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联用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4例疗效观察

贺明;宫静;杨建明;张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对照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PaO2、PaCO2及部分临床症状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痰热清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即氨甲喋呤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600mg单次口服,配合活血化瘀杀胚中药口服、灌肠;对照组采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95.24%;对照组分别为64.29%、80.95%,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陈慧娟;边文会;李艳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刘海峻老中医运用承气汤验案4则

    家父刘海峻是江苏省名老中医,邳州市中医院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余载,擅长治疗肝病、肾病、脾胃病、妇科杂症及危重疑难病症.笔者随父习医多年,略悟其旨,现撷其运用承气汤辨治阳明腑实危重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石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痰瘀同源学说在伤科内伤中的应用

    伤科内伤是伤科传统四大病症(骨折、脱位、伤筋、内伤)之一.目前,对内伤的治疗研究尚落后于对骨折、脱位和伤筋的研究,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门诊工作中运用涤痰祛瘀法,治疗伤科内伤有些许体会,浅谈如下,望同道斧正.

    作者:霍韬;关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处方:黄芪、瓜蒌、浙贝母、丹参、郁金、夏枯草、皂角刺、枳壳、穿山甲、苦杏仁、莪术、三棱、法半夏、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3.1%,对照组为3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实体瘤控制率较对照组好.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说明治疗组化疗副反应较小.结论:中药配合西药化疗,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兰红勤;李淑君;张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腑化痰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胶囊(处方:番泻叶、虎杖、人工牛黄、天竺黄)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差异.结果:2组治法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小脑血肿体积,但治疗组在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腑化痰法的早期使用可明显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红敏;林松俊;华容;孙景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加味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基本方: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茯苓、白术、浙贝母、僵蚕、蝉蜕、甘草)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核酪口服液治疗,连服1月,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70.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瞿梅;许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止眩镇痛方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症64例

    脑动脉硬化症是老年人常见、多发性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长的特点,早期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其中以头晕、头痛为常见症状.笔者从2002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止眩镇痛方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症,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璋斌;李安;陈跃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斌教授应用经方治验3则

    阴斌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业医50载,精研于《内经》、《伤寒论》,临证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验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绍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沙参麦冬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干咳40例

    干咳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以干咳无痰,或咳而痰少、难咯出为主要表现.病程长,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沙参麦冬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本症,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52例

    目的:观察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的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以化瘀行气补肾为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3.46%,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活血不伤正气,补而不滞经脉,标本兼治,开郁消瘀,气化则水行,调补阴阳,疗效肯定.

    作者:程桂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叹息样呼吸20例

    儿童叹息样呼吸表现为:在一般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1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的呼吸,患者自述胸闷、呼吸困难,但并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本病多疑为心肌炎并进行治疗,易引起家长的恐慌.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医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心身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比较研究

    临床心理学是服务于人的,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咨询对象的文化背景的契合程度.而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基本上是模仿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整理与挖掘传统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临床心理学和丰富现代临床心理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作者:梁瑞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子散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四子散热敷;对照组45例采用蜡疗,观察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葛鸿庆;管华;陈文治;张梅刃;余宇峰;邓晋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蔡小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

    蔡小荪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治疗应以活血祛瘀,疏肝散结.遵循经行期须控制症状,经净后以消除病灶的治则.临床创制内异Ⅰ~Ⅲ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

    作者:王隆卉;蔡小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更年期杂病治验举隅3则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女性常见病.常合并其他杂病而使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加重,如能积极治疗原发杂病,则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笔者仅就辨治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董锦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凉(寒)透泄法治疗风温肺热病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辛凉(寒)透泄法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表泄肺汤(由石膏、知母、黄芩、栀子、连翘、苦杏仁、淡豆豉、郁金、地龙组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愈显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5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止咳和肺部啰音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0.50±3.27)天,对照组为(14.23±4.57)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辛凉(寒)透泄法组成的宣表泄肺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梅晓萍;吴毓敏;窦武山;郭选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介入治疗;治疗组40例,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中药(处方:太子参、白术、山药、茵陈、薏苡仁、莪术、石打穿、半枝莲).1月为1疗程,连续2疗程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稳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病情,延长疾病进展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尤琪;徐建伟;丁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胃双调治疗慢性胃扭转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法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先以纤维胃镜充气复位,然后内服以胆胃双调法组成的中药方剂.结果: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治疗慢性胃扭转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伟刚;冯昭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刺膏外敷治疗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用自制骨刺膏治疗本病,获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制备 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乌蛇、土鳖虫各80g,黄柏、薏苡仁各100g,桂枝60g,细辛50g,乳香、没药各30g,红丹2 500g,香油5 000g.

    作者:梁乃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血瘀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瘀状态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58例乳腺癌患者以CEF方案行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瘀程度评分,并根据血瘀状态将患者分为A组(化疗前后均无血瘀),B组(化疗前无血瘀而化疗后出现血瘀),C组(化疗前后均存在血瘀),评价患者的化疗效果,并分析各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完全缓解率、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后均无血瘀的乳腺癌患者,其化疗后肿瘤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后均有血瘀的患者,提示化疗前存在的血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谢丹;杨海燕;黄梅;童彩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