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梅;李洪艳;冯欢
目的 了解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AMI患者200例,按照是否接受PCI术分为PCI组100例和非PCI组1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PCI组AMI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总分(34.80±19.89)分,非PCI组为(45.54±22.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1,P<0.01);非PCI组AMI患者焦虑(6.20±3.29)分,抑郁(6.02±3.44)分,均高于PCI组患者[(5.03±3.14),(4.83±3.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2,2.506;P <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学应对方式在屈服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与非PCI组面对维度得分相对较高,PCI组患者面对和回避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8,P<0.01);非PCI组AMI患者在屈服、回避、面对维度得分与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可以改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减少AMI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状况;AMI患者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面对疾病,但是行PCI术后的AMI患者比非PCI术患者较少地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
作者:李燕燕;史铁英;周艳丽;刘启贵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应用PEG-IFN皮下注射并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其用药前后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心理及躯体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98.8%的患者能坚持治疗,按要求完成了预定的抗病毒疗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持续病毒应答率达到78.6%,患者对各种不良反应的心理和躯体的适应能力提高.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慢性病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疗程的完成,减少失访率.
作者:郑燕红;王俊丽;王晓兰;王群;李惠聪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由于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导致静脉压增高,引起肢体肿胀.术前为了减轻下肢的沉重感,术后为了防止出现并发症,所以患肢必须被抬高.如果达不到可靠的抬高效果,患者很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可导致慢性下肢功能不全,影响肢体功能,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至患者猝死[1].
作者:丛晓娜;郭学芳;马晓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泌尿外科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附睾炎,特别是小儿腮腺炎后期伴发的附睾炎,患儿急性期除了给予抗生素外,还应行阴囊冷敷;同时一些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扭转、睾丸肿瘤、附睾囊肿等术后的患者也应将阴囊托起抬高,减轻肿胀与疼痛.而临床上还没有专门的阴囊托带,用自制的冰袋给患者行阴囊冷敷时,患者翻身及活动时冰袋容易滑脱,造成治疗效果差,也特别容易弄湿患者内裤.术后的患者没有专用的阴囊托带托起阴囊,常常用毛巾或者衣服支起肿胀的阴囊,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方便患者,我科特制阴囊托带,既可以行持续阴囊冷敷,又可以满足术后患者的要求,一带两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靖;孙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我国的研究亦在积极跟进之中并在研究对象等方面有所创新[1].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负荷的工作量、频繁发生的护患纠纷以及内心期望与现实差距所导致的心理困扰等众多因素,使得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大量文献也表明,护士的职业压力较高[2].但是面对同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有的护士能够成功应对,适应良好;有的却适应不良,终离开护理岗位.Richardon[3]认为,心理弹性在个体应对压力反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关于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学者及社会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已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探索工作,并且重视其应用价值.本研究就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我国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作者:任雅欣;周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目前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控制现状,并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口渴感程度量表及中文版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和电话调查的方法,收集273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入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的液体控制状况、口渴感程度、生活质量等资料,分析液体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的液体控制率分别为28.6%,97.4%和82.8%,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581,P<0.01);心力衰竭患者在入院前、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时各时期液体控制依从者的口渴感得分分别为(2.45±1.53),(3.30±1.59),(1.98±1.32)分,均高于液体控制不依从者[(1.39±0.88),(1.43±1.13),(1.33±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34,4.268,3.762;P<0.05);入院前液体控制依从患者组生活质量得分(65.61±19.40)分,高于液体控制不依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07,P<0.01);出院后3个月时液体控制依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下降至(30.55±29.40)分,但与液体控制不依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9,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时液体控制依从率较高;遵从液体控制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口渴感,但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孙路路;梁涛;吕蓉;季诗明;陈燕;卜晓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初产妇自我效能与母亲角色适应水平,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对186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产妇自我效能得分为(28.21 ±5.74)分;母亲角色适应总分为(59.61 ±5.86)分;自我效能与母亲角色适应呈正相关(r=0.511,P<0.05).结论 初产妇自我效能与母亲角色适应均处于中等水平,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母亲角色.
作者:姚微;胡盛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稳定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辖区内63例稳定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给予定时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服务,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只接受出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症状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症状评分为咳嗽(0.67±0.44)、痰量(0.69±0.32)、呼吸困难(1.04±0.53)及年住院次数(0.85±0.64);对照组在呼吸症状方面的结果是咳嗽(1.04±0.31)、痰量(0.94±0.53)、呼吸困难(1.52±1.04)及年住院次数(1.61 ±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5,2.28,2.32,4.11;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是呼吸症状(39.84±11.42)、活动受限(40.68±11.23)、疾病影响(32.19±9.50)、总评分(34.09±11.26);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是呼吸症状(55.64±17.37)、活动受限(49.07±10.35)、疾病影响(39.45±12.51)、总评分(45.98±1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6,3.05,2.60,3.92;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率.
