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梅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费用高,有一定传染性及患者自我感觉多变等特点.规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我保健的能力,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对控制传染源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科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肺结核病患者69例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文华;徐丽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一类常见继发性病变,可发生于颅内各处,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作为脑外科中常见的急症,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病情重,发展快,常合并其他外伤,并发症多,致残率、死亡率高.积极而准确的手术治疗和细心、周到、全面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及减少后遗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明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产地广泛,品种繁多,应用历史悠久,由于地区使用习惯不同,药材外形相似等因素,中药材的同名异物和名实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由于有些疗效好的药材生产满足不了需求,致使伪品乘隙而入,不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几种常用的中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同印;赵晓红;侯家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学习《护士条理》,对护理差错事故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
作者:李锐;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婴幼儿若治疗和护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遗症.我科两年以来收治婴幼儿结脑8例,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均无并发症发生,使患儿治疗顺利,好转康复.
作者:韩林;刘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导致目前高血压病的控制率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防治知识,开展高血压病的社区服务,避免这些误区,能让患者更多的获益.
作者:杨军;蒲世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如何避免静脉穿刺导致损伤.方法 分析一例静脉采血致桡神经损伤的原因.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现一切良好.结论 护理人员应掌握浅静脉及浅神经的分布,提高穿刺技术和心理素质,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文峰;蒋井华;易秋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卒中(stroke)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脑卒中的致死率在缓慢地持续下降,从而使存在躯体和心理障碍的幸存者数目增加.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发性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残疾、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这些变化使患者的社会角色有所改变,可能导致情感和行为的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焦虑、恐惧、主观不适感增强,严重的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黄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效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并期望得到佳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3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现有及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指导,制订护理措施.结果 3例患者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降低了继发感染和其他发并发症发生,增高了生存率.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的成活率;同时能够促使护士主动学习,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武学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9名护士实施急诊护理培训,包括急诊护理定期培训、急诊护理流程培训等.结果 通过急诊护理培训,护患纠纷与投诉率由实施前0.07%下降至0,病人满意度由91.0%上升至95.9%.结论 通过急诊护理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张春红;张燕;吕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以考试成绩、调查问卷以及同行和督导专家授课效果评价.结果 案例式教学期中考试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 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李先佳;于海英;耿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疼痛护理对患儿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6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在术后分别针对麻醉过后、阴茎勃起、引流管不畅、术后伤口引起的疼痛给予相应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结果 60例患儿术后一次手术成功率83.33%.结论 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给予疼痛护理,可以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尚清秀;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化疗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根据化疗不同阶段,对我科166例住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对患者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减轻对化疗的焦虑,积极配合治疗,保证多程化疗的完成,进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率.结论 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属照料水平和配合程度,对患者完成全疗程的化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雁;曾广平;周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指标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50例临产孕妇与15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临产孕妇组的PT、APTT、TT明显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APTT、FIB两项指标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 产前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可以预测、预防产妇异常出血.
作者:杨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已成为诊治不孕症的可靠方法.宫腔镜下可直视宫腔形态及输卵管开口情况,直接插管进行输卵管通液,并能避免盲目通液的弊端.腹腔镜下检查子宫、卵巢、输卵管形态,对子宫腔及盆腔病变可作出全面评价.我院采用WOLF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和宫腔镜设备和器械用于不孕症检查治疗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作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和改善和应急事件的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3.2%[1].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疾病控制依赖于患者长期良好的自我护理及家庭的支持和监督.因此,在社区中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门诊86例已确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芝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1月~2011年3月施行大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6例.结果 肥胖、合并糖尿病、皮肤及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术后切口未给予微波理疗等因素,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较多,肥胖、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术后未行微波理疗等均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容易造成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各种开放性、创伤性治疗及不良工作环境,以及高强度的工作性质,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改善工作环境,才能在保护自身健康的的前提下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栩;郭芳;王欣;左振芳;李书兰;尚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4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骨折 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后长期卧床及持续骨牵引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防治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晓芹;李金勇;薛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查阅先关文献,了解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查阅CNKI等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老年人健康状况经济、社会、婚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 提出政策建议,为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张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