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目的:观察静吸全麻和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ETCO2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A组静吸全麻(GA)组,和B组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GEA)组每组各33例.使用CardiocapⅡ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Capnomac ultima气体监测仪监测呼气末CO2分压、气道峰压,麻醉前(T0)、麻醉后气腹形成前(T1)、气腹后10min内(T2)术毕排气后麻醉恢复前(T3),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PETCO2逐渐升高,与T0时比较,T2、T3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指标升高变化小于A组(P<0.05).A组T2、T3时HR、MAP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P<0.05) 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优于单纯的静吸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CO2分压影响小.
作者:任越;王艳飞;武懿;邓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们知道康复治疗师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康复患者的医疗质量的好坏.尤其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刚刚新入职的员工,如何让他们在短的时间内走上治疗师岗位,并且尽快的胜任工作,确实是眼前难以跨越的鸿沟.综上所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几点应对措施.
作者:杨勤;赵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免疫学及非免疫学因素.方法: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进行肾移植的15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分析存活7年以上的病例和移植肾失功及死亡的病例,分析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免疫学因素及非免疫学因素.结果:154例患者移植肾存活7年以上者115例(74.68%),移植肾失功23例(14.94%),死亡16例(10.39%),长期存活率在74.68%.结论: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免疫学因素包括组织相容性、急性排斥反应、亚临床型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非免疫学因素有供受者的年龄、供受者在年龄体形等方面的匹配、原发性肾疾病及高血压等对肾功能有影响的疾病及移植前透析治疗.为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对症处理基础上,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49例,两组于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冼凌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手段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防止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并就诊的在外院漏诊或误诊的月骨脱位或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1例,采用拍摄腕部正位和侧位X片进行诊断,并依据病情进行早期复位和适当的固定,并于术后1年后进行Mayo Modified Wrist Score功能评价.结果:①共诊断出月骨脱位5例,经舟骨月骨脱位2例,月骨周围脱位9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4例,不典型月骨周围脱位1例.②术后患者的平均得分为81.2±3.8分,除1例患者得分为差外,其余20例患者得分均在尚可以上,占95.2%.结论: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情况比较复杂,应避免漏诊和误诊,尤其是不典型月骨周围脱位,及时和分型的术后治疗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江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供应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供应室中心主动深入临床一线参加护理查房,及时了解和解决临床需求,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临床服务为中心,全面开展消毒供应工作,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宣传中心供应室方面的相关知识.结果:供应中心以优质快捷的供应,达到临床需求和供应服务为一体,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结论:预防医院感染,依靠多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心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协调作用,依托全天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作者:盛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引起腰痛、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我院骨伤科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先后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9例,采用中药熏蒸牵引疗法,并配合情志调护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临床上年轻护士行小儿静脉穿刺方面存在着很多压力源.如何减少护士压力源,从而减轻其对护士的压力,使护士能顺利地、高效地完成小儿静脉注射工作,本人从事门急诊工作二十多年,下面从切身体会来谈谈,与大家共勉.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应尽早进行规范诊治.结论:加强临床规范诊治并为患儿家长普及用药知识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郭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将11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使用自拟护肝汤(由黄芪、党参、白术、泽泻、生山楂、丹参、赤芍、草决明、郁金、鳖甲、茵陈、柴胡、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使用脂必妥胶囊治疗.以上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新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眼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55例施行抗青光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15例患者术前眼压 <=21mmHg 者92例,22-30mmHg 者23例.术后2周视力提高者90例,保持不变者22例.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1例,发生前房积血2例.结论:闭角型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前要将眼压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同时注意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沟通,使医患双方达到一致的治疗目的.
作者:敖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我科对20例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病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同期随机选择23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差异,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相比,腹腔引流管、尿管平均放置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病人中应用具安全有效,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探讨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基层医院药学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主要从提供便民服务,开展审方、发药交代工作,提供药师咨询服务和强化药师培训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开展药学服务.结果:建立了门诊西药房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的药学服务初见成效,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结论:几年的实践证明,门诊西药房建立的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及规范是可行的,能不断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作者:万向平;刘林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8.24±12.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1.54±24 24)ml,出现胆道损伤2例,经对症处理好均治愈,其余无切口感染、出血、放射痛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7.12±2.56)天,术后随访0.5-3年,无术后有残殊胆囊及结石留置情况.结论: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且规范手术操作的条件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陈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与饮食预防的关系.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2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后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结果:260例泌尿系结石中草酸钙结石219例(84.2%),尿酸结石9例(3.5%),磷酸盐结石4例(1.5%),感染性结石23例(8.8%),胱氨酸结石5例(1.9%);分别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预防结石复发.随访4~40个月(平均18个月),260例中无泌尿结石复发者211例(81.2%),复发者49例(18.8%),无复发者中遵循饮食指导的193例(91 5%),未遵循饮食指导18例(8.5%).复发者中遵循饮食指导的4例(8.2%),未遵循饮食指导的45例(91.8%).结论:徐州地区结石患者多为草酸钙结石,结石复发与饮食关系密切,确定结石成份以及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对泌尿结石的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文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采用实验对比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十三式导引养生功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康复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经常练习十三式导引养生功可以改善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患病情况.
作者:陆晔;陈雯俊;韩秋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长期拖累使患者常感到悲观、厌烦、焦虑、紧张甚至恐惧不安、丧失信心等,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确定个体化治疗指导方案.
作者:张军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难产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64例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胎膜早破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有重要影响,临床对于胎膜早破者要及时发现处理以改善分娩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秋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液对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预防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留置PICC导管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在输液前抽取生理盐水10毫升冲管,输液后抽取稀释肝素液15毫升脉冲式封管.对照组42例,输液前后均用稀释肝素液冲管和脉冲式封管.对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导管堵塞发生率,实验组为16.6%,对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预冲液和使用稀释肝素液预冲液在预防导管堵塞上无显著差异,而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预冲液更安全简单价廉.
作者:杨燕;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误区.方法:随机选择杨庄镇三个村2368人中全部高血压患者485人作为对象分析.结果:我镇高血压知晓率12.8%,治疗率22.48%,控制率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朱宏伟;朱甲波;梁京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