作者:鞠贞会;李军鹏;张秀婵;张荣杰;王姝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促进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的提高.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2家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171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71例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43.48±10.04)分,自我效能水平较高者99例占总人数的55.60%,中等水平者39例占总人数的21.90%,自我效能水平较低者33例占总人数的18.50%.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及婚姻状况不同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 =4.04,3.08,5.43;P<0.05).结论 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总体较好,但仍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低收入群体及独居的中青年高血压群体的健康教育,应充分地利用自我效能增强理论的多种方式给予患者积极的健康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水平.
作者:胡晓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常做的手术.虽为小手术,但因手术不当而致死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常见的死因是出血.医护人员常会使用冰袋在患者颈部冷敷止血止痛,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且实践中极其不便.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颈部冷敷装置,止血、止痛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1.材料:30 cm×10 cm的长方形棉布布料1块;14 cm×20 cm的长方形棉布布料2块;松紧带2条;尼龙粘扣2个;冰袋2个.
作者:路丽芬;徐蓓华;蒋丽华;纪惠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骨髓移植舱行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术的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置管及导管使用情况,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移植舱内治疗及移植后治疗,顺利拔管;4例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导管感染,拔管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排除导管相关感染;1例患者死于移植并发症而终止使用;1例患者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5d因牵拉不慎引发导管脱出8 cm,21 d后病情平稳出舱后拔管.20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单腔不完全堵塞,经溶栓处理后正常使用;3例出现下臂静脉回流受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治疗手段,有效保证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作者:祁永芝;郭燕;张浩;王励;马春霞;白献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再通人数为39例(88.64%),高于对照组的27例(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干预组患者发生局部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及便潜血的比率分别为11.36%,4.54%,9.09%,2.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31.82%,38.6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28,5.50,5.29,3.61;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庄军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患者男,35岁.3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并向后背部放射性疼痛,疼痛评分为4分(根据长海医院痛尺¨]).外院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冠脉CT血管造影术(CTA)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能.入科后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于次日在局麻下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介入封堵术,术中冠脉造影示:多处冠状动脉-肺动脉瘘,遂在冠脉造影指引下逐一封堵,术中给予肝素钠抗凝,术后安返病房,给予一级护理、抗凝、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3d,心脏彩超示:无残余瘘.切口愈合好,康复出院.
作者:王巧红;李海燕;李菊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科的临床抢救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以往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抢救护理新方案,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58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45例,好转12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75.00%,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P<0.05).结论 护理新方案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傅华珍;胡会英;张贺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护理外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实行岗前培训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外勤护理员持证上岗,规范管理,采用同期对照的方法,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的满意度和护理外勤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总体满意度从93.00%提高到99.33%,标本送检差错及转运意外发生率分别由1.35%和0.09%下降至0.52%和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8.96,33.13,30.96;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促进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规范培训与管理,提高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的满意度,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刘长明;刘广霞;高翠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的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 将69例足月头位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利用PHENⅨ型号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行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32例行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两组均于1个疗程后进行盆底肌的肌力分级评定(专科手法检查及张力治疗头筛查),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产后盆底康复后肌力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盆底肌的肌力改善有效及显效例数为18例和15例,对照组盆底肌的肌力改善有效及显效例数分别为14例和8例;治疗组阴道紧缩度改善例数为32例,对照组阴道紧缩度改善例数为20例;治疗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及阴道紧缩度提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59,2.16;P <0.05).结论 盆底电刺激行产后康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产妇的依从性好,产后盆底肌力提高,阴道的紧缩度增强.
作者:邓晓云;于雅;吴秀娜;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方法 设计“护理文书质控表”,将护理文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代码表示,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书的过程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比较应用质量控制表前后的护理书写质量和效率.结果 对护理文书进行终末检查,应用质量控制表后质量控制所需时间为(3.26±1.62) min,较传统质量控制所需时间(4.46±2.49)min有所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2,P<0.001);质量控制前护理文书合格率为84.4%~93.3%,低于质量控制后的93.3%~97.8%;质量控制前护理文书缺陷率为10.6%~20.0%,高于质量控制后的3.9%~13.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186,4.501,4.096,4.464,7.849,7.200;P<0.05).结论 “护理文书质控表”操作简单,应用于临床护理可缩短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时间,提高了书写质量,可促进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冬叶;林格;黄秋雨;周凤;林丽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患者男,32岁,2012年12月因跌入粪池后意识不清发热7d入院,入院诊断为吸入性肺炎、感染性休克、咯血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呼吸机条件逐渐增高,血气分析中C02分压持续上升,经患者家属同意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离心泵转速4500 r/min,离心泵流速4.43 s/min,氧供气流8.0 ml/min,SWEEP FiO21.0.循环方面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泵入,并给予咪达唑仑(商品名:力月西)和吗啡适度镇静.
作者:孟彦苓;余昆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改良动脉化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21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改良动脉化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改良动脉化静脉游离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加强改良动脉化静脉游离皮瓣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春光;徐亚非;唐秀霞;于云凤;林美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面部整形手术无论从操作技术还是手术器械,要求较高,对一次性高频电刀也有一定要求,但目前临床用的电刀头均为宽扁头,不利于面部手术使用,尤其是眼部手术,止血面积小,切皮较精准.为解决这一问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自2011年自制一种尖电刀头用于临床手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一次性高频电刀1个,无菌4.5注射针头1个.
作者:古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