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嗽清肺散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郭小部

关键词:咳嗽, 止嗽清肺散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止嗽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揭示止嗽清肺散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研发这一有效组方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猪胆汁、麻黄、杏仁、百部、川贝母、桑百皮、前胡、射干组成止嗽清肺散,配合抗菌药物联合治疗270例小儿咳嗽疾病(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结论 止咳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无一并发症,总有效率97.8%.因此,小儿清肺散治疗小儿咳嗽疾病疗效显著确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治疗及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否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行新生儿期后治疗2~3疗程,对照组17例未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分别于患儿3月、6月、12月、18月时体检、测智力发育商.结果 行新生儿期后治疗的患儿的伤残率及智力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中、重度HIE患儿行新生儿期后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能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

    作者:王明霞;孟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血配合中医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人体接触某种异体物质后,呈现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的异常反应.笔者于1999年3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自血配合中医穴位对49例季节性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的非Q波心梗)40例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变化

    目的 从心电图及超声方面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卧床、静脉使用硝酸甘油、溶栓,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开搏同、调脂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穹、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等组成)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和心脏超声方面: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以及E/A比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心电图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心脏超声:CO、LVEF、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S、C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

    作者:王学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外伤性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5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脑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其中1例为颅底骨折所致的内开放性颅脑损伤.早期多存在漏诊或误诊.15例病人治愈,1例因放弃治疗,院外死亡.结论 外伤性脑脓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主要靠CT、MRI及诊断性穿刺而确诊.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加强脱水、全身支持治疗、穿刺引流及脓肿切除术等.

    作者:黎景光;刘序斌;严拥军;刘玉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从舌论治的临床意义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疾患,患者舌象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对7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562例,女性154例)的舌象进行观察[1],发现舌质异常以舌体胖嫩(594例,占83%)、舌质偏淡(395例,占55.2%)、边有齿印(363例,占50.7%)为主.认为脾气虚弱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内因;舌苔以白苔(白腻苔316例,占44.1%、薄白苔306例,占42.7%)为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

    作者:赵立宇;戴豪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维牵引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结果 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综合治疗后症状、体征较牵引综合治疗前明显改善,优良率达76.9%,有效率达81.5%.结论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宫丽敏;徐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的实验诊断及临床应用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改变、活动量减少、身心应激反应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DM)、糖耐量受损、肥胖等多因素聚集的疾病状态.

    作者:王文丽;王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致严重高碳酸血症伴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囊肾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腹腔镜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ASA分级Ⅲ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20余年,未规律服降压药,术前血压145/80mmHg.入室后静脉注射力月西3mg,异丙酚120mg,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2mg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流量2L/min,潮气量500ml,频率12次/min.

    作者:金树安;张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金葡菌L型致间质性肺炎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观察各实验动物感染金葡菌L型后肺脏和其它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 高渗培育金葡菌L型,经静脉人工感染小白鼠、大白鼠等动物,光镜观察相应脏器变化.结果 发现主要脏器实质细胞发生变性、慢性炎细胞浸润和间质细胞增生性改变.结论 细菌L型具有侵入和破坏组织脏器实质细胞的能力,引起相应脏器发生间质性炎症改变.

    作者:王作仁;戈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中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12%~33%[1],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不利于宫颈癌的后续治疗,围手术期的预防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旭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治现状

    随着冠心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发病率亦逐年增多.目前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难题.现就ICM的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汪丽;曹予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泻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肠炎230例护理分析

    病毒性肠炎多为轮状病毒感染,秋冬季多见,多见于幼儿,病程多为7~10d,目前治疗中尚未特异性药物.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病毒肠炎2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及缩短.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华;王金丽;姚平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基层口腔科医生对提高牙体牙髓病医疗质量的体会

    作为基层口腔科医生,怎样才能提高牙体牙髓病医疗质量,根据基层工作的特点谈几点这方面的意见,供基层口腔科医生参考.

    作者:孔晓鸿;陈铭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药合用治疗顽固性失眠140例疗效观察

    失眠是指不易入睡或睡而不深,易惊醒,多见于神经衰弱.笔者近几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酸枣仁汤加味配合针刺三阴交穴治疗顽固性失眠1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整理如下:

    作者:罗志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加替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作对照,观察国产新药加替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细菌学清除情况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因在呼吸道感染入我院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加替沙星组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3.30%,痊愈分别为73.30%和70%,细菌清除率分别是84.7%和77.20%,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和8.3%,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均轻微,未作任何处理.

    作者:李志勇;王正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1例分析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村应用较为广泛,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为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小儿急性中毒有其特殊性,临床表现常常多种多样,且毒物接触史常不明确,极易和儿科急症混淆,造成误诊和误治.我院去年收治的1例以肢体抽搐为突出表现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因为上述原因而误诊.现对此病例作一分析回顾,以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邓梅平;徐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信息素质、身心素质与职业形象.

    作者:艾红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1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煎服并热洗联合口服阿昔洛韦、外涂干扰素凝胶,对照组70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外涂干扰素凝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1.64,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非常显著(X2=9.52,P<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标本同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安丽;谢启旋;谢志原;黄毅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176例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操作吸取176例患儿咽喉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痰培养阳性94例,检出率为53.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20例,肺炎克雷伯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3例,粘质沙雷式菌10例,其它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等19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应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往往顽固难愈.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障碍、疼痛、麻木、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甚至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笔者审证求因、潜心探求,采用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吉梅;李冬梅;赵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