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

张菊连

关键词:下腹小横切口, 筋膜内, 子宫全切术, 护理
摘要:目的: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手术流程进行.观察组患者先在耻联上3cm行一5~7cm的地方切开一个弧形口子,和皮肤切口相比的话筋膜要长1.5~3cm,用钝性工具把腹膜进腹撕拉开,根据粘连度判断附件可否留在里面.用弯钳夹稳定好子宫,对漏斗韧带、子宫动脉要处理好,往回到腹膜2cm处即可.如果患者怀孕12个星期的话,那就可以采取在腹部切口上将腹腔提出来,一旦出现子宫过大的情况,可以先处理干净好肌瘤,宫颈外口也需要动电刀处理,此时要将子宫提上去,阴道壁会凸显出来,阴道由前壁切进去,绕着宫颈环形将阴道壁贴紧,此时可以把子宫全部切除,宫颈膜的周围和阴道都必须提起来并且缝合完全,膀胱要在腹膜的尾部安置,腹直肌前鞘要缝合完全,皮下只需要3针.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观察组,两组之间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都要大于观察组(P<0.001),对照组的患者术后病率和使用镇痛剂的数量都要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要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腹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切口小,肠道所受影响极少.皮下只需要3针,极大的减少了手术进行时间.患者在拆线后皮肤下不存在异物,发生疤痕增生的概率小,切口愈合速度快且美观.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p120-catenin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

    背景与目的:p120-catenin作为一个新的连环蛋白家族的成员,初是作为Src癌蛋白磷酸化的底物在1989年首次报道,目前至少已经发现了4个亚型.p120ct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转移,它的表达变化将会导致细胞粘附能力的改变,使细胞具有侵袭性.因此p120-catenin的表达丢失作为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信号,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分子结构上看,p120-catenin可参与调节E-cad的聚集、活化,调节细胞间粘附能力,增强肿瘤侵袭转移能力,促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本文主要介绍在肺癌的转移过程中,p120ctn的表达和缺失对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并且分析p120ctn各亚型在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而关于p120ctn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研究,将为肺癌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成龙;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宁神补心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宁神补心片中的丹参、女贞子、五味子、首乌藤及合欢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片剂项下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可有效地控制宁神补心片的质量.

    作者:赵正威;张丹;李伟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呼吸衰竭1例,褥疮形成2例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让其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保持起血压、心率相对稳定,可明显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3碳-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的价值

    目的:应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评估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HP)的价值.方法:选择胃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阴性的胃肠道疾病患者行13C-UBT检测并以非胃肠道疾病患者为对照13C-UBT检查HP阳性病例分三组分别施行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PPI二联和单纯PPI治疗,治疗后复查13C-UBT作为评价疗效指标.结果:768例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阴性的患者中460例13C-UBT结果为HP阳性,阳性率59.9%对13C-UBT检测HP阳性病例三种治疗后转阴率分别为83.6%,16.4%和3.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胃镜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显示HP阴性的病例应用13C-UBT有助于提高HP检出率和判断HP根除治疗效果.

    作者:雷霏;冯晓洁;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对6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加强临床急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疗效.结果:6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60例,好转出院3例,转外科治疗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振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篮球运动员损伤的预防

    对于运动员,损伤不致命但是却很麻烦,尤其对于篮球运动员,运动中的损伤更是给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与比赛造成诸多困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体是篮球运动员的强大武器,那么,科学而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乙鹏;刘义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普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病人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抽样分组.对照组25例,按照一般常规普外科手术护理方式;干预组25例,在常规护理状态基础上,在不同手术阶段增加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在实施心理护理之后,得到积极效果,病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护患之间关系,增强病人对相关手术知识的了解和对自己病情的掌握,并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效应.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年限作均衡性检验).实验组患者于骨折固定术后24小时由负责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床上康复操;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在肢体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手术当日、术后1周、术后2周、1月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下肢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下床时间,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实验组2周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患者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实验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可协助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彭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的带教工作

    手术室是专业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实习护士在校所学的有关手术室的理论知识较少.要在短时间内使实习护士尽快熟悉工作性质,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台上、下的护理配合等.带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手术室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是医学科学的需要,如何做好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姚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克廷肤及艾洛松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克廷肤及艾洛松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情况.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68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A和对照组B,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和对照组B分别使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和0.1%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1次/日涂擦患处皮肤,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1周时克廷肤组的有效率是80.3%,艾洛松组的一周有效率为55.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2周时克廷肤组的有效率为90.8%,艾洛松组的有效率为70.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克廷肤治疗儿童湿疹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见,可以作为皮肤科外用激素药物治疗湿疹中的首选.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20例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通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为恶心呕吐常见病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系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其它尚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作者:林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痫前期-子痫12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如何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126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6例产妇中,子痫前期84例,产前子痫28例,产时子痫8例,产后子痫6例,1例因双胎之一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结论: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解痉首选硫酸镁,合理治疗并发症、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同时预防子痫发生.

    作者:杨春;殷筑萍;赵再绒;李惠群;韦作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4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表现典型,临床治疗效果好,部分留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结论:临床上甲状腺炎不少见,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疼痛.治疗效果明显,临床治愈后尚需随访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王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4.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志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00例,分两组,A组(全产程组,宫口开张1.5~3.0cm)、B组(未采用分娩镇痛组).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剖宫产率等.结果:A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短于B组,A组剖宫产率低于B组.结论: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林雪江;全伟斌;苏常山;黄星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骨转移癌放射治疗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并进行骨扫描检查.结果:试验组60例患者中,疼痛感显著减轻或者疼痛感消失的患者占大多数,总的治疗有效率约为95%,经过骨扫描检查影像显示病灶有明显缩小或减淡的约为5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约为83.3%.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统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治疗骨转移癌有较为显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或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斜刃针刀配合封闭治疗中后期屈指肌腱鞘炎的体会

    手指屈肌腱炎即弹响指,好发于拇指、中指、无名指,常伴有局限性肌腱增厚,以患者伸屈受限、弹响为特征,严重者常绞锁在屈曲或伸直位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我们自2003年4月开始采用斜刃针刀配合封闭治疗中后期屈指肌腱鞘炎,获得满意效果,现就已治疗1200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哲;胡凤军;付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腹水标本检验结果2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患者进行胸腹水标本检查后的效果,帮助后期治疗和增强诊断准确度.方法:按照国家临床检验操作标准来进行检验,28位患者的各项指标都需要记录清楚,根据结果得出平均值±标准差.结果:患者的淀粉酶含量和胸腹水乳酸脱氢酶值都超过了标准的血清平均值,同时增大的还有胸腹水乳酸脱氢酶炎性渗出液和肿瘤,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检测出的酸碱度值没有发生太大范围的变化,胸腹水的总胆固醇的标准差也不大,28例胸腹水患者中有3例患者是癌胚抗原阳性,10.71%的阳性率.结论:对患者的胸腹水标本进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疾病类型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本身也是有益的,这是减少漏诊数量的途径之一.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病例的临床特点.结论:人流术是发生肌壁间妊娠的重要病因.未破裂的肌壁间妊娠易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血清β-HCG的规范化检查和动态观察,是鉴别诊断的关键.准确的超声影像检查,必要时的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及MRI是肌壁间妊娠与滋养细胞肿瘤鉴别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及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疗法)22例和对照组19例(不给予a-2b干扰素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20/22),对照组的为78.95%(15/19).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仕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