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1 资料刘某,女,27岁,已婚,G3P1.因停经63天,阴道少量流血1周,于2010年11月22日人站要求做人工流产.患者于2年前剖宫产一活婴,5个月前曾做过一次人工流产.末次月经2010年9月21日,11月15日开始有少量阴道流血,无下腹疼及肛门坠胀感,B超检查:子宫7.2cm×5.4cm×5.3cm大小,子宫内膜厚1.9cm,子宫前壁下端至宫颈口可见2.4cm×2.
作者:李秀青;王爱红;张爱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有学者报道[1],胃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6.5%,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常死于营养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自2003年以来我院对16例肠瘘患者除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外,加之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使肠瘘很快愈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兰芝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至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时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为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本文对21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作一分析,现将对呼吸衰竭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尚清秀;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1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个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程、血浆白蛋白、院感前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123例,其中26例有院内感染,占21.1%,而同期其他患儿院感发生率为3.1%,两组间卡方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对其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患儿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及院感前杭生素使用情况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各组别间P<0.05.结论为避免肾病综合征患儿院内感染,应增强患儿免疫力,并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机率,同时应合理使用杭生素,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刘卫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医学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措施,并对医学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作者:李一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电子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段和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在病情诊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电子胃镜检查常对患者其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近来我院尝试通过实施全程护理方法对电子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研究总结如下,以指导胃镜护理临床实践.
作者:刘正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麻黄属中生物碱、黄酮、挥发油、多糖等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和麻黄的发汗、利尿、镇咳、平喘、抗过敏、升高血压、抗凝血、免疫抑制、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为我国丰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健华;张永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近年,脂肪肝的患病率逐步上升,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不少20岁出头的小年轻,都患上了或轻或重的脂肪肝.中医认为,就是人们一些生活上的疏忽和误区,才造成了脂肪肝的患病率上升.中医理论中,五脏与四季对应.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木性,因此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
作者:张全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出血者死亡率较高.为此,对病人心理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治疗溃疡合并出血90例.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正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新式剖宫产的大力推广,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有发生,2009年12月以来,我院尝试用产钳协助剖宫产胎头娩出,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取头困难及其并发症,明显地减少了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秀锦;郭春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食管癌引起的食道狭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而长期的静脉营养又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解决食道狭窄使患者顺利进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近,我院结合手术方法成功治疗了17例食道下段狭窄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吕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问题,探讨怎样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长远意义.
作者:李一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肿瘤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损伤,保证护理人员安全.方法分析化疗药物的危害及影响防护因素,提出重视职业安全教育.结果护理人员能认识化疗药物的危害掌握防范措施.结论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有了充分认识,保障了护理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者:刘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湿肺综合征又称新生儿暂时性气急和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是新生儿早期呼吸窘迫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新生儿湿肺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本文收集2003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湿肺的病例41例胸部X线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樟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浓肝素封管法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方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透患者20例、治疗组10例,采用浓肝素封管法.对照组10例为回顾性病例,采用稀释肝素封管法,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封管间隔时间、封管次数及导管使用寿命.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封管间隔时间及导管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浓肝素封管法具有保留时间长,可减少封管次数,降低并发症等,该方案实用、经济,优于稀释肝素封管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为摸清影响我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的危害因素,掌握其动态变化,客观的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根据<2011年山东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区于2011年8月18日至26日启动了对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
作者:亓春杰;屈立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0~25岁年龄段男青年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方法对420例本院体检男青年心电图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273例(65%),窦性心律不齐89例(21.19%);窦性心动过缓71例(16.90%);早期复极68例(16.19%);左心室高电压54例(12.85%);窦性心动过速26例(6.19%);短P-R间期10例(2.38%);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1.90%);其他16例(3.80%).结论青年男性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早期复极、左心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常见.
作者:吴巧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48例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到位的心理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准确的阶段性健康教育.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出现并发症.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和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陈存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主要途经.网上大量的科技文献应用于临床、教学、康复及科研,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查寻所需的信息.
作者:韩增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对实习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教师队伍对人文教育缺乏的探讨.着眼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发展人文教育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要求.
作者:孙青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