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星
目的 分析阶梯式层级教学法应用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8月进行培训的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人员27名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阶梯式层级教学法进行培训教育,分析培训结果.结果 本组27名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力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进行阶梯式层级教学法能够明显提升护士的护理技能和业务素质,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培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平玉;夏丹丹;朱校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在脑卒中继发癫痫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1组采用常规护理,而2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2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1组,且FM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促使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布凤蕊;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114/130)87.69%显著高于对照组71.5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22/130)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79.23%(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模式,在心理、用药及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良好的控制症状指标,同时也可促进护患关系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中应用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了56例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围绕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n=28)和实施术后全面护理配合(护理组,n=28)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组护理效果优良率、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中,通过全面护理配合方法的实施,降低了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纪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体会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5年1月起在我科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入院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医护满意度高,术后下地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促使医护高效配合,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医护满意度高,术后下地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
作者:程芳芳;冯晓东;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大面积重度压疮的下肢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营养差,且合并深静脉血栓,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给予营养支持,去除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容易引起全身感染及其他卧床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病例在护理中能正确处理伤口,有效控制感染,大面积多处压疮全部治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梁静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用于提高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达标率的效果.方法 我院ICU病房从2016年1-12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监测,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结果 运用PDCA管理模式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达标率由62.1%提高到目标值(>90%).结论 运用PDCA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达标率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提高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达标率,提高气道管理质量,降低病人风险.
作者:毛明月;吴海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抢救与护理方法,观察其对疾病治疗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经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10%>79.31%)相对更高(P<0.05),而舒张压(DBP)水平[(85.14±7.35)mmHg<(95.27±9.66)mmHg]和收缩压(SBP)水平[(104.33±9.28)mmHg<(118.54±9.06)mmHg]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2±1.82)分<(15.15±3.04)]以及复发率(0<3.45%)相对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对照相仿(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院内抢救与护理,能够帮助其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
作者:郭豪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主要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在优质护理管理当中,对两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事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因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内科护理当中加强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产生,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在实际的临床当中值得应用.
作者:宋楠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多样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7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采用多样化护理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护理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依从性均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观察组均较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凤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无呕规范化管理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体会.方法 选取186例于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以呕吐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呕规范化管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的呕吐发生情况及呕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呕吐发生的频率及程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患者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为(108.05±6.72)分,较对照组的(79.26±4.71)分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过程当中,采取无呕规范化管理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有利缓解患者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茜;夏莹;涂典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心肌保护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n=30).结果 实验组RA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P<0.05;对照组MACE积分均值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梗死后心绞痛(13.33%)、恶性心律失常(16.67%)、心力衰竭(13.33%)等单项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分别为16.67%、26.67%、20.00%)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降低STEMI急症介入治疗患者RA的发生率、减轻再灌注损伤,能改善早期预后.
作者:马慧玲;马秀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运动功能)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FMS评分、ADL评分、总体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张晓琴;秦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OSCE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级本科涉外护理专业120名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组60名采用OSCE模式情景进行实践教学,建立以护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教学格局.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OSCE情景教学法进行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零距离接触.
作者:曹迎东;李翠凡;李欢;李晖;侯睿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过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有显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乐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术后伴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中心收治的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将两组各项护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AOFAS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且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优良率(75.00%)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恢复优良率(100.00%),且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0%)明显低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大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7名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单据错误、发放错误、包装材料错误、包内器械、物品错误、标签错误的发生率分别为9.09%、9.09%、27.27%、13.63%、40.92%,同活动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中,可降低再生包差错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状的临床表现,并且除导管外无其它明确的血行感染源[1].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大多数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有关,占到院内感染的11%[2],这不仅增加了患者感染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重症监护室患者因为病情严重,需要监测的数据多,大多数患者均置有中心静脉导管,如何控制和降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对于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都密切相关.
作者:姚萍;李娜;沈腾珠;钟月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策,为临床上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6PICC患者中4例出现静脉炎(3.17%),穿刺点渗血6例(4.76%),穿刺点感染2例(1.59),血栓形成1例(0.8%),导管感染5例(3.97%),导管堵塞1例(0.8%),导管脱出2例(1.59%),无导管断裂患者.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作者:买孜亚·大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涉及到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进行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取得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护理时可以加以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针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杨燕娣;郭昌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