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增玲
1案情简介王某是泰山区邱家店镇侯家店村人,有一奶牛场,养殖奶牛50多头.
作者:李歧林;赵冬梅;谢春晓;任绪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从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广为应用以来,对阿托品用法用量问题曾有不少报道.现将我院用阿托品抢救的81例有机磷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3月~2003年3月共收治锁骨骨折136例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恩忠;顾建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的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L)和沙眼衣原体(CT).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治疗性病类抗生素药,对肝、肾功能的副作用也越来越高.
作者:李青;黄英;赵建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因食蚱蜢15分钟后腹痛,口唇麻木,全身瘙痒入院.查体:T37.2℃、P103次/分、R21次/分、BP12/8lkPa,腹稍胀,轻压痛,全身散在荨麻疹,胸、腹部大片红色融合斑,压之褪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赵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和矛盾的,往往自身心理负担很重,其中主要的就是怕家庭及社会的不理解及歧视,为此做好心理护理是康复期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的惟一有效方法.
作者:李红;高文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它和整个中医药学几乎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互为条件.
作者:马利华;朱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与传统X线相比,CT在鉴别诊断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作者:庄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11月~2003年3月,采用辽宁省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血液磁极化治疗机治疗疾病,虽然时间很短,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桂平;孟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18岁.因停经7个月,胎动消失10多天,全身皮肤粘膜黄染l周,于2003年2月24日11时30分收入院.
作者:张玉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手术护理是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综合地、灵活地运用于手术病人,使病人顺利地通过手术治疗获得康复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曹卿卿;姬广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采用持续静滴硝酸甘油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在入院前后用常规治疗心绞痛,不能控制发作缓解疼痛.
作者:郭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死亡13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姜学慧;姜学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组成成分的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对护士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笔者认为概括起来应是:第一,综合性.
作者:张兰玲;徐庆香;李凤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阿替洛尔12.5mg,每日2次;对照组单一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两组对照观察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梁秋英;黄海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整个精神病人疾病的全过程,健康的心理对疾病的康复和转归有着重要意义,适时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陆峰;户桂玲;王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65岁,本地居民.因眩晕5天,突然不省人事并跌倒在地半小时,于2002年11月2日以急性脑血管意外急诊入院.
作者:张圣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0年12月~2002年11月间收住我院的心肌梗死患者共24例,选择溶栓扩血管适应症者1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郝连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肱骨髁间骨折均采用肘后侧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1个月.结果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良率84.37%.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入路及内固定是关键.
作者:殷西川;张桂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v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 ARDS)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导致肺部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外呼吸功能障碍.
作者:杨光;魏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