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峰;徐涛
目的:初探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6例患者分成两组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常规组发生切口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都比实验组的要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作用效果显著,所以,舒适护理应该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老年牙齿重度磨损伴缺失患者应用烤瓷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近期本院诊治重度磨损伴缺失9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将应用普通义齿治疗修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烤瓷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颞下颌关节功能分级和随访半年后预后情况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老年牙齿重度磨损伴缺失患者应用烤瓷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能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并改善预后,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菊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产妇使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用量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44例。将他们根据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即对照组(48例)、联合少量组(48例)和联合多量组(48例)。分别给予他们单纯舒芬太尼、2.5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并就三组患者的临床镇痛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两联合组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多量组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且平均用药量和用药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其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产妇镇痛方法,且舒芬太尼适剂量为5.0μg。
作者:董文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1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观察组43例则采用25.0mg剂量的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及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瘤体均缩小,E2、LH、P及FSH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E2、LH、P及FSH水平变化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治疗组10例,总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大剂量时效果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激素水平,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曹永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新生儿黄疽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出生的126例黄疽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前者予以常规性护理与健康教育,后者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新生儿在黄疽产生与消失时间、家属有关知识掌握、服务满意度以及医嘱遵守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的黄疽产生时间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组,护理组新生儿黄疽消失时间更早、家属有关知识掌握程度与服务满意度更高、更愿意遵循医嘱,优势显著。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可知,在新生儿黄疽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患者家属了解更多的黄疽相关知识,并予以规范科学的管理,进而让黄疽尽早消退,增强服务满意度,拥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毛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在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本文则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对当前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陈锡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管理要点,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类型和发生率,根据相关情况提出护理评估并给予相关措施。结果:在经过有效的分析和改进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病人,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具有针对性和安全性的护理管理方法,并结合神经内科的护理特点,才能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苗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统护理进行讨论。方法:将7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儿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系统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0.55%),两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小儿喘憋性肺炎在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同时行全程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宋洁;雍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西京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再住院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降低再住院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杨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116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3.41±9.26)d少于对照组(123.69±10.49)d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为81%高于对照组6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4%低于对照组1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加快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减轻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照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心理变化的特点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孕妇1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63名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措施)63名,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症状自评量表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抑郁焦虑等评分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年龄阶段未孕的妇女,容易发生情绪障碍性疾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孕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林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B超引导穿刺亚甲蓝染色定位乳腺体检阴性病灶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B超引导穿刺亚甲蓝染色定位乳腺体检阴性病灶1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6例患者病灶为良性的患者有14例,手术后复查没有肿块出现,2例进行保乳手术,适当切除正常组织后没有发现癌细胞的存在,手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乳腺体检阴性病灶利用B超引导穿刺亚甲蓝染色定位,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及早接受有效的治疗,有助于保留患者乳房。
作者:郑方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激光坐浴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温水坐浴,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观察组术后采用激光坐浴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比较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疗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坐浴治疗相比,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激光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及外涂抹太宁药膏治疗效果理想,更加有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术后胃肠功能腹胀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开始进食流质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地促进外科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发生。
作者:于丽;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见习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接触病人、从单纯课堂教学步入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地开展了肿瘤学教学的医院,肿瘤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提高肿瘤内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实习前的准备、知识积累、能力及医德素质培养几个方面浅谈体会。
作者:杨磊;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比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结果影响,评价应用价值。方法:经纳入、排除、剔除,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各纳入对象218例,分别采集静脉血、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严格质控,对比诊断效用、结果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终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末梢血组;静脉血组健康者Hb、HCT低于末梢血组健康者,WBC高于末梢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血常规检验诊断效用更理想。
作者:胡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患者5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家庭护理干预。结果:16周后,观察组PBRS、SDSS、GAS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
作者:曹芳;刘美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它的作用,为以后的贫血鉴别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某一医院一定时期内不同体制的贫血病患以及健康体测者各20例,把选取的全部的贫血病患和健康体测的人开展血液检测,并且将血液检测的结果比较。结果把血液检测结果同健康体测者对比发现,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慢性感染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讨论通过实验表明血液检测对贫血诊断鉴别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医院推广与学习的。
作者:杨婧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