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21例临床分析

吴海燕;许希中

关键词:腹腔镜, 异位妊娠, 休克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05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21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21例手术均成功,异位妊娠破裂率80.9%,出血800~1600ml,输血400~800ml,2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余19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结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麻醉和监护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和有效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340例临床观察

    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将异丙酚加阿托品用于娠妊6~10周人流中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美英;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对性病门诊就诊的928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检出病原体阳性者577例,阳性率为62.2%,其中非淋菌感染452例(48.7%),淋病125例(13.5%),非淋菌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男女患者病原体感染差异显著,男性以淋病奈瑟菌为主,女性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应做为本地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另外,检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霉菌比例也较高,在临床诊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朱学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72例RAML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误诊为肾癌15例,B超诊断准确率76.4%,CT诊断准确率82.6%,两者同时发生误诊15.2%,MRI诊断准确率85.7%,三者同时发生误诊10.7%.直径小于4cm肿瘤的误诊率显著高于大于4cm的肿瘤(P<005).60例RAML均行不同手术治疗,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RAML,定期观察12例,随访2~3年无明显增大.结论 B超、CT和MRI三者联合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对影像学诊断困难和直径小于4cm的瘤体者术前应穿刺活检有助诊断.术中应常规冰冻切片,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手术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肾单位.

    作者:郭赛雄;唐忠辉;林国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住院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结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反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胰腺肿瘤的超声显像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及影响胰腺小肿瘤检出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68例胰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胰腺肿瘤,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64例,符合率94.1%,定性诊断正确59例,符合率86.8%.胰腺小肿瘤检出率较低,所占比率8.8%(6/68).结论 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胰腺小肿瘤(小于2.0cm)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小肿瘤的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景林;杨婕;秦卫红;杨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临床效果的分析

    宫颈是否成熟是晚期妊娠引产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丰;苏蕴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尹铁汉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经验

    尹铁汉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及妇科疑难杂症.笔者侍诊师侧,多蒙教诲,现将先生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建立分级成本核算体系的设想

    医院目前大都已实现院级和科级两级核算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医院管理科学化的实际需要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导致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医院必须建立以收费项目为核算单位的第三级核算乃至以病种和病例为核算单位的第四级核算体系.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环磷酰胺促牙周炎发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对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单纯结扎组及结扎+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牙颈部丝线结扎,以诱发牙周炎,观察牙周组织变化.结果 结扎+环磷酰胺组牙周炎的表现明显,牙周袋深度(PD)及破骨细胞计数与其余三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环磷酰胺能加速牙周炎的发展.

    作者:王仲杰;张广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响应太原铁路局女工部号召,做好一年一度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促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生存质量,降低妇女常见病的发生率,现将我院2006年度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赵改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我科从1991年8月至今对6280例接受硬膜外阻滞的术后病人分别在手术结束前5分钟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液,获得了满意的术后止痛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会;南哲峰;蔡红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护理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角色定位

    护生实习阶段,是课堂教和学的延续与深化,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护生从事护理职业的引导者,一次成功的带教取决于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相互角色认识,取决于他们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与相互理解.下面对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角色认识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杨淑琴;刘金锷;沈秀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清热法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致复发性流产30例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异质性自身抗体的总称,研究表明它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的磷脂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及通过各种途径引起血栓形成.对于孕产妇,抗磷脂抗体阳性而不予治疗,约70%以上自然流产,或宫内胎儿死亡,因此,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的免疫性因素之一.

    作者:刘巧玲;侯莉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病人手术前后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清醒认识到,一个人的生命表现不仅仅是躯体的、化学的、生理的因素所决定,而是由精神情绪所决定.情绪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在接受治疗时,尤其是手术对患者有严重的心理刺激,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使病人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尽快康复,心理护理在手术前后显示了它的需要性和重要性,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是提高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孔兰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减轻体重对改善糖尿病抑郁症状的影响

    目的 了解减轻体重对肥胖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具备抑郁症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48例,对其进行糖尿病的饮食、运动宣教督促其减轻体重,观察结束后将体重减轻者和未减轻者分为A、B两组.结果 体重减轻的A组患者和无减轻或增重者的B组患者在血糖、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而在血糖、体重及SDS评分指数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轻体重对肥胖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利然;刘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胎盘早剥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中收治的28例胎盘早剥.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292%(28/9600),剖宫产16例占57.14%,顺产、侧切胎吸12例占42.85%,围产儿死亡8例,其中死胎6例,死产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盘早剥一旦确诊,为了抢救母儿生命,立即决定适当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钙拮抗药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绞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等血管疾病的治疗,此文简述了钙拮抗药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观荣;刘黎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探讨

    目的 了解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对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患者进行诊治,并提出临床体会.结果 在76例延期就诊患者中,有4例严重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肠破裂是一种危急病症,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医生诊断明确后应早期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错过抢救良机.

    作者:黄永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移植患者应用新赛斯平与普乐可复的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 对新赛斯平与普乐可复用于肾移植受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选择50例于2002年10月~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术的患者.所有患者真有较稳定的肝、肾功能.按所用的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成2组,及新赛斯平组和普乐可复组,每组25例,术后时间均超过3个月,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 新赛斯平组和普乐可复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5943.8±605.5)元/月和(5341.1±477.4)元/月,有效率分别为82%和88%,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2.49和60.69.在统计学意义上,2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的成本-效果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普乐可复组可获得较低的成本-效果比.结论 肾移植受者应用普乐可复比应用新赛斯平更为经济,且疗效较新赛斯平略高,为较佳方案.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持肠道正常pH值对轮状病毒感染继发乳糖酶缺乏(LD)而腹泻的婴幼儿的影响.方法 我院儿科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大便还原糖阳性、大便pH小于7的腹泻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暂停含乳糖类饮食或低乳糖饮食.治疗组给35℃的1.4%碳酸氢钠灌肠,每公斤体重给5%碳酸氢钠5.6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3.4ml或注射盐水13.4ml,水溶加热至35℃,头皮针去掉针头,经肛门把直径约2mm的软管插入约15cm,每日一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经χ2检验及Kidit分析,婴幼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碳酸氢钠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乏(LD),疗效可靠,经济方便,实用.

    作者:杨春富;陈雯微;温亚香;孙维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