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麻芎加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45例临床观察

史嵩海;祁占宁;周福

关键词:天麻芎加汤, 西比灵胶囊, 血管性头痛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芎芷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90例病人分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天麻芎加汤加味治疗,每天2次口服,每次125ml,连服1月.对照组45例,西比灵胶囊,5mg,每晚1次,疗程1月.并随访一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天麻芎加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高于西药(西比灵胶囊 )组.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8例老年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68例,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男性多于女性,男士比例为1.5∶1,症状为头昏、四肢无力、食欲不振.伴有其他疾病外周血细胞减少20例,占85.2%,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15例,占70.1%,内科10例,占50.2%.以非血液病诊断入院的5例,占21.2%.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其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同时也要治疗并发症.

    作者:刘开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73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66例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7例需要转院治疗.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止血汤治疗ICU引起的月经失调

    目的:探讨止血汤治疗ICU引起的月经失调的情况,为合理控制月经失调提供参考.方法:60例ICU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中,对照组采用自制桡动脉止血按压带止血,治疗组采用止血汤止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对照组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月经失调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血汤在ICU的应用能在保持已有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支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6个月以下2.5mg/d,6个月以上4mg/d,每晚服用一次,疗程7~10天,观察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雾化吸入等.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7%)和总有效率(98 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靳燕霞;应真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临床实验室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多种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严格加以控制.

    作者:秦玉凤;王会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凉山彝族地区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

    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降低均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增加.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动脉硬化的关键,是防治冠心病.脑卒中经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意识.

    作者:巫俊敏;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采用超导可视无痛方法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早孕患者3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采用传统人工无痛流产术,对照组180例采用全程超导可视无痛工作流产术,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无痛率和生命体征稳定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有轻微疼痛出现2例,对照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占10.6%;观察组1例,占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盲吸盲刮,手术时间较短、吸宫彻底,对正常组织不造成损伤,痛苦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使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盐酸万乃洛韦(丽珠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万乃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盐酸万乃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对照组20例,仅口服万乃洛韦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一年.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万乃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白血病病人化疗中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选用安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照组选用普通5~7号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观察组在避免穿刺失败、药物渗漏、预防静脉炎及患者心理顾虑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既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护血管,同时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娟;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用药存在的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用药安全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而护士又是患者直接的给药者.在临床给药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药安全问题,本文就用药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

    回顾近十年来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针药结合治疗该病具有协同优势.

    作者:胡双力;陈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折顶回旋法闭合复位配合外敷中药治疗柯雷氏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折顶回旋法闭合复位配合外敷中药治疗柯雷氏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128例柯雷氏骨折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折顶回旋法闭合复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熏洗中药外敷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也比较少(P<0.05).结论:折顶回旋法闭合复位配合外敷中药治疗柯雷氏骨折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赵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本院的手足手术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预防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共362个样本的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结果:362例手足手术的病例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感染的有28例,感染率为7.73%,Ⅰ型手术切口患者5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Ⅱ型手术切口患者160例,发生感染的有10例,为总感染病例的35.7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197例,发生感染的有18例,占感染病例总数64 29%.结论:手足手术多以Ⅱ型手术切口和Ⅲ型手术切口为主,要严格控制感染源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发生率,手足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以及手术的切口方式都有相关性.

    作者:孙秀燕;陈斌;韩昕健;石俊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 40 例和对照组40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溃疡种类、溃疡面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 40 例中,痊愈 31例,好转 7 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 95%;对照组 40 例中,痊愈 22 例,好转 8 例,未愈 10 例,有效率 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0 01).结论: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 9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表明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合理的辨证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韩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行LC 136例临床资料.结果:经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护理是患者痊愈的有力措施.

    作者:张钦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依据和疗效.方法:将现代解剖学知识与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对81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按摩治疗.结果:痊愈54例,显效20例,有效7例,优良率达91.36%.结论:按摩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头皮针治疗脑心综合症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头皮针对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脑卒中引起的脑心综合征患者应用头皮针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头皮针治疗组心电图恢复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时间提前.结论:头皮针对脑心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雷;崔燕;周文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马来酸氯苯那敏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马来酸氯苯那敏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临床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与罗红霉素胶囊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的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服用,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1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氯苯那敏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劳程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6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征与急救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规范急救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热惊厥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病的年龄、临床特征),并进行专业急救处理.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多发于0.5岁-6岁,男女比例无显著区别,全部患儿经急救处理后有效控制惊厥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患儿体温高热(38.5℃以上)容易引发高热惊厥.医护人员应为患儿家长普及高热惊厥与其并发症相关知识,教授其正确为患儿测量体温并掌握适当降温方法有效预防并减少高热惊厥发病率与后遗症.

    作者:郭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综合康复治疗1例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结果:患者经过2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肢体及言语功能与康复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莉华;范利;杨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