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呼吸阻力的脉冲振荡法测定

魏萍;鱼宝萍;刘昀;贾玉兰

关键词:脉冲振荡法, 肺癌, 呼吸阻力
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肺癌患者呼吸阻力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健康人、49例肺癌患者测定通气功能及IOS指标,对IOS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肺癌患者呼吸总阻力(R5)和中心气道阻力(R20)明显增加.与健康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周围型和中央型肺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的R5和R20均有增加,肺癌患者的呼吸阻力在鉴别肺癌的类型上无意义,但对了解肺癌患者肺功能损害增加了新的内容.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醋氨己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源性溃疡

    目的:观察醋氨己酸锌(ZAC)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及肝功能变化.方法:选择消化科住院病人确诊Hp阳性HU5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ZAC 0.3 po tid:胶态次枸橼酸铋(CBS)组22例,应用CBS 0.24 po bid;2组均同时应用法莫替丁20mg po bid.疗程均为4wk.结果:溃疡愈合率ZAC组为62.5%,CBS组为59.1%(P>0.05).Hp根除率ZAC组75%,CBS组70%(P>0.05).肝功能恢复情况ZAC组总有效率75%,CBS组36.3%(P<0.05).结论:ZAC组和CBS组对Hp阳性HU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疗效无差别,对肝功能恢复ZAC组优于CBS组,说明ZAC不但能使溃疡愈合,同时有肝功能恢复作用,因此对肝功能异常的HU更适应选择ZAC治疗.

    作者:王小虎;童强;彭铁立;吴清明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误诊为破伤风1例

    1 病例资料`男,46岁,农民,既往健康.以频发抽搐4天入院.该患者15天前被裁纸刀割伤右颈部后至当地卫生所缝合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IU.4天前突然频发抽搐,在当地医院经抗炎、对症等治疗无效转至我院.

    作者:宋光平;林艳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气管异物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及护理

    气管、支气管异物属耳鼻喉科急症,随时可危及生命,应尽早去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行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术后,麻醉清醒期间可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恢复期的平稳度过,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我院麻醉恢复室从1998-2000年三年期间,先后收治此类病人160例,由于监测准确及时,处理方法得当,患者均安全出室,无一发生意外.

    作者:张芬婷;黄沙燕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全层褥式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二次缝合术的应用

    笔者对81例会阴侧切口伤裂开的病例分两种方法进行会明侧切伤口二次缝合,结果表明采用全层结节褥式缝合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分层结节缝合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姣;孙宛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法莫替丁和素高捷疗眼膏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我院自1998-2000年采用法莫替丁和素高捷疗眼膏治疗眼部带状疱疹13例13眼,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黎孔玲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0例临床观察

    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9月间确诊的20例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析如下.

    作者:刘雁;吴洪巧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呼吸道--肺功能障碍性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道一肺功能障碍所致的呼吸衰竭,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其治疗护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改善肺泡通气量,去除诱发呼吸衰竭的病因,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本文就其护理作如下浅析.

    作者:翟春红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浅析术后拔除尿管后患者初次排尿困难原因及护理对策

    术前留置导尿是手术前常规操作之一,术后拔除尿管后患者初次排尿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笔者通过对105例患者的观察、分析,现将原因与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邬荣蓉;张煌燕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23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护理计划分析

    我科自1998年4月到2000年10月共收治23例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MM)病人,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爱民;左丽宏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百忧解与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观察

    Lipsey(1986)发现有30-60%的急性和慢性脑卒中后病人存在抑郁症,尤其是左额叶损害者症状明显,50%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完全符合重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不加以治疗,这些症状可持续6个月以上[1].

    作者:王瑞利;孙颖莉;路妮娟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分娩期孕妇CMV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分娩期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感染)的临床情况,探讨CMV感染对病理产科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119例分娩期孕妇及胎儿的CMV特异性抗体(IgG及IgM),同时检测他们的肝肾功能,记录其临床表现.结果:CMV感染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肝肾功能,CMV感染与妊高征、胎膜早破和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结论:CMV感染与分娩期的一些临床表现有关,对胎儿可造成影响,同时可知,如果在临床工作中发现Apgar评分低、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和好高征,我们应当考虑是否有CMV感染.

    作者:李牧;李昭荣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老年慢阻肺应用体外膈肌起搏研究进展

    应用电刺激膈肌治疗呼吸肌功能不全,近来国内外均有报告[1-3].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随机分2组,体外膈肌起搏(EDP)组和非体外膈肌起搏组治疗并观察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及肺功能等变化,发现2组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林挺岩;刘青;李志鹰;周黎明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使用抗生素经验

    抗微生物药物对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及降低病死率起重要作用,它的发现和发展使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感染得到治疗,它至今仍是临床各科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

    作者:杜延英;王长青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糖尿病的心理因素分析

    本文从糖尿病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及糖尿病的心理治疗两方面加以分析.

    作者:刘桂英;肖凌凤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对老年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当今社会逐渐进入老年化,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更应学习掌握影响老年人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熊英;熊伟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高干内科5年死亡病例分析

    为了了解高干内科病人的死亡病因及疾病种类,现将我科近5年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我科于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共收治病人3371例,其中男2707人次,女664人次;共死亡140例,其中男118例,女22例,分析这140例死亡病例,结果显示:

    作者:李崇新;吕卫华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丝裂霉素C在小梁切除术的应用

    小梁切除术后在治疗青光眼中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滤枕粘连,瘢痕增生,一直是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冯延琴;边红莉;高玫蕊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疗进展

    1970年Zeegen等对无肝性脑病症状和体征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理智能测试(Psychometyec test)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智能障碍.这种临床上无肝性脑病症状,但心理智能测试和大脑诱发电位检查表现异常者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ubci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有人建议将SHE定为肝性脑病的0期.

    作者:刘龙民;陈建杰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阿氟嘧啶霜的临床应用

    阿氟嘧啶霜是我院根据临床需要而研制的一种含5%阿昔洛韦和1.5%氟尿嘧啶的皮肤科外用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现将4年来用于治疗寻常疣、趾疣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作忠;刘杰;司继刚;赵群;李卫 刊期: 2001年第22期

  • 急性重度颅脑外伤纳洛酮治疗临床观察

    我科近年来应用纳洛酮于重度颅脑外伤20例病人,以20例相同伤情,未用药物病例对照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高山;成强;顾英豪;王树青 刊期: 2001年第22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