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顾芬;王雅静;贾庚;叶志杰

关键词: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宫颈癌居全球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每年平均新发病例47万,死亡23万[1].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医疗的日的不仅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更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QOL)[2].国内报道宫颈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经治疗可长期生存.肿瘤治疗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肿瘤治疗的决策巾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然后决定治疗是否值得,因此生活质量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和卫生经济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对术后并发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及花费的影响,为改进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8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心理评价,分成合作型和拒绝型,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ICU监护时间及花费的差异.结果拒绝型患儿组并发症为40.6%、ICU监护时间为(26.1±16.9)h,花费为(4 569.0±4 825.8)元,高于合作型患儿组(P<0.05).结论 患儿心理状态可影响术后恢复及卫生经济学花费,故应倡导术前常规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相应心理护理于预,减少拒绝型患儿,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医疗费用,也节约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作者:张丹毓;黄琴红;蔡亚萍;顾正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护士长工作技巧的探讨

    目前军队护理人员成份的多样化,军护、文职、合同护士共同组成护理团队;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也已逐步进入到护理队伍中;社会环境、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都使作为医院基层管理者——护士长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以往居高临下、家长式、简单、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形势下护理队伍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发挥,只有寻找老护士长与年轻护士的切入点、衔接契合点,激发兴奋点、调整偏差点,才能带好护理团队.

    作者:李洪艳;黄叶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0%葡萄糖水预防产后晕厥和促进排尿的效果观察

    目的 预防产后晕厥的发生、促进产妇排尿,减轻产妇的痛苦.方法在实行常规的饮食和安全宣教外,实验组给予产妇10%葡萄糖水加温至35~40℃在10~15 min内饮完,观察产后晕厥和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晕厥发生,膀胱排空498例,不插尿管499例,其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0%葡萄糖水可以减少晕厥、促进膀胱的排空、降低导尿的发生率.

    作者:邵广美;蒋红;居小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防治效果.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80)及对照组(n=78),干预组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指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加强锻炼等十预措施;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生活如常;随访观察1年.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行为有明显改善,血压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提高降压效果,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冬梅;杨分芬;何志慧;孙苹;韦金一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膝关节镜手术中体温变化与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手术中体温变化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方法将60例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相同室温下进行,保温组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冲洗液用水浴箱加温到37℃,循环水变温毯保持体表温度,吸入气体加热湿化等保温措施.对照组不采用以上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体温变化.结果 与术前基础值和保温组相比: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后30,60,9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值均显著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温组术中及术毕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关节镜手术中患者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

    作者:湛琅;蒙小燕;卢珠倩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回输胃液

    胃液自体回输用来补充自身丢失的电解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方法是先用双层纱布滤过,然后再将胃液放入胃肠袋内进行回输.其缺点是容易污染、操作不简便、胃液过滤不彻底、杂质容易阻塞管路等.经过临床实践,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胃液回输是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胃液回输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Page肾的治疗方法与护理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Page肾的治疗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发生Page肾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采取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Page肾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及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

    作者:李英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同层次男护生专业素养与教学培养的调查分析

    男护士的出现,是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需要男护士,特殊部门需要男护士,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男护士[1].但男护生的教学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在中国尚属摸索阶段.自2002年起,我院护理专业开始正式招收男护生,有三年制中专、五年制高职大专和三年制高招大专3种,层次为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2类.为了探索适合于不同层次男护生的培养方案,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对男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郭飏;王红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护生分成两组.对照组32名护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34名护生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的教学内容为急诊常见的多发伤、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调查护生对PBL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观察组多发伤、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9.14±6.26),(77.17±5.78)和(84.67±4.70)分,心肺复苏技能成绩为(80.08±4.83)分.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73.96±5.48),(73.87±5.67)和(81.71±5.37)分,心肺复苏技能成绩为(76.65±5.76)分,与观察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97.1%的护生喜欢P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唐娜;张玮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压力研究现状

    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不断发展下,压力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1].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2].随着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合同制护士的普遍存在,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过高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身体、行为,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出勤率,护士的流失率,而且还影响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2].神经外科护士在繁重紧张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与普通外科护士相比,躯体化和症状易患性高[3].本文就神经外科护士压力源、解决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维护神经外科护士身心健康及有效地使其应对压力提供思路.

