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婷
目的 主要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0月的血液透析病人120例,按照两组不同的管理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执行基础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病人执行具体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时,采取具体护理管理措施时,不仅能有效的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还能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祥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吴彩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COPD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SF-36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OPD患者可行医院到社区对接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继续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服务,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薛瑞芹;陈婷婷;徐思路;周爱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解析破窗理论在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破窗理论实施前后各40例,对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技能型统计与对比.结果 破窗理论实施以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远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7名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单据错误、发放错误、包装材料错误、包内器械、物品错误、标签错误的发生率分别为9.09%、9.09%、27.27%、13.63%、40.92%,同活动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中,可降低再生包差错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予以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n=52)与对照组(n=46),分别实施门诊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后认知及生活指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认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其能够提升患者认知及后期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沈华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患者12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症状,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韦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以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的风险.方法 手术室成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风险原因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计算出风险指数(RPN),制定并执行改善措施,比较FMEA前后RPN值变化及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FMEA管理后,各失效模式的RPN均降至100以下.结论 应用FMEA可以有效找出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降低神外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倪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通过从多学科、多方位的整合、完善实习带教计划,改善临床实践培训及考核方式,包括本科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模式,实现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护理队伍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使护理队伍更加适应现代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作者:詹鸿静;杨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患有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中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治疗后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6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症状患者时,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体征情况改善更加良好,并且术后并发症率低.
作者:李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实践效果.方法 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个案80例,以自愿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实验组采取宫颈球囊加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观察两组治疗后宫颈评分、总产程时间及阴道分娩例数.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宫颈评分、总产程时间及阴道分娩例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球囊加催产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与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实践比较,更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及提升自然分娩率;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及提升产科质量.
作者:梁绮云;潘雪莲;王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过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有显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乐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在失眠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与艾灸,且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4±10.37)分,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对照组分别为(65.9±11.94)分、82.2%(37/45),数据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眠患者,在针灸与艾灸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燕琳;马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医院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期间应用护理管理,并随机选取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选取8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就2组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两个时间段的空气指标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是0.88%,较对照组患者的2.13%低(P<0.05);②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的空气指标合格率是98.50%,高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的90.50%(P<0.05).结论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有积极作用,并能提升空气指标合格率,可借鉴.
作者: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ICU中细节管理对多管道安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4例心脏外科ICU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管道安全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09%(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25%,高于对照组的71.93%(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心脏外科ICU多管道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翟晓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手术室护理中按照人性化管理模式展开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对比研究的方式展开,纳入病例共计100例,均为本院在2017年2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任取样本中50例患者,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展开,而余下50例则需要施于人性化管理模式.针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满意度等差异性展开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势明显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按照人性化护理模式展开,可有效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的综合质量,为手术顺利性奠定有效基础.
作者:古丽扎努尔·吐鲁洪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以此为基础,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产妇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56.60%,观察组为86.79%,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之前,两组产妇的SDS与S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经心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内心不良心理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和自然生产率,确保人类生殖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郭尹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76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防跌倒管理,对比两组跌倒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通过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显著提高,跌倒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勤;赵冬莉;李娟;李淑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48例白血病患儿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患儿在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实验组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卜善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实施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观察组,分析这两组实验材料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统计整个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评分是病房管理评分(93.49±8.09分),基础护理评分(95.23±8.33分),危重护理评分(93.29±7.88分),其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中的评分,病房管理评分(78.45±8.01分),基础护理评分(73.58±8.03分),危重护理评分(96.31±7.58分),两组材料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是4.00%,其远远低于实验对照组的35.00%,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恒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