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刘洪伟

关键词:管理手段, 档案材料, 检索效率, 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 方法及, 收集, 归档
摘要: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材料、管理方法及管理人员等方面,如档案虚假、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不及时、管理手段落后、检索效率不高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H2受体拮抗剂在脑卒中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应用

    目的 观察H2受体拮抗剂防治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H2受体拮抗剂.结果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H2受体拮抗剂在脑卒中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黎黔江;田晓芳;肖庆贵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检测在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将应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检查对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情况概括如下.

    作者:徐云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宫腔镜诊治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宫腔镜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佳检查手段.方法 对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B超和诊刮排除宫腔变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电切术或摘除术.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萎缩等.结论 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不易漏诊.而且,部分病例可同时行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申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政策.方法 总结临床带教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护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医院的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结论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带教经验,加强带教队伍,开展各种带教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淑玲;张晓艳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脉采血中纠纷的分析与改善

    采血室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每天接纳大量不同疾病的病人,采集不同的血标本,步骤繁琐工作量大,由于医患接触时间短,解答问题有限,造成该处成为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如何减少纠纷的发生,避免投诉,是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医院以病人为本,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体现.下面笔者浅谈一下采血室易发生纠纷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勉.

    作者:郭兴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与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的基础.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起指导作用,可促进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而医院文化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二者并举,如何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对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汉基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胸腔积液与超声、X线诊断

    正常人胸膜腔内含一薄层浆液(3~15ml)以保持胸膜之间的润滑作用.由于各种原因胸膜腔内液体积聚时两层胸膜分离称之为胸腔积液.

    作者:赵建军;杨培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美国Versa TREK-96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RIS 2X进行鉴定、药敏和K-B法药敏,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耐药特征.结果 228株病原菌中,医院感染菌共225株,占98.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医院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率高于院外感染菌.结论 临床需及时掌握败血症的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分析

    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了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兹将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接民;张帆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一起误报为食物中毒的窒息性气体中毒事件

    2005年2月,绵阳市某小区发生一起误报为食物中毒的窒息性气体中毒事件,特报告如下.

    作者:邬佩璋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脉输液拔针致皮下淤血、皮肤针眼出血的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目前静脉输液中拔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就在静脉输液拔针后常见的皮肤下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吕东霞;李克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为保证血液透析长期有效进行,建立和护理好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关键,血管通路包括各种内、外瘘和临时性、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术.但由于部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而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术保留时间短、易感染,对于需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就不合适[1].近年来,具有涤纶环的永久性双腔导管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

    作者:吴红卫;朱丽;何英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300例计划外妊娠早孕妇女,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无人流术禁忌证、无麻药过敏史的早孕患者,人流时静注芬太尼及丙泊酚.配合心电监护仪全程生命体征监护.术中观察、术后研究分析其麻醉用药量、副反应、宫口扩张松弛情况、出血量、苏醒时间等.结果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

    本文主要阐述了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和中医的辨证要点.阐明了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了多数学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及原则.加强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研究,以起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建超;黄宝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五子衍宗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治疗蛋白尿20例疗效观察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临床上多见的症状之一,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点.近年来笔者运用五子衍宗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圣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霍林郭勒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测管理,2006年我们对市里抽取35家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巴根那;张小春;商庆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依沙吖啶配合徒手清宫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依沙吖啶俗称利凡诺,于1958年开始用于临床,至60年代后期成为中孕引产常用的药物,但蜕膜残留率高是利凡诺引产的一大缺点,其发生率高达63.4%[1],我院采用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徒手清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正英;林玉蕊;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改良护理方法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改良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食管疾病开胸手术158例,术前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用改良护理方法:用PVP-1(聚维酮碘)溶液行口腔护理,盐酸氨溴索溶液行雾化吸入.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对照组23例(29.11%);实验组5例(6.33%).卡方值χ2=13.16,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改良护理方法能有效的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翠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ACEI/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现况研究及展望

    目的 了解ACEI/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现况,采取措施,优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干预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保护方面的优势.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2006年两年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病例,筛查出884份病例.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分类整理后进行相对数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中ACEI/ARB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使用率仅达42.4%,使用ACEI/ARB类药物不足,达到靶剂量使用者更少.结论 提高认识,以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在着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长期服用ACEI/