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邓凯文;贺福元;刘文龙
目的:分析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野菊花挥发油经气相色谱法(GC)分离得到92个色谱峰,根据各色谱峰的质谱图,鉴定出69个色谱峰,共66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结论: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无论作为药材还是食品原料,质量均佳.比较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和文献报道的其他产地的野菊花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现不同产地野菊花的挥发油组分差异很大.
作者:文加旭;陈建宁;吴丽婷;赵德;邓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离鉴定灰毡毛忍冬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藤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8)、1,3-O-二咖啡酰奎宁酸(9)、东莨菪素(1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1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12)、圣草酚(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扬帆;吴楚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揭示金铁锁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金铁锁引种繁育和濒危原因探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开花动态的观察、杂交指数估算法、繁育系统检测法、种子萌发率和访花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观察.结果:杂交指数检测与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一致,金铁锁的繁育系统为同株自花传粉、同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金铁锁的花在结构上具有与异花授粉相适应的结构和机制,也有虫媒花的特征.金铁锁的盛花期在雨季,其访花昆虫在雨季少见或不传粉,从而直接影响了结实率.结论:金铁锁为混合交配繁育系统,为虫媒异交植物,同时可以自花授粉,其繁殖方式为近交繁殖.
作者:尹子丽;刘小莉;李安华;钱子刚;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文献考证和解读,重新考证了早期记载秋石方的书籍和时间,发现:现存有据可考的早记载秋石方的书籍是《良方》和《证类本草》,而不是《经验方》;沈括是秋石阴阳二炼法的早记录者,但未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中的阳炼法并非直接源于《良方》或《苏沈良方》;《证类本草》中的炼人中白方就是秋石方,而不是其他方子,该方不直接以炼秋石方为名的原因与秋石作为一种药物独立列于本草书籍的历程有关.
作者:朱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对10批补阳还五汤样本,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计算其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0批药材补阳还五汤纯成分的平均AUCT为1.976×107 μV·s;AUCPWΥ为3.807×104 μV·s/mg;MCRTΥ为13.72min,VCRTT为15.74 min2;浓度CT为519.0 mg/mL.结论:统计矩原理可用来刻画多成分(峰)曲线性的特征,AUC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量分析,AUCPWT、MCRTΥ、VCRT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本法具有加合运算的特征,能消除溶剂的干扰,获得纯品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具偶联性,能与多维向量偶联构成多维曲线中心矩及偏差分析.
作者:周晋;邓凯文;贺福元;刘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以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作为受试药物,观察其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炭粒廓清法观察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熟三七破壁粉粒与常规饮片的药效作用强弱.结果: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均能显著降低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作者:王顺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生地黄(以下简称马生)不同比例水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马生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生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19.49%和0.23%;马生1∶4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59.93%和31.95%;马生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6.25%和43.22%.结论:马生1∶2、1∶4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伍比例为马生1∶4.
作者:梁晓东;唐迎雪;王加锋;王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优化盐酸黄连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表征包合物结构.方法:以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冷却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的优选;对包合物结构进行UV-Vis、DSC、1 H-NMR表征以及增溶性实验.结果:包合佳工艺为:β-CD (mol)∶盐酸黄连碱(mol) =2∶1,40℃,包合时间为2h,冷却时间为3d,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达到90.64%;UV-Vis表征得到二者的包结常数为3.11×106M-1;DSC表征说明包合物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热稳定性;1H-NMR表征说明盐酸黄连碱的苯环进入了β-CD的空腔;而增溶性实验表明包合物的形成促进了盐酸黄连碱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β-CD可以与盐酸黄连碱形成2∶1的稳定包合物,并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陈鸿雁;金真;陈善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湖南省市面流通保健食品基本情况,探索有效的监管对策.方法:通过制定调研表格,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5个区和衡山县为调查点,了解保健食品市场状况.结果:保健食品主要以药店、批发市场为卖点;湖南本土生产的和进口的保健食品市场份额都较小,主要是以广东为首的外省生产的保健食品;在标识标签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规范行为,还存在一定冒用保健食品注册号的行为.结论:应该在规范标识标签,建立合理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严厉打击冒用注册号等方面加强监管.
作者:刘秀兰;陈立章;蒋秋桃;李祁;王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因宁片对T3诱导的BRL肝细胞的增殖、肝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因宁片低、中、高剂量组及甲亢灵组.大鼠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后,腹腔静脉采血,分离含药血清.建立肝细胞T3损害模型,在不同浓度因宁片药物血清作用下,应用MTT法测定药物作用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ST、ALT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MDA、SOD.结果:随着因宁片血药浓度升高,T3损害后的BRL肝细胞存活率逐渐增加;因宁片能显著减少模型细胞ALT、AST的释放;模型组BRL的细胞混悬液中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因宁片能明显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因宁片的药物血清对T3诱导BRL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提高BRL肝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氨酶含量,减轻肝细胞氧化应激损害.
作者:周静;王成蹊;周涛;潘弟仪;侯连兵;王伯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制定金钗石斛的种苗质量标准.方法:采集贵州赤水石斛种苗基地不同类型的金钗石斛种苗(组培苗、扦插苗),测定苗高、茎粗、节数等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种苗分级的主要指标,并制定不同类型种苗质量标准.结果:苗高、株数/丛是评价金钗石斛组培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苗高、芽点数是评价金钗石斛扦插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结论:组培苗中,Ⅰ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7 cm,株数不低于3;Ⅱ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1 cm,株数不低于2;达不到Ⅱ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扦插苗中,Ⅰ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12 cm,芽点数不低于3;Ⅱ级种苗的苗高不低于6 cm,芽点数不低于2;达不到Ⅱ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
作者:唐玲;张丽霞;王云强;杨春勇;唐德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蔷薇科植物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归纳了蔷薇科中药金樱子化学成分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药理活性.
作者:庄彦;何英姿;王彪;陈庆淑;周小雷;袁经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甘西鼠尾草中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80∶ 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25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63%(n=5);二氢丹参酮在0.0025~0.04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1.11%;丹参酮Ⅰ在0.0050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3=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甘西鼠尾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世鹏;陈宗礼;曹娟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质量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柿叶的质量标准,提供柿叶定性、定量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西产柿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铵溶液(80∶ 2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04 nm,柱温25℃.结果:通过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齐墩果酸在0.230~2.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8% (n =6);熊果酸在0.430~4.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 =2.1%(n=6).结论:实验中多批次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柿叶薄层鉴别和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江煜;侯小涛;黄天静;甄汉深;李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茶多酚缓释胶囊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 ×4.6 mm,5μm)的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 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1.5175 ~9.10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n=6),平均回收率是100.2% (RSD =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彩燕;沈映冰;廖华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畲药半边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半边风的化学成分,并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松柏醛(4)、东莨菪素(5)、β-hydroxypropiovanillon(6)、右旋松脂素(7)、右旋丁香树脂酚(8).结论:除化合物3外,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任刚;罗仉平;黄慧莲;邵峰;李贡辉;周长新;刘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必要时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14 d.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统计量u=2.5126,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组间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肠清喷鼻微乳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7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7d后(P<0.01).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治疗后7d,治疗后14 d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勇华;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制备姜黄素凝胶贴剂,优化处方中促渗剂的组成.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选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透皮率为指标,优化姜黄素凝胶贴剂中的促渗剂组成.结果:优促渗剂组成为3%羟丙基β-环糊精、9%冰片和3%薄荷油,姜黄素的透皮率达32%以上.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对姜黄素的透皮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振坤;王兰;张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XRD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对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并按2θ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获得了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结论: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鉴定和识别,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徐海星;许沛虎;林世和;黄志军;刘小平;刘霞;瞿国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蒿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生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方法:利用GPS定位,采用地统计学对青蒿道地产区重庆市酉阳县一块种植田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5和0.126.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青蒿规范化种植的空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怀玉;彭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