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56例疗效分析

杨兴平

关键词: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疗效.方法:对 56例上消化道异物经无痛胃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55例取出,1例转外科治疗,取出异物成功率98.2%,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无痛苦、安全、有效的方法,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依据和疗效.方法:将现代解剖学知识与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对81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按摩治疗.结果:痊愈54例,显效20例,有效7例,优良率达91.36%.结论:按摩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体会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对本院门诊2007年以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镇痛方法对人工流产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种镇痛方法对人工流产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需人工流产的4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I组采用宫颈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Ⅱ组采用异丙酚,Ⅲ组采用杜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流方法.结果:Ⅲ组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Ⅱ组;观察三组人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的术中出血及宫颈扩张的情况差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三种镇痛方法均有镇痛作用,度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组较其它两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方便,是人流术中镇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行为影响健康

    行为影响健康的理念,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念,这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将起到有益作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树立行为决定健康的理念,将有助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许素辰;刘志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用药存在的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用药安全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而护士又是患者直接的给药者.在临床给药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药安全问题,本文就用药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行LC 136例临床资料.结果:经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护理是患者痊愈的有力措施.

    作者:张钦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商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体会(附80例报告)

    目的:以中国商环(简称商环)包皮环切技术为例,男性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法: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我院通过两种手术方法:第一种术式为上翻包皮,放置结扎环,再复位包皮的方法.第二种为提起包皮,将结扎环倾斜塞入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的方法.对80例受术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4.70±1.31分.手术时受术者疼痛(VAS)评分0.24±0.59分,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0.7%、出血0.6%、伤口裂开0.6%和水肿4.89%.在发生出血和伤口裂开的受术者中无1例需要缝合.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20.30±6.69天.受术者对术后外观满意率为98.4%.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方式易于标准化、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术后无需特殊护理、容易完整保留系带,并完全暴露冠状沟、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尤建川;赵祖华;罗冠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牵伸手法+穴位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牵伸手法+穴位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婴幼儿肌性斜颈婴儿应用牵伸手法+穴位推拿治疗.结果:本组患儿患侧局部肿块型36例,均匀增厚型14例.应用牵伸手法+穴位推拿治疗后总有效率96%.年龄越小推拿治疗疗效越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牵伸手法+穴位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效果明显,早期综合手法是治疗婴儿期肌性斜颈的有效方法.

    作者:庞海燕;梁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土豆片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新鲜土豆片在320排动态容积CT机进行CT增强检查时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外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1年6月,对72例在进行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疼痛、肿胀的现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鲜土豆切成薄片,对碘对比剂外渗肿胀部位进行敷贴.观察组用新鲜土豆,清洗干净,不用削皮,用刀将土豆从中间切开两块,再从两块的直径大的地方切成0.2cm-0.3cm的薄片,在注射部位肿胀处敷盖土豆薄片,让薄片能够紧贴在皮肤上.薄片覆盖范围应超出肿胀部位6cm以上的位置,用手掌轻轻按压,让土豆薄片更好地贴在皮肤上,并用保鲜膜包裹土豆薄片,待土豆薄片干后再更换.直到注射部位肿胀完全消肿,才停止敷贴.对照组用两块12层的纱布浸有50%硫酸镁对注射肿胀部位进行湿敷,范围超出肿胀部位6cm以上.纱布干后,再换浸有50%硫酸镁的纱布继续湿敷.直到肿胀部位完全消肿为止.比较两组患者肿胀部位消肿时间、效果的差异.结果:通过实验得出:观察组用新鲜土豆片敷贴6-8小时后肿胀部位完全消肿,患者疼痛消失;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9-11小时后患者肿胀部位完全消肿.其中有一例患者肿胀部位出现水泡,皮肤破损,96小时后才完全愈合.结论:通过实验得出:新鲜土豆对碘对比剂外渗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新鲜土豆价格低廉、含有大量淀粉和维生素B,用于治疗碘对比剂外渗,具有高渗作用,能够缓解局部肿胀,消炎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李露芳;林嘉旋;练贤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

    回顾近十年来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针药结合治疗该病具有协同优势.

    作者:胡双力;陈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运用先师李墨林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间歇性跛行是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核磁共振及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作者:柴宏侠;柴茜楠;褚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发生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86例患者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第二产程延长、产后疼痛、心理因素等,其临床护理方法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促进排尿的各种方法.结论:产后尿潴留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需要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细致观察,分析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作者:曾凡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6个月以下2.5mg/d,6个月以上4mg/d,每晚服用一次,疗程7~10天,观察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雾化吸入等.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7%)和总有效率(98 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靳燕霞;应真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塞通软胶囊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胶囊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塞通胶囊2粒/次,每日2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具体心功能变化方面,观察组总体效果为优良,对照组为尚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善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慢性痛风患者的辩证施护

    痛风是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随着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和发病低龄化,痛风患者急慢性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江影斯;冯琼芳;赖春秀;冯惠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髁间C型骨折40例.结果:40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1个月.采用Cassebaum和HSS综合体系评分,成果优24例,良8例,中6例,差2例.结论: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立堂;廖文云;李锦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及对比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检查,比较CT和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46例患者中CT检查阳性检出率32.4%,MRI检查阳性检出率73.0%,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是一种较好的病毒性脑炎辅助诊断方法,而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黄桂秀;杨世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膝关节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对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2例膝关节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方案,以供临床使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膝关节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病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简称实验组,并与另外抽取的20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2例膝关节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手术,经护理后,所有患者基本完全康复.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损伤的好选择,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将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和安全管理,保障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安全管理以来,将老年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低限度,保障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病人的护理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健全管理制度,是确保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盘秀姣;林娟;盘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5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3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特点,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婴幼儿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规律性.结果:按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良好9例,中残3例,死亡2例.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迅速的院前、院内的护理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静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