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平
新生儿黄疸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症状,比较催产素引产和口服蓖麻油炒蛋引产出生的新生儿血中总胆红素(TBIL)的浓度,对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解洪兰;裴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RC-3Bplus离心机,容量大,功能全,低噪音,安全可靠,适用于低速离心工作,多用于科研机构、门诊实验室、血库,生化中心等.
作者:孙晓葵;王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2001年引进小儿头皮留置针,部分代替了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本人的应用体会作一小结.
作者:范明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0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2~14岁(7±2.3岁).所有病例均通过病史询问、体检、心电图、心肌酶谱、胸部X线摄片及实验室检查而确诊,诊断标准依据第6届全国小儿心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作者:卢刚;袁霞;陈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指母体在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或携带HBsAg者,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和产道传播或两种方式都有的传播.绝大多数婴幼儿乙肝患者是由垂传播感染的,切断该传播途径就能大大降低乙肝的感染率,尤其是婴幼儿感染者.
作者:丁莹莹;张彦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病)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王炳范;王玉梅;郭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27岁,孕1产0,因停经38W+5,臀位,于1999年2月12日入院.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102cmLSA位,胎心140次/分,宫口未开,胎膜未破,骨盆外测量正常.
作者:姚遵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利用使用后的输液瓶及一次性输血器制作灌肠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①方法:根据灌肠液量用一个或数个输液用后的500ml输液瓶,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作者:张秋玉;孟广菊;张庆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生命活动的支柱,中医经络理论称之为督脉,总督全身.人类衰老不是从眼角的第一条皱纹开始,也不是从鬓间的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脊柱开始.
作者:唐勇;付鹏;邓金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井下工人,因乏力,四肢皮肤痒、脱皮1月余,于2001年8月20日入院.1个月前感头昏,乏力,四肢皮肤瘙痒、脱皮、行走自如,手背、腕部、手指、前壁、小腿伸侧开始出现边缘清楚的鲜红斑,继而转为褐色,皮肤明显粗糙,轻度角化及脱屑,轻度瘙痒.
作者:姜学丽;姜学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对胃肠动力影响很大,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以及手术所导致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改变,术后常可发生各种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变化.
作者:路国栋;路兴通;黄荣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据调查,目前临床上给病人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前,有的医院做皮试、有的医院则不做;就是在同一所医院的不同科室也常出现做于不做皮试的不统一情况.
作者:王桂明;孙爱芹;徐翠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名格林一巴利二氏综合症.以累及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为主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史,伴有发热等症状,以逐步或突然出现肢体麻木、乏力而发病,重者可完全性瘫痪,迅速累及呼吸肌时出现呼吸麻痹,若不及时处理随时危及生命.
作者:赵昕;王爱红;张秋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横纹肌细胞崩解内容物释放入血所引起的综合症,既往常见于肌肉损伤,近年随着对横纹肌溶解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临床很多原因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本文对严重CO中毒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广英;刘风香;周广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由于刀口的疼痛,吸痰的刺激,以及气管导管的拔除将引发病人强烈的拔管反应.其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同时伴有呛咳、躁动、喉痉挛、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给病人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张春海;高慎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小儿烧伤以后,由于疼痛、脱水、血浆丢失、电解质失调等所造成的全身紊乱远较成人为重,故小儿烧伤以后,休克发生率比成人高,而且头面部烧伤者更易发生休克.当烧伤面积小于10%发生休克者,多为头面部烧伤[1].
作者:马倩;闫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对该院1998年元月以来采用波母光治疗的98例Ⅱ°以上宫颈糜烂进行总结,经临床观察,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菊;许振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脓癣(Kerion)为头癣的一种类型,是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皮肤癣菌侵犯毛囊深部而引起的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亦伴有局部一定程度的变态反应性炎症[1].
作者:任仲华;严晓玲;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患者外周血中UPⅡmRNA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和组织中的UPⅡmRNA.结果前列腺癌、肾癌、结肠癌、乳腺癌组织及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未见UPⅡmRNA的表达;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及癌组织中UPⅡmRNA表达率100%;41例TCC肿瘤患者外周血中14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4.1%.UPⅡ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Tis-1期10%(1/10)、T2期16.7%(2/12)、T3期50%(4/8)、T4期63.6%(7/11);其中T3、T4期与Tis-1、T2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PⅡmRNA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TCC血行转移的良好标志物,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依据.
作者:冯强;李毅;刘树延;宋明山;樊祥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小儿白血病占儿童时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康.目前,其治疗手段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大部分化疗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简称CNSL)是造成患儿治疗失败或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董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