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王春菊;者霞;毛晓显;吴仕浩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宣传教育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指数及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降压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 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病人提供 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它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静脉通道,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肿瘤患者的化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点.采用 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带来的痛苦,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但 PICC置管后也有常见并发症,其中发生率高的为静脉炎.作者以康惠尔溃疡贴处理 PICC置管术后引起的静脉炎,使用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总结,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韩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地塞米松)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3,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45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失眠、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性感染、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献血前开展ALT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作用分析.方法:我站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献血者采血前实施ALT检测,对条件合格者方可进行采血.将采血后血液用不同两厂家试剂进行复检.统计2009年1月~2009年12月血液报废率.结果:2010年实施献血者采血前AIT检测,其血液不合格率大幅度降低,与2009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献血前开展ALT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效果较好.
作者:杨启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象的剖析,明确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意义.和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性,明确基本护理和特殊护理的要求,促进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归纳总结重症新生儿护理的基本要求.结果:通过对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熟悉NICU的操作程序,使重症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体现人性化的关爱.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有效保证,科学的护理观是护理学发展的前提.
作者:祝一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性患者72例,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效果及使用降压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8周后在临床症状、血压值等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枸杞与野菊花可以显著改善早期肝肾阴虚、肝热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建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诊断及防治.方法:对6例术后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均痊愈且预后良好.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POCD,了解POCD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李元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及胸腔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经皮穿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抽吸或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结果:通过加强置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提高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护士掌握此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梅;高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侧腰麻(SA)用于高龄合并内科疾病患者的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00 例行手术髋关节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组用蒸馏水配成0.375% 布比卡因溶液 2 ml;B 组用0.5% 盐酸布比卡因溶液 2ml.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非术侧高阻滞平面达T6( T4~ T8 ) 的例数B组较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A组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5).结论:单侧腰麻减少局麻药用量,减轻对循环系统影响,对行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剑波;陈长江;赖碧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261例产后出血采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61例产后出血产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切除子宫治疗,无一例死亡,治愈率达100%.结论:做好早期预防,加强产程监测,产后观察,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过去通常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自2004年以来,我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全麻下行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收缩压(160.12±12.20)mmHg,舒张压(72.28±7.12)mmHg;ISH共22例(36.67%,22/6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8例(30 00%,18/60).存在合并症者40例(66.67%,40/60),有并发症者35例(58.33%,35/60).20例患者掌握及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33.33%,20/60);能够按照医嘱按规律服药治疗24例(36.0%)(40.00%,24/60).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具体其自身临床特点,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指、治疗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并发症.
作者:闻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肌卫星细胞是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后可以激活生成成肌细胞,进而分化为肌细胞.在调节卫星细胞增殖的内源性因子中,MyoD、IGF-I及bFGF是参与肌肉发生过程分子调控、启动和维持骨骼肌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而推拿手法可使卫星细胞大量增殖,生肌调控因子的表达增加,从而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
作者:卢声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原因,改进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且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178例,通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评价治疗后3天的排痰效果,以及痰的颜色、性状及量.结果:59例患者自行咳嗽排痰有效,81例患者雾化吸入后护士拍背协助排痰,27例患者排痰无效.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消炎、解痉、平喘,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患者的信任度、身体状况、雾化时间、雾化流量、雾化药物、雾化液的温度等是影响雾化吸入的因素.
作者:李莉;朱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HBP)患者心理状态与其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认识心理干预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方法:对153例门、急诊高血压患者在空腹、安静休息10min后常规测量血压,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53例高血压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40.5%,HAD分段与患者血压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董宇霞;胡嘉坤;董宇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按事先制定的表格,选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调查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的依从性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60例男性患者有48例(80.00%)依从性可,40例女性患者中依从性可的24例(60.00%),大学以上学历40例,32例(80.00%)配合治疗;大学以下学历60例,30例(50.00%)配合治疗.有工作患者80例,64例(80.00%)配合治疗;无固定工作患者20例,10例(50.00%)配合治疗;此外还发现与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透析次数等有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液透析质量.
作者:钟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心理状态良好,焦虑抑郁的心理得到改善.结论:了解老年骨折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做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老年骨折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中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
作者:王丽华;杨厥江;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用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原理,以及用于改善步行功能的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和相关可靠性研究.介绍了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前景展望.
作者:韩婷婷;桑兰;陈菊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