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内胆管结石75例治疗体会

董汉印

关键词:
摘要:我院于2000~2005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5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中并存肝外胆管结石50例,年龄大75岁,小20岁,男45例,女30例.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的人性化管理及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服务对象的拓宽和服务范围的延伸,护士长的管理不在仅仅是财、物、时间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则应注重以人性化为原则,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使护理人员热爱护理岗位,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春玲;赵彦红;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71例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胸部是身体暴露的较大部分,其内有生命的重要器官,易受外伤,且极严重.胸部损伤约占全身创伤的1/4,常伴有复合伤,可引起肋骨骨折、心或肺损伤,导致血胸、血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及大血管破裂,支气管断裂、膈肌破裂、心包填塞等胸内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可导致病人死亡.我科从2000年元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胸部损伤病人171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强利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量化健康教育在外科病房的实施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广泛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1998年10月份先后在医院各临床科室实施整体护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使患者得到了实惠,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实践表明,全面实施整体护理是医院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和不良习惯,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栾贻爱;肖萍;山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放置胃肠减压是新生儿病室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它对于缓解患儿胃肠道扩张的症状,避免全麻术后呕吐或术后腹胀,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等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准确掌握新生儿旋转胃肠减压管的方法,才能大大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各种疾病的治疗.

    作者:梁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康复护理贯穿脑瘫康复的全过程,护士根据总的康复治疗计划,以全面康复为目标,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评价,制定计划并得以实施,我们通过康复护理,使患儿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生活、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患儿家长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家庭康复训练有了初步的了解,护士参与team组的评价与各项治疗的协调工作,大大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提高了康复治疗的质量和要求,在护理质量调查中,满意度达99%,同时也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康复计划的制定为临床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以说康复护理在脑瘫康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者:景春燕;王花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0年~2004年,治疗中风症30例,用中药及针灸分别对中经络、中脏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扰型,闭证,脱证及后遗症的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0%以上的疗效.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对于中风的治疗确属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布吡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

    布吡卡因是一种新的长效局麻药,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作用时间比常规局麻药长.但单纯使用止痛达完善需时较久,故不适宜于急症状手术.我们以布吡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简称布利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取长补短,收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头痛124例临床分析

    头痛(headache)指位于眉弓以上至枕部范围内的各种疼痛,它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并发症.有头痛症状的患者占神经内科门诊总数的70%~90%.头痛按病程可分为急性(病程2w内)、亚急性(病程3个月内)、慢性(病程大于3个月)和复发性[1].其中急性头痛易引起重视,病因相对清楚.非急性头痛病因复杂,病因诊断较困难.

    作者:田步先;张宇红;李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余海燕;黄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5年~2005年间以内固定法治疗创伤性股骨干骨折130例,均为单侧,分析如下:

    作者:胡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3例

    我院1992~2005年共收治回盲部肿瘤患者46例,其中3例以阑尾炎收入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女子不孕临床经验

    自幼中医世家,幼承祖技,拜访名医,苦研精典,业医十余载,学验绩优,尤其在女子不孕症诊治方面,颇有造诣,论病施治,论证用药,诊治数年,深感良利,倍受患者渴望,现将其经验叙述如下:

    作者:魏治伟;范五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

    1 临床资料男,71岁,主因上腹部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29h,ECG(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2006年10月12日19时30分收入院.查体:血压80/60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楚.双肺底闻及细小湿啰音.

    作者:于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6年5月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对83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住院病例,同期随机选择83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对照.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腹壁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且美观,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较传统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王哲;袁德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国人直丝弓托槽定位与矫正目标的研究

    目的: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为直丝弓托槽粘接定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42名中国青少年待矫治人群,男20名,女20名,在NFDA7模型上测分析左右上颌中切牙(Ⅰ1)、侧切牙(Ⅰ2)、尖牙(C)的临床冠长度,利用SPSS10.0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Ⅰ1、Ⅰ2、C的临床牙冠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完全按照面轴点(临床牙冠中点)粘接托槽,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群上颌前牙牙冠高度差别过大,影响人们对牙齿排列美观的满意度.结论:在直丝矫治粘接托槽实践中,要对直丝托槽技术作出相应调整,方能达到美观效果.

    作者:李广;彭友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序贯用法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宫缩乏力[1],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以增强宫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为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我们采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序贯用法观察其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银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呼吸道深部菌群的分布及其对药物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道深部真菌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常见菌群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培养法将标本接种在沙保罗培养基上,培养后分离鉴定,将鉴定后的真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52例标本经过培养鉴定,有343株是真菌,其中以念珠菌比例高,药敏试验以AMB、NYS的效果好.结论:在呼吸道深部感染的病例中,真菌感染数量增多,以白色念珠菌多,药敏结果知指导我们正确用药.

    作者:苏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糖尿病饮食疗法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该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肌肉消瘦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以及双重激素障碍有关.

    作者:韦士东;鲍连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观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1],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不能进食和饮水,出现误吸、营养不良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2].因此,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非常必要.我科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对36例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培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菌培养基制备及注意事项的研讨

    在细菌培养鉴定过程中,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细菌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配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培养基的种类繁多,在配制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而导致细菌培养失败,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仅就培养基制备中注意的事项研讨如下:

    作者:逯洪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