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结合治疗牛皮癣11例

张永锋

关键词:
摘要:牛皮癣(医学上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易复发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及发病机理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故尚行无满意疗法.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692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1692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92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2例,感染率为3.74%.主要感染科室为综合ICU(36.12%)、儿科(7.51%)和肿瘤科(6.38%);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2.59%)、上呼吸道(21.84%)、胃肠道(10.60%)和泌尿道(10.28%);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95%、革兰阳性菌占25.54%、真菌占13.51%.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捷;胡琴;李健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例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多西他赛,商品名艾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是紫杉醇类化合物抗肿瘤药.本品的作用机制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管束,因此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于腺癌、非小细胞癌、肺癌、卵巢癌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005年5月我科发生了1例静脉输注多西他赛所致的过敏反应,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新芳;余咏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超声雾化器功率振荡管烧毁的原因分析

    随着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超声雾化器的电子振荡管已逐步被晶体管所取代.而晶体管超声雾化器的主要故障就是振荡管在工作中烧毁.

    作者:康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防尘螨减少过敏

    过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提及过敏性疾病,就不能不说一说其罪魁祸首--过敏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几百种,通过吸入呼吸道、食入消化道、注射入体内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使机体致敏,其中屋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作者:张成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生物显微镜部分附件的应用

    生物显微镜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仪器之一,在检验技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对生物显微镜部分附件的应用不太熟悉,加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介绍较少,所以造成这部分设备的资源浪费.为了使广大医学师生及工作人员能充分了解、全面发挥显微镜功能,本文就生物显微镜部分附件功能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吴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的方式.方法:总结87例(87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质量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更复杂、更精细的手术要求.

    作者:何利波;王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妊高征的预防与预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对母儿危害极大,故多年来各国对该病极为重视,为了母亲的安全,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我们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对该病的预防和预测.

    作者:宋彦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医疗纠纷是医患矛盾激化的具体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医患之间医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赔偿额度也越来越高.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因其专科特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而更易产生医疗纠纷.认真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尹望平;张三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子数码阴道镜结合3%的冰醋酸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期间的门诊患者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其中312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74例,包括CIN Ⅰ 32例,CIN Ⅱ 27例,CIN Ⅲ 15例,宫颈癌12例,慢性宫颈炎215例,宫颈HPV感染11例,阴道镜配合活检CIN检出率23.72%.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作者:杨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960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便于追踪复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即癌前病变的筛查,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3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6年6月,我院外科引进了德国Stori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2007年5月共完成LC 312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病人的常见手术.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刺激大为特点.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术前常合并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故处理不当常可致难以纠正的低血压及术后并发症.本文总结了26例老年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

    作者:李敬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骨折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有显著性差异(x2=11.51,P<0.01).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预见性护理,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明显减少.

    作者:杨秀香;王秋莲;王玮玮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预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从剧烈头痛开始.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破裂等.老年人则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多见.此病病情变化快,预后不佳,并且有部分患者在第一次出血后数天再次出血.因此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病前预防极其重要.现将我们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皮秀琴;郭香玉;杨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早产200例疗效观察

    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约80%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且在存活的早产儿中10%~30%留有后遗症,因此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早产发病率,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防止早产和延长妊娠期.寻找安全、有效的子宫收缩抑制剂,一直是众多临床医学家和产科医生多年来十分关注的问题.β2受体激动药是目前有效的子宫收缩抑制剂,利托君在治疗早产的过程中,可有效的抑制宫缩延长孕期.为探讨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我院将200名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成利托君组100例,硫酸镁组100例.结果:利托君控制子宫收缩和延长孕周的效果明显好于硫酸镁,且显效时间短.

    作者:李银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生理学》教学体会

    生理学是研究和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与实验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然而在生理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它又不可能象形态学科那样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同学们普遍反映很难、很抽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同学们的后续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欧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7年40例EPII患者的治疗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I;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I效果良好.

    作者:丰品超;赵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其恶性程度高,自然病程短(3~6个月),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患者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知情后常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此反应大多要经过自我防御、精神崩溃、心理适应、心理绝望四期.如果患者心理得不到较好的调试,影响病情的治疗,加速病情的恶化.为了让病人摆脱不良心理因素,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在积极进行生理治疗的同时,根据病人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现将各期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剧佳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手术室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使手术病人除了承受疼痛刺激外,还有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而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更为有益.

    作者:袁红霞;袁丽薇;莫光燕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食用蕈中毒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蕈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样症状,有幻听、幻觉、幻视、妄想、兴奋、紧张、失眠、行为紊乱等症状,并同时伴有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结论:精神障碍的程度与食用蕈的量有密切关系,量越多,精神症状越重,所需缓解时间越长,过量食用有毒蕈可影响和损害神经系统,出现精神障碍,但经短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