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娣
目的:了解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确诊为神经性膀胱炎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措施,随访并观察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康复护理,其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晓娣;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普遍、常用的给药给液方法之一,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静脉穿刺更能使护士增强自信,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作者:吴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
作者:刘福涛;陈家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疗效.方法:5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锻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认知能力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显著,服用胞磷胆碱钠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能较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安全性高,疗效较好.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及CT检查在胃底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胃底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上消化道钡透及CT检查结果.结果:上消化道钡透联合CT检查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3.8%,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透联合CT检查可以提高胃底癌的确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27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2年来,在我科共治疗279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正确适当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人的心身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结论: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学会尿糖和血糖仪的检测方法,学会自己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儿科收治的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有明确病因146例,占84.4%,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胆病症、新生儿窒息以及头颅血肿等.其中,因围产因素如新生儿窒息、使用催产素、羊水污染、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等导致发病105例,占60.7%;173例病因分析中无明确病因27例,占15.6%.上述因素发病平均日龄均为七天.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早期以围产与ABO溶血病为主要发病因素,中晚期则以感染为主要发病因素.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并加强对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
作者:雷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食管和重度食管狭窄患者采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由于消化道肿瘤增殖可造成消化道狭窄,不能使内容物通过而产生梗阻症状,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消化道内支架植入可改善及缓解梗阻现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方法:将44位(简称A组)病人全部采用支架为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加膜支架置入术,将10位(简称B组)病人全部采取保守治疗(放化疗)后进行各方面对比.A组与B组患者人数相差甚远的原因,是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支架置入术的了解比以往更深了,且知道支架置入术无论在治疗还是生活上,对患者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结果:A组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成功,术后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一般为1-3年.B组患者吞咽困难加重,后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缩短生存时间.一般采取化疗的患者生存时间为6个月-1年.结论:支架置入提高了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进食条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门诊2010年1月~2010年12月应诊的部分支气管炎患者98例,观察社区医疗的用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社区门诊对症治疗后,98例患者中21例显效,77例有效.结论:综上,社区门诊在治疗支气管炎上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预防及延缓病程作用.
作者:王人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56例因胫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术及锁定钢板固定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其中交锁髓内针固定术30例,锁定钢板固定术26例.结果:均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患者均愈合良好(优良率分别为73.3%、65.4%),且并发症几率无明显差异(交锁髓内针为16.7%、锁定钢板固定26.9%),只是交锁髓内针患者愈合时间(139.4±8.5d)比锁定钢板固定患者愈合时间(147.7±9.3d)稍短.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胫骨干骨折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手术.
作者:陈俊柱;胡广健;张敏;李伟明;蒋佑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在产科护理中推行以人为本为宗旨的人性化护理,促使对孕产妇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贯彻人性化护理观念,创新自主的组建人性化护理氛围,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结果:提升产科人文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保障医患关系和谐、融洽.结论:在人性化护理应用中,其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孕产妇的权利、需求、人格、尊严及生命健康等密切的关注,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加速产科护理得以持续地发展.
作者:罗明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饮食的实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实施早期经口饮食计划,即由营养师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原则将术后每个阶段的饮食做成食谱,责任护士在术后各个阶段实施饮食管理和护理,观察营养方面康复情况.结果:31例病人术后测血清清蛋白全部在正常范围,切口甲级愈合29例,乙级愈合2例,出院时均进食半流饮食,平均住院日为21d;有9例早期进食后出现腹胀,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实施经口饮食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何娜;龚晓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的差别,并对中专与本科学历护理教育进行研究.方法:从中专与本科学历护理教育培养要求不同及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对待护理临床实践的态度不同等方面,了解护理专业的中专生与本科生的差别.结果:中专生与本科生各有其优势及不足.结论:通过护理教育方法的改良,取长补短,为培养高素质的、具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的现代护理人才而努力.
作者:张静;陈丽萍;陈倩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观察组进行预防性,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2例(5.88%),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9例(26.47%),对照组的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8例(23.53%),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15例(44.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性,个性化护理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应加强预防性及个性化护理.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例牙周病正畸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患者均痊愈,牙齿健康稳定,面容改观,牙齿的移位恢复良好,牙间隙正常,松动度降低,改善了咬合关系;同时,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覆盖,覆颌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牙周病可靠性高,极大地改善了牙周局部因数,提高了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为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循环内科疾病特点是病人病程长、病情变化快、病人年龄大、工作预见性难,因此有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对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曲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颈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中药黄芩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的改变和治疗效果差别.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与功能评分为41.2±3.5,对照组为31.7±3.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较高.
作者:韦正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病人都针对病情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还要进行介入或者手术治疗;研究组除了进行对症治疗外,还要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远高于该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远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确实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心理,医护人员要针对抑郁情绪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剖宫产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科室母乳时间、48小时内母乳量是否充足、72小时内泌乳量是否充足.记录产生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多方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丽真;邱木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是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速型的以寒战高热为特点的变态反应.为了更好地护理这些输液反应患者,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本文总结输液反应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作者:赵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