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波
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护理、用药干预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对疾病知识、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个体用药、药物依从性等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能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作者:王淑维;张少华;刘卫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对比,不同用药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素、尿激酶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首选.
作者:黄胜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察与治疗.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检查确诊率为75%;CT检查不清,采取强化检查,清晰显示损伤部位;腹腔穿刺确诊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经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治愈6例,治愈率为85.7%,其中一例由于入院时生命体征较弱,在手术过程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应在短的时间内进行诊察判断,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正确处理出血、感染以及器官修复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韩战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磷脂酶A2(PLA2)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所致的腰腿痛密切相关,抑制PLA2的产生,可以缓解减缓椎间盘的退变、缓解临床症状.中医药与西药干预治疗LIDP可影响LIDP模型或患者髓核、黄韧带、血清中PLA2等的代谢,从而达到缓解LIDP的症状体征并延缓其进展的目的.
作者:黄济炎;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预防,根据地区不同,胰腺炎病因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80腺炎进行病因分析,据此根据病因不同对急性胰腺炎提出不同的预防方法.结论:分析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与年龄及性别关系,根据病因不同,提出对急性胰腺炎不同年龄人群预防重点不同.
作者:王艳梅;闫红燕;王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规范用药指导.结果:两组干预前收缩压(19.89±1.23)KpaVS(19.54±1.24)Kpa、舒张压(11.53±0.87) VS(11.49±0.91Kpa、依从性好42.00%VS40.00%无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收缩压(17.01±0.89)Kpa、舒张压(10.12±0.76)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32±0.95)Kpa、(11.09±0.82)Kpa(P<0.05),依从性好74.00%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
作者:王一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皮损特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牛皮癣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牛皮癣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故对于牛皮癣,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作者:徐淑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使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促进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结果: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使有并发症的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社区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不仅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留置针作为一种头皮针替代品,目前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对血管刺激小,柔韧性好,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有利于即时输液和紧急抢救的需要,而且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血管硬化、弹性下降的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更好的预防静脉渗漏.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何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的波动皮肤抵抗力差,易破损感染.加上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而致局部感觉减退甚至缺如而易于损伤.一旦患者组织感染、溃烂、坏疽、易并发骨髓炎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多年来我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近来又有多种方法的突破.现将一种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玲;孙录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以便为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借鉴.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人,针对不同的病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8天以内出院的达76.67%,而对照组仅为62.5%;观察组赢得了近75%的患者基本满意以上的评价,而对照组仅为64%,而且在满意、基本满意各项中,观察组的比例都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和配合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治愈率也大大提高.
作者:李映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宣传教育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指数及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降压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预防糖尿病足的再复发.方法:对35例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宣教指导护理重点.结果:2例溃疡患者在第一次随访时即愈合.1例患者在户外运动时不慎受伤,及时就诊处理后痊愈.1例患者因经常出差胰岛素注射不及时,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足再发入院治疗.结论:坚持对出院后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访,可减少患者的错误观点及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地防止了糖尿病足的再发.
作者:褚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理念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视.目前,在许多国家抚触已被公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有益的一种医疗技术之一,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婴儿抚触不仅能增进母婴间情感的交流,而且还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其对婴幼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影响已受到医护界、社会和家庭的广泛认同.抚触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也不仅仅是按摩,更是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
作者:何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及肛缘皮下的经脉丛瘀血曲张、扩大形成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或肛门皮肤因炎症刺激增生所致.痔疮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会使休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手术治疗痔疮被认为是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但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我们对痔疮手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5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进行的235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总患者数的4.1%.结论:缝合技术、创面的清洁和处理、电刀的使用、术前营养状况等与手术切口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应当采取合理使用抗生素、减低切口缝合张力、注重切口清理、合理使用电刀、及时调整营养状态等措施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王洪军;赵雪芬;姜兴茂;李培讯;王连远;修洪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笔者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作者:陶红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术切口感染又称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控制好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腹部外科手术SSI相关的因素很多.本文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人工流产的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术前给予口服400μg米索前列醇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给予药物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宫颈评分、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的宫颈评分、完全流产率、清宫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软化宫颈,减轻疼痛,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有助于人工流产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全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加强护理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护理服务各方面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水平,更有效地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