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合心电图改变指导冠心病患者自我监护

高岳梅

关键词:
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对该病缺乏了解,更缺乏自我监护的能力,因而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电图表现,重点向患者介绍有关监护知识,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监护,取得了较好效果.
泰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疾病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探讨

    近几年来,我国疾病控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重点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脊髓灰质炎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此项工作也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本文结合我市疾病控制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工作提供对策与参考.

    作者:吕志刚;王冬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剖宫产连续硬膜外麻醉插管异常的分析

    我院于1993年开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以来,经常遇到插管异常患者,现利用解剖生理学对麻醉穿刺时插管异常的308例进行分析.

    作者:赵红;耿学莉;刘洪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徐长卿的新用途

    药用徐长卿为萝摩科白前属的年生植物徐长卿的根.主要产生于安徽、江苏、湖南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泥沙,阴干,切段生用.

    作者:侯爱霞;马常水;李业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推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促进医院发展--泰安市肿瘤防治院科室成本核算情况调查

    实行科室经济管理,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和划细经济核算项目,是深化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泰安市肿瘤医院在加强医院核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徐桂华;许在安;李月霞;李荣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留置导尿管拔出时机的探讨

    留置导尿管无论在临床实践还是在护理教科书中,都着重强调其无菌原则及间歇放尿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对尿液的反射功能,但如果忽略了拔出导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有时可导致部分患者拔出留置尿管后自行排尿困难,甚至需再次导尿.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因反复多次导尿引起患者尿路感染.为此对两年来100例需留置尿管的患者拔管时机做了对比分析.

    作者:张卫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鉴别与护理体会

    垂体瘤手术为纤维神经外科的一个新突破、新进展.笔者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鉴别与护理非常重要.鼻漏的脑脊液与正常的鼻腔分泌物虽有相似之处,但须严格区分,以预防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包惠荣;马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痛的诊断要点

    胸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体格检查既要系统检查,又要重点突出,应重点检查胸廓、心脏、肺及胸膜和腹部.

    作者:梁伟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1605农药中毒并发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

    患者男,28岁,农民.因生气后自服1605农药100ml后出现神志不清,大汗淋漓,口吐白沫20分钟急诊入院.查体:T 35.9℃,P 102次/分,R 23次/分,BP 140/85mmHg,神志不清,全身皮肤出汗,双侧瞳孔缩小,直径约0.1cm,对光反射迟钝,口鼻有粘液性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02次/分,心律规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发热、颈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74℃~38.8℃之间波动,午后及夜间加重.在当地抗生素治疗6天后无效,且出现颈部肿块疼痛,伴头痛、腰痛,故收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正确认识B超在孕期保健中的作用

    孕期保健目的是了解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及合并症,并可同时进行孕期宣传.B超是孕期保健中方便的检查准确率较高的产前检查仪器,它能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胎儿畸形,是保证优生的一种手段.但是人们对B超技术不甚了解,故不能正确认识B超检查在孕期保健中的作用.

    作者:刘志国;孙庆瑛;吕荣芝;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7例脐茸治疗体会

    脐茸临床上较常见,自1990年至2001年我科门诊及病房共诊治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环境改变致斑秃1例

    患者女,8岁,系本地人.因其父在外地当兵,曾随其母去探亲,2周后无意中发现头顶部有一斑秃创面,回来后就诊.皮肤科所见,头顶部有一直径约3cm的斑秃创面,经治疗痊愈.

    作者:田勇;许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因而,合理正确的药物治疗,配合措施得当的康复护理,将会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机会或缩短病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菊;施红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带变色不全原因分析

    压力灭菌化学指示带是用于辅助监测灭菌效果的.灭菌后指示带上的米白色斜纹变为黑色即指示达到灭菌功能,可供消毒一完成即可从包外初步判断消毒情况,若变色不全,则认为未达到灭菌要求,即需再次消毒.但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压力蒸气锅内物品的摆放、灭菌时间、温度、压力均符合标准要求,指示带也可以出现变色不全--为淡黑色且不均匀,考虑可能是指示带或是其它原因引起.为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和分析.

    作者:徐冰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的MRI表现,探讨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认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21例为治疗前组,化疗缓解组16例,对照组30例,进行腰骶椎和骨盆等部位的MRI检查.结果急性白血病治疗前组21例,骨髓T1信号降低,T2信号变化不明显.化疗缓解组16例表现为T1信号不同程度的增高. 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估计病情、评价疗效及避免多次重复骨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护理及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引起,4岁以下小儿居多,多见于夏季,传染源为有症状患者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轻型或隐性感染者,主要在人和人之间经粪-口传播,早期可经呼吸道传播,间接经手、衣物等传播.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病人,采取合理预防措施,对手足口病预后及流行趋势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云;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本站于2001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术前外用尼尔雌醇的方法为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田平;李秀青;石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保运行中应正确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城镇居民健康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保障措施.在我国,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政策性强,操作复杂,涉及面广.

    作者:井国兰;李家明;谢军;孙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疯牛病研究进展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是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牛大脑灰质呈现海绵状病变,引起大脑功能退化.1985年4月首先发现于英国,于1986年11月定名为BSE,1987年Weels[1]等正式报道.

    作者:张春菊;侯佩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外孕52例的超声诊断探讨

    本文对我院1996年5月到2001年6月间经B超诊断的52例宫外孕病例,就临床、超声显象与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着重讨论了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泰山卫生杂志

泰山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