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观察

徐永发;周立平

关键词:指骨骨折, 微型钢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观察指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41例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41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钢板外露、骨髓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45指均达到解剖复位,且X线检查见7~14周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1)周.患指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91.1%.结论:对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简单、固定牢靠、疗效显著,可于临床大范围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机制及其诊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探讨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孙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基层医院的拓展使用.方法:2010年我院应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产科门诊行地中海贫血筛查检测阳性率达18.08%,外院蛋白电脉对比检测阳性率为15.35%;儿保科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筛查检测阳性率达9 74%,全血微量元素缺乏铁元素检测阳性率为8.48%进行分析.结果: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筛查地中海贫血和用蛋白电泳法检测地中海贫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筛查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和全血微量元素缺乏铁元素检测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不仅用于一般血液检查,还可用于地贫、缺铁性贫血等多项筛查工作,能较好地拓展基层医院临床和保健工作的开展,值得推广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使用.

    作者:包春就;王国芬;覃枢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肿胀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4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预防性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0-15天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均未发生关节肿胀;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关节肿胀发生率.

    作者:徐巧巧;王海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58例,并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熏洗.结果:经1~ 6年随访,临床愈合时间短17天,长32天,平均25天,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根据Dodgt疗效评价标准,58 例中优4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4.8%,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创伤小,骨折端固定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内翻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

    作者:李亮晖;杜宇康;欧阳孔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0例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热毒宁注射液改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疗方法以抗病毒处理及预防并发症为主.我科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取的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褥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褥疮的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急诊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6年1月-2007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83例病人,褥疮发生3例,占1.6%.经过良好的护患沟通,针对褥疮发生的原因作好护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褥疮的发生率.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获得好的效益.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54-2针在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我们对 100例宫颈Bishop评分中宫颈消评0分、宫颈硬度评0分、宫口开大0cm、先露位置-3(宫颈位置后、中、前未分)的初产妇(参见宫颈Bishop评分法)进入分娩期静脉推注5%GS20ml+654-2针10㎎以催宫颈短期成熟,提高宫颈Bishop评分、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治疗心衰患者,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应注意β受体阻断剂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个体化调整剂量,短时期内无效或病情轻微加重时,不宜贸然停药,长期维持至终生服药,就能明显改善预后,延缓心衰的病程,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少住院率,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苑广杰;杨忠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肱骨外颈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巩固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不同的固定治疗方法和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接受手术治疗108例患者随访,98例按期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6例延迟愈合,2例感染,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为96例,可为10例,差为2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手术治疗能很好得恢复肱骨外科颈骨折造成的肢体损伤,根据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不同身体情况选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和器材,同时应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作者:周俊;郭生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7年6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中经前路手术治疗36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3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后路手术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前路手术组(P<0.01).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均有丢失,但丢失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后路手术组植骨融合率明显优于经前路组(X2=15.67,P<0.01).结论:经后路手术明显减少了前路手术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对后纵韧带完整患者来说,是一种更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永发;周胜龙;徐江明;周立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6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方法:用自拟三金排石汤对56例泌尿系结石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0例,占71.43%;好转12例,占21.43%;无效4例,占7.14%;有效率为92.68%.结论: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

    作者:满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确保手术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对500例20岁至80岁左右的手术病人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500例手术病人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9%.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严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护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抓紧时机,及时救治,可减少死亡率.我院近年来成功抢救了38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本文介绍了抢救措施,救护体会,强调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心理及生活护理,以及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还应加强对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末梢循环的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具有熟练地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给予准确及时的治疗.

    作者:邓太美;刘惠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探讨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9例采用胆道镜及胃镜下放置鼻胆管行胆总管引流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经验.结果:49例患者在采用此方法后,都得到很好的引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术前为患者进行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对引流管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优质的护理服务能给予胆总管引流的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日后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延慧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产妇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产后出血的护理、监测、预防.方法:查找原因,针对原因,迅速止血、扩容、防休克.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满春;孙亚萍;郎金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老年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护理

    目前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直接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失语症患者能听到声音和看见文字形象,但不能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发音器官无障碍,但不能书写和说话.因此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使人脑语言中枢残余功能得以充分利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降低致残率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发作腹腔镜下切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性发作的腹腔镜切除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的46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性发作病人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5例成功完成LC,其中中转开腹手术一例是因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解剖不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手术经验丰富,把握住手术时机并注重手术技巧,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椎体移位矫正术的进展

    目的:研究脊柱移位矫正术治疗进展.方法:将列为观察对象的患者分为2个组,A组为确定为脊柱移位矫正术的一组.B组为一般疗法:如牵引、按摩、理疗等法.结果:脊椎移位矫正术治疗组治愈率为78%,有效率为91.3%;对照组分别为16%和22%;差别显著(P<0.01);结论:椎移位矫正术对于脊柱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综合抢救和积极的护理,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60例患者抢救处理后,58例治愈,2例合并迟发性脑病.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如能采取综合抢救和积极护理,及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