.结果:通过中药疗法,两典型病例均达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疗法对烫伤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
作者:程继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寻找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医院住院的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因素分析,同时给予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有效护理,使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了康复的信心,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结论: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给于以恰当适时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促进了患者全面康复.
作者:常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8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临床患者病例,分析该类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结果:该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期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包括切口疼痛、腰背部疼痛、颈肩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进行充分了解,可以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防止出现术后疼痛.
作者:黄媛清;马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包皮环切术后的换药技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1669例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换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085例,术后出血169例(15.58%),二次手术缝合止血12例(1.1%),水肿235例(21.66%)、伤口感染214例(19.72%).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7±2.8天.结论:给予患者包皮环切术后精心换药,能够减少病患痛苦,伤口愈合后外观美观,患者普遍满意.
作者:蔡春琳;罗燕红;江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