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本人在乡镇卫生院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8年,对乡镇卫生院在护理管理体系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作者:许利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术后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通过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自理能力和并发症情况,判断协同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的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相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采用,协同护理提高了产妇的术后自理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松;谢子平;王万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158例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2种,左氧氟沙星使用频度高,药品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高,为73.40%,二联用药为20.25%,三联以上用药为6.32%.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以慢性胃炎为例,观察和分析针灸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经中医辨证后采用针灸疗法配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观察组患者中不同证型间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同证型间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根据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形的,通常叫做节育环.它的避孕原理在于:①干扰着床:炎症反应-损伤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子宫腔液体性炎症-前列腺素-输卵管蠕动不同步-着床受阻.②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内膜受压、吞噬细胞-激活纤溶酶原-纤溶活性增强-囊胚溶解.
作者:赵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患者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寰枢椎张口位X线片显示有寰椎轴线与枢椎轴线分离,齿状突向一侧偏移,并伴有头晕、眼花、头痛、耳鸣、颈项不适等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林氏正骨手法与枕颌牵引复位治疗,以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和寰枢轴线分离的变化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改变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对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林氏正骨手法较枕颌牵引复位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寰枢关节错位患者的伴随症状,并能更好地调整寰枢椎之间的位置关系.
作者:刘兆平;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背景与目的:p120-catenin作为一个新的连环蛋白家族的成员,初是作为Src癌蛋白磷酸化的底物在1989年首次报道,目前至少已经发现了4个亚型.p120ct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转移,它的表达变化将会导致细胞粘附能力的改变,使细胞具有侵袭性.因此p120-catenin的表达丢失作为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信号,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分子结构上看,p120-catenin可参与调节E-cad的聚集、活化,调节细胞间粘附能力,增强肿瘤侵袭转移能力,促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本文主要介绍在肺癌的转移过程中,p120ctn的表达和缺失对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并且分析p120ctn各亚型在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而关于p120ctn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研究,将为肺癌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成龙;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LEEP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注意事项.方法: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诊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2例,选择月经干净3-7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实施LEEP手术,术后常规服用抗生素5天,禁剧烈活动2周,禁性生活及盆浴2个月.结果:术中7例患者有热感和轻微下腹不适,不影响手术进行.术中出血(10.34±7.63)11.5ml;LEEP治疗时间(11.45±6.28)min.术后1周86例患者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排液,持续3-9天,平均(7.14±2.90)天,无继发感染;手术3个月后治愈89例,有效13例,总有效100%.结论:LEEP是目前治疗慢性慢性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实施LEEP手术需要注意预防术后感染、规范手术操作、注意随访.
作者:高云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药品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不安全、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人体产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反应发生,不要把小病不当成病,也不要把大病当小病私自的妄下结论,自行医治,更不要病急乱投医,私自服用过期的、假冒的药品,这些举动都有可能造成药品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正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这是现实中时常发生的事情,安全用药,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如今药学界需要攻克的难题,以临场医学为基础,为患者提供服务,救死扶伤是药学的指导思想,本文就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作者:陈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验及相关知识,对住院、分娩有紧张和恐惧感,产妇和家属受到的困扰很多是缺乏产科健康知识,不会正确处理孕期、分娩期及产后的情绪变化,通过有效地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孕产妇的顺利分娩,给于他们知识和人性的关怀、温暖,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侯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和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4月1日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运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我科特有的肌力训练,关节灵活性训练等新型康复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科特色训练,病员在出院时其康复效果,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讨论:在已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新一代的的康复治疗手段有利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优势.方法:本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帕醇,浓度为370mg/ml,剂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0~30s.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25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传送至AW4.2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VR、MPR、MIP重建.结果:①11例患者的血管成像扫描时间为7~10s;②De Bac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3例,De BackeyⅢ型8例;③11例患者在VR、MPR重建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髂内外动脉以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主要分支的血管,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血管边缘无阶梯状改变.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或微创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李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市为新疆北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我院急诊科担任着全市急诊急救工作,120不仅要接市内急的一个县级诊病人,同时还要接各个乡场镇,各路段发生车祸病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也进入了每个家庭,到了4、5月份,车祸逐渐呈现上升趋势,接120电话后,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病人由现场及时安全转运至相应科室治疗,成为我们急诊科医护人员不断努力与工作的方向,急诊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专科服务,急诊科患者病情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急性,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未知因素更多的高风险服务,理解急诊护理的特殊性,熟练掌握急诊护理的服务特性,是降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风险的有利保障.
作者:周朝荣;汪要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儿中,103例均治愈出院,其余6例明显好转.结论:脊髓脊膜膨出除全面、正确的早期手术及综合治疗外,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也非常关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2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63.64%),有效6例(27.27%),无效2例(9.09%),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显效7例(35.00%),有效5例(25.00%),无效8例(40.00%),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内容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12.85,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血压波动情况,控压比较稳定,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邹忠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介入治疗作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间,广泛运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向导,或者利用造影摄片等技术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本文目的是探讨介入治疗在脾功能亢进中的治疗机理和作用.
作者:杨雪松;张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例,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卓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血气胸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伤后时间以及有无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本组治愈52例患者,治愈率为100%.结论:抢救用品的齐全及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抢救病人赢得时间的关键.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及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抢救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成功有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刘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人流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究我院门诊398例行人流术患者临床资料及问卷调查资料.其中,术前、术中、术后参与阶段性模式展开宣教的共134例,设为实验组;未进行任何术前宣教的共132例,为对照组;常规组132例,给予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评比三组患者流产术后疼痛控制的良好程度与手术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镇痛需求的人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其疼痛认知状况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性宣教模式的护理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状况的知晓与耐受;增加流产术后健康保健的知晓率及对手术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锦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