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群;马洪波;李玉芝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我科2年来共收治26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男12例,女14例,年龄16-60岁.通过实施整体护理,提高了治愈好转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冠脉内血栓形成对心绞痛的发生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既往抗凝治疗是通过静脉点滴肝素完成的,副作用较大.速避凝作为普通肝素的裂解产物,使抗-Xa/抗-Ⅱa活性比例增加,显示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化.医学专业本科生超声诊断学的实习分二次进行,一次是机旁见习,另一次是阅读超声图像.
作者:施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用及效果也比较肯定,但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量多,不完全流产率高,影响下次月经周期,一直是临床未解决难题,也是药物流产受限制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颖;张羽;暴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人们的先天性和后天性生理缺陷,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人愈多.现对我科近5年的工作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腹直视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6年2月-2000年2月采用经腹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30例晚期上腹癌性疼痛的经验.结果:本组30例中术后疼痛完全消失24例,基本消失2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施行经腹腹腔神经丛阻滞手术,既有直视下定位准确、疗效满意,又有安全程度高,并发症少优点.
作者:王为民;查玮;陈学云;颜荣林;蔡清萍;傅志仁;王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56岁,因痛风结节破溃而入院.患者因患原发性高血压,经常出现头昏、失眠等症状.于8月22日加服养血安神片(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为20010601),每日3次,每次5片,服用第一次后,患者感觉全身痒,疑为未洗澡的缘故,未向医师报告.
作者:黄明坤;黄甲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腹腔镜是目前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水平的佳手段,异位妊娠也是腹腔镜下手术的好适应证.本研究对我科2001年7月-2002年6月收治的所有用腹腔镜诊治的38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徐凤梅;李俊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以及血流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百胜AU4或AU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对26例肝癌患者的42个病灶进行检查.结果:42个病灶中,13个病灶≤3cm,彩色血流显示以Ⅱ型为主,占61.54(8/13);29个病灶>3cm,彩色血流显示以Ⅲ型为主,占82.76(24/29).病灶内、外血流检测多为高速高阻,大血流速度(Vmax)>40cm/s,阻力指数(RI)>0.6.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血流特征与病灶大小有关.
作者:温希阳;郑新;姜皓;高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外埠食品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市外埠食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于规范食品市场,正确引导消费,让消费者吃的丰富,吃的安全放心.
作者:马翠莲;伊文英;高玉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率、符合率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数据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人,包括CCU病房、心内科和心外科.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1829人,并与1990年同期可比资料作横断面研究比较.结果:①同1990年可比资料比较:心血管住院人次增加3.7倍,心血管住院死亡人数增加1.9倍;因心力衰竭住院人次增加7.1倍,心力衰竭住院总死亡人数增加9倍;②2000年住院心力衰竭的诊断率为23.9%,其中EF正常者278例,EF≤50%者160例,符合率仅36.5%;③2000年因心力衰竭死亡36例,占符合心力衰竭总数的22.5%,即为年死亡率.④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与盯值不符合者:高血压+心肌梗死50%;心肌梗死30.9%;高血压为7.2%;风心病7.5%;其它扩心病和先心病等4.3%.⑤原发心脏病诊断心力衰竭与EF值符合率,扩张型心肌病为95.7%;高血压为44.4%.心肌梗死为39%;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为29.4%;风心病为16%.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0年间心力衰竭的年死亡率增加4倍,死亡人数增加9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居首位.若以单病种计算,引发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扩心病、及风心病和先心病.心力衰竭诊断符合率扩心病高,其次为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和Killip分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之间有待临床进一步摸索明确标准和规范.
作者:张麟;张东旭;巩西平;李静;刘秀兰;陈牧雷;王明生;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核酸芯片是指能对核酸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指甲盖大小的固体器件.核酸芯片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作者:谢红英;林菊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伴有继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我们以中药静脉炎1号方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旗立;赵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6年-2001年,我科共收治晚期癌症病人42例,我们积极地实施了临终护理,使他们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后旅程,让家属满意,社会认可.我们深刻体会到心理护理对晚期癌症病人的重要性,特总结如下.
作者:宋建华;李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于2001年1月-12月共抢救护理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患儿20例,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匀;尹江琴;高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0年1月-2001年6月,我院内科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3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58例晚期肝癌中,男56例,女2例,年龄35-72岁,平均47岁.原发性肝癌47例,转移性肝癌11例.植入后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每4周1次.结果: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成功率为100%,置管到位率93.1%.本组所有患者临床情况均有改善,生存期6-19个月,平均11.4个月,1年生存率43.1%,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血肿及下肢活动障碍.出现与导管药盒系统有关的并发症8例(13.8%),其中导管移位3例,靶动脉闭塞4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安全、实用、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而轻,为晚期肝癌患者的动脉内灌注和栓塞化疗提供了一个永久和方便的治疗途径.
作者:田昭俭;李振芝;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球后注射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引起一过性黑矇临床上已见报道[1 3],均发生于青光眼术中,我们遇到1例因脱脑视网膜巩膜外加压术后硅胶外露取出,在行硅胶术中出现黑矇,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是在吉林省严重流行的地方病.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宋玉华;谭云鹏;吴琦;谢中权;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对进展期、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以指导胃癌术后早期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择22例己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的进展期、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1-3天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治疗前后抽血测定T细胞亚群分型、NK细胞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①治疗后CD8细胞有明显下降,达到统计学意义,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有上升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NK细胞有明显上升,达到统计学意义;③治疗前后白细胞无明显变化,主要副作用为:发热、胃肠道反应、疲乏等.结论:①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可作为一种术后早期常规的主要生物治疗手段,为进一步的化疗作准备;②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能明显增加NK细胞数量,起免疫监视、预防复发转移作用;③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纠正免疫功能紊乱,起到抗肿瘤作用;④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具有临床安全性,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王玉明;陈笑雷;廖毅;周宏众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