    作者:郭羽;赵京京;霍晓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国内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进展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工作方法[1],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2].近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步兴起[3],国内也发表了一些护理问题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4-5],为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总的看来中国的循证护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循证护理的运用方法,现就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循证护理临床工作的一些进展加以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大小便标本瓶的改进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标本的采集、送检工作,占据了护士不少的工作量.大小便标本的化验更是每位病人的必查项目,为了让病人满意,笔者对大小便标本瓶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莉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循证护理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解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78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38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循证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焦虑评分(65.3±3.6),对照组(52.2±2.4),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找出冠状动脉治疗术后佳实证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学习和改进护理措施,并发症明显减少,保证了治疗效果.

    作者:钟美容;包艳;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生儿静脉输注高营养液的护理

    新生儿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但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高危新生儿尤其是危重新生儿往往不能耐受经口肠道喂养,使临床上营养支持难度加大.自肠外营养(PIN)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甚至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危重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术后患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它成为挽救新生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但肠外静脉高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无菌技术要求高,临床使用应该规范化、合理化,以有效降低肠外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绍玉;疗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普通外科患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对策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是引起全球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医院,MRSA都属于医院获得性,占临床分离菌株的29%-35%[1].目前医院正面临着MRSA感染率上升导致病死率上升的挑战,MRSA感染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护理难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2].一旦在普通外科病房出现多人MRSA感染,治疗和护理都将面临困境,因此在ICU以外,普通病房也日益重视MRSA的感染控制.

    作者:刘庆;杨素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一次性麻醉穿刺包的内包装袋、纸在手术中的妙用

    随着临床手术的发展,一次性物品在手术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工作中,我们将手术所需的一次性麻醉穿刺包的内包装袋、纸保留下来,用于手术中收集标本和清点纱布纱垫.它不仅可以保持手术问的干净整洁,也保证了可回收物品的充分利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并且得到了各位医护人员的好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任桂荣;高惟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优拓敷料在骨科的应用

    骨科皮肤缺损病员多,以往常规换药方法愈合时间长.费用高,在经济方面及心理方面给病人造成很大的负担,我科2007年1-12月,对20例皮肤缺损病人使用法国优格公司研制的优拓敷料治疗皮肤缺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春颖;黄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 研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62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30 min/次,10d为1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且安全、舒适.

    作者:熊丽丽;张颖;陆云;朱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一次性灌肠袋在肛管排气中的应用

    在外科腹部手术病人中,肠道积气引起的腹胀、腹痛屡见不鲜.由于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患者个体代谢率的不同,再加上手术部位和术后活动度的不同,肠道积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肛管排气,给予针灸足三里,或给予肉桂袋敷于脐部,后两种方法产生疗效的时间较长,快速的方法是肛管排气,即将肛管连接玻璃接头再连接橡胶管,然后再将橡胶管插入瓶口系带和瓶内盛水的玻璃瓶内进行操作,通过气泡的多少判断症状的缓解程度.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电话随访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7年11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患者31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出院后1-3个月2周随访1次,3~12个月每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相同,并于电话随访前及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的测评及抑郁、焦虑情况等测评.结果 31例患者电话随访前自我管理总分(7.24±0.93),随访后评分(8.32±0.86);随访前自我效能评分(6.47±2.51),随访后评分(7.96±2.53),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电话随访前及随访6个月后SAS、SDS测评结果,随访前后SAS评分(50.32±9.16),(42.53±6.32),SDS评分(53.63±11.81),(42.78±8.25),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能及时准确给院外患者以医学健康指导,能及时发现早期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彭玲;李春霞;方文;汪广秀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