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标法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效果评价

孙金明;李宗生;张敏

关键词:HBsAg, 酶联免疫吸附法, 金标免疫层析法
摘要:目的观察金标试纸条HBsAg快速筛查的符合率. 方法对流动献血者取指尖末梢血50~100u1左右,金标法快速筛查HBsAg,15分钟读取结果,再用ELISA法复检. 结果3566例中金标法检出阳性212例,ELISA法复检阳性223例,金标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结论对献血者先进行HBsAg金标快速筛查,阳性符合率高,漏检率低,避免了血液浪费,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泰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人疗法的护理体会

    雾化吸人疗法是用物理方法,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人,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由于它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内科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炎、减轻咳嗽、稀释痰液、帮助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等,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晓梅;刘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心理护理的内容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患者的心理需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而心理护理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我做为一名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将个人的一点体会和认识总结如下:

    作者:高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氰咪呱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应用甲氰咪呱佐治小儿秋季腹泻4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冯钦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肌梗塞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其严重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如不能及早发现或护理不当,病死率极高,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小飞;杜香云;刘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舒肝汤治疗慢性乳腺小叶增生60例疗效分析

    乳腺小叶增生病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腺内组织增生形成的乳房肿块,硬结如枣核或花生米大小,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女性工作压力增大及人际关系复杂化,本病的发病量呈增多趋势,由于本病有一定的癌变率,愈发引起人们重视.近几年来,结合临床诊治,笔者用中药舒肝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奥曲肽、洛赛克、5-Fu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过去主张手术治疗.近年来,我们根据第10届国际消化会议提出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应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仅适合于伴有细菌感染的坏死胰腺炎的原则.

    作者:史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金标法快速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金标试纸条HBsAg快速筛查的符合率. 方法对流动献血者取指尖末梢血50~100u1左右,金标法快速筛查HBsAg,15分钟读取结果,再用ELISA法复检. 结果3566例中金标法检出阳性212例,ELISA法复检阳性223例,金标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结论对献血者先进行HBsAg金标快速筛查,阳性符合率高,漏检率低,避免了血液浪费,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孙金明;李宗生;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脾肿大

    1病例摘要患儿男性,2岁8个月,因进行性腹部膨隆2年余,于2004年7月15日收入院.患儿近两年来腹部膨隆,逐渐增大,无发热和抽风,无咳喘,无咯血,无吐泻,无呕血和便血,无尿红和尿痛,无关节疼痛,食欲正常,睡眠正常.患儿6个月时曾患腹泻,并发现脾大,未做特殊治疗.近一周发热、轻咳,在外院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于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行超声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5例,首次超声明确诊断36例,占80%;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1例,首次超声明确诊断10例,占90%.主要声像图表现为胰腺肿大、实质回声异常、主胰管扩张、胰周及胸、腹腔积液等.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不仅准确性高,而且还有助于临床分型、寻找并发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可作为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高庆梅;谷青;刘军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阑尾尖端出血致腹腔内积血2例报告

    阑尾尖端出血致腹腔内积血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分别在2001年及2003年救治了2例,均痊愈出院.本病术前不易诊断,均在阑尾炎手术中发现而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规范药品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县乡服务站的药房是供应各科室药品的职能部门,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站的医护质量.能否保证药品安全有效使用,加强药品的科学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仝爱萍;李秀华;王安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

    精神科的健康教育是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进行保健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使他们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能力.教育家属在生活方面对病人尽心照顾及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屏障.以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滴青霉素三天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15岁,汉族,主因发热咽痛3天入院.人院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栓,双肺无异常,心率90次/分,律齐.血常规:12.5×109/L.入院后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第一天先给予青霉素皮肤试验阴性,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滴.无不良反应,第二天常规应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第三天常规滴注青霉素,5分钟后,输液量约为20ml时,患者自述憋喘心慌,继而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作者:王法丽;郭彩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158例原因分析

    产科出血是常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特将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作者:李东玫;张爱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阴道大出血98例临床分析

    阴道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症状之一,少量反复出血可诱发感染,而大量出血则可危及生命.现将近年来收治的阴道大出血98例病人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冯爱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夜班护士的护理工作

    夜班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班往往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却要负责全病房病员的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还要为下一班次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所以任务是繁重的.

    作者:王霞;武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致全身过敏反应1例报告

    临床资料:张某,女,27岁,产后4个月,来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一枚.术前常规查体均无异常,术后自述轻微的下腹坠痛,少量的阴道流血,观察后回家,大约1小时后逐渐出现恶心、头痛,即在当地卫生室以感冒治疗2日,未见好转再次来到我站.

    作者:邵文;李学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小汤山医院SARS病人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北京小汤山医院SARS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和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方法对2003年5月收治112例SARS患者,其中医护人员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北京小汤山医院接收的部分SARS患者具有明显的医院和家庭聚集的发病特点,有93.75%(105/112)的患者有SARS感染接触史,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占79.46%(89/112),在家中有接触史占9.82%(11/112),有外出史占4.46%(5/112),无明显接触史7例,占6.25(7/112).初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及其他的综合治疗4~7天,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除1例患者转中日友好医院外,其余的患者于6月20日前全部康复出院.结论SARS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SARS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医院与家庭聚集性,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早期以发热为主,胸片表现为斑片状渗出性影,CT检查比胸片更敏感,胸部影像学异常是SARS诊断的必要指标,系列X线平片与CT即可随时观察SARS的病情变化,并可指导治疗,提示预后.约有1/3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约1/2患者肝功异常.重型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需无创呼吸机支持.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但用药剂量、时间要根据胸片情况而定.

    作者:于建国;商庆华;赵玉兰;徐雪萍;张修礼;郭廷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预防拔除留置尿管后尿潴留的点滴体会

    临床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现象.虽经护理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如热敷、引尿、扶患者坐起排尿等措施,但效果仍不满意,需再次行导尿术者可达20%左右.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痛苦,也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为此我科自2000~2004年以来,对1200例骨科手术留置导尿的患者采用拔尿管前夹管憋尿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刘淑莲;刘桂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围手术期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主要病因有外部因素:如吸烟、寒冷的工作环境、外伤和病原体感染;内部因素有:如自身免疫功能紊乱[1].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末梢感觉和皮肤颜色改变,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营养缺乏性变化,病变及远侧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后导致肢体末端坏疽和溃疡.我院收治了一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肢体末端已发生干性坏疽,无法保守治疗,后手术截肢.通过对该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病人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青;吕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泰山卫生杂志

泰山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