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各种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

郑立媛

关键词:妊娠期,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附126例报告)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有1/3的病例难以避免地需要接受腹壁永久性造口术,改变了正常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巨大[1].为降低或改善上述影响,我们对126例造口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孙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能及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斯勘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押郁发生率34.68%,治疗组HAMD、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噌加与时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卒中后抑郁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连荣;李智敏;侯兆华;王子江;刘杰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并脱位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本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并手术治疗46例,经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经随访.优32例(69.6%),良10例(21.8%).差4例(8.6%).优良率91.4%.除2倒内踝骨折出现骨不愈合外,余病人均0.5~1年内骨折消失.结论:踝关节闭合性骨折脱位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所不能比拟的.

    作者:闫鼎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的1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出血9例(8.2%),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例次(2.7%),腹腔内出血6例次(5.5%).术后伴有胰漏的6例(5.5%),合并腹腔感染的3例(2.7%).术后出血率(8.2%),出血后死亡率(22.2%).结论:操作精细熟练、大程度的保护组织、缝扎及及吻合确实、止血彻底、术前改善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瘟的处理是减少术后出血及死亡的关键.

    作者:张振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癌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胃癌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得重要性.方法:对80例胃癌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前焦虑、抑郁、疑虑等不良情绪水平.

    作者:王平英;张利;王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往被忽视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也在上升,本文对院5年间的1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

    作者:刘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头孢菌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道为普遍,已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高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山莨菪碱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冬季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水样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病原菌为轮状病毒.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更昔洛韦、山莨菪碱治疗组与病毒唑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丁绍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较为理想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病患者,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痛苦,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雅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

    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合理的营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老龄化等,导致心血管事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增多加大.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而还有一部分人群接受高血压痛的预防知识较少,且对承受预防和治疗费用的能力较低,治疗的顺从性较差,发生脑卒中、心血管痛事件增多.因此,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的顺从性、长期性,保持降压效果的有效和穗定,就显得较为迫切.笔者认为:中医药加入对高血压病的分级干预和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点.并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合理、准确地选择应用中医治疗.

    作者:曹桂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剂治疗的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自2000年1月以来,笔者用中药治疗本病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宪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98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98例接受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肌壁问肌瘤63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19例,宫颈肌瘤5例.结果:术后1、3、6月进行随访,总有效率迭93.88%,其中黏膜下肌瘤及宫颈肌瘤达100%.结论: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毅;刘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论述体检中检查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糖尿病人群在不断扩大,医务人员为棘手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得不到早期系统的诊治从而影响预后,并因多种并发症的产生而降低生活质量.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对糖尿病治疗意义重大.在居民常规体检中加入餐后血糖的检测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治改善预后,对糖尿病的长期控制有着巨大意义.

    作者:刘潇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49例临床报告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断绝前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改变,产生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表现..笔者通过针刺治疗49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祝梅;张睿;王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72例临床浅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的1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费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组相比具有症状不典型,腹痛少,出血率高,溃疡面积大,伴随疾病多的特点.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早诊断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马润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全面实施,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的需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护理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者:祝彬;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析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本文研究我院12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旨在探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寻找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作者:张喜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将军斩关汤加减治疗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崩漏的范畴,是妇科多见病.多见于45岁到绝经前的妇女.笔者两年来有选择性的用将军斩关汤治疗12例该患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殿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中医药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出血期用补气血祛瘀止血法治疗,血止后或少量出血时用补肝肾养阴止血法治疗.结果:观察30例,有效率为97%.结论:本法疗效好.

    作者:王秋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手术的分离麻醉体会

    我院2004~2007年共施行分离麻醉小儿手术189例,其中男121例,女68例.年龄1个月~9岁,小儿外科94例,骨外科28例,口腔科23例,耳鼻喉科10例,普外科32例,眼科2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1mg/kg.麻醉药主要用氯胺酮.

    作者:王雨平;高雪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