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在产褥期的护理

蔡萍萍;高迎霞

关键词:多形红斑型药疹, 产褥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一例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在产褥期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17日收治的1例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对产褥期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多形红斑型药疹在产褥期的特殊时期进行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住院10天,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给予患者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特殊时期提供积极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疼痛分级、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体位综合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俊;瞿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在产后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对于产后乳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产后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均比观察组低,症状改善时间也比观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腺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症状改善时间得以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课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饮食依从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P<0.01).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饮食依从性.

    作者:杜娴;杨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与应用中医辩证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后,健康自我认识、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评价均有显著性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t=6.308,t=5.211,t=2.759,t=3.931,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莉;王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青少年软组织肉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适度活动对早期ICU患者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研究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目的 通过分析7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78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原因与管理层的督导不到位、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纪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管理人员重视环节管理、督导到位,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燕;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2名护理人员及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人员的现就职职称、工作年限及经验展开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有明显改善,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64例患者对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满意度远高于分层管理前(P<0.05).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护理管理的质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水痘疫苗接种儿童3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儿童在接种水痘疫苗后的不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医患矛盾.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兆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进行干预期间对其服药遵从行为和家庭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社区医疗机构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高血压疾病护理;观察组接受家庭访视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家庭功能评分和服药遵从行为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医疗结构老年高血压护理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进行干预期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和家庭功能,减少并发症,使其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朱琴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干预前后患者应激心理状况.结果 综合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疾病了解情况、降糖、降压用药认知、合理饮食和活动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应激心理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应激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提升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满意度高.

    作者:朱佳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何莺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从肝硬化护理教学谈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

    目的 对临床前瞻式主动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护理专业实习学生3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15例,予以对照组实习学生临床传统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实习学生采取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对两组实习学生实际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和教学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实习学生的操作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是60%和9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应用于肝硬化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实习学生操作以及理论成绩,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作者:华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牛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到医院就诊的适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外周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选择经腋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6±1.12)d,与对照组患儿的(3.11±1.2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56%,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适用经腋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系统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房娅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谈自粘性弹力绷带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优势分析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某些特殊药物,例如高浓度、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肿瘤靶向药物等及血液的输注,甚至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通道.但是,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留置时间长短不一,留置时间短的患者反复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本文将自粘性弹力绷带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优势进行综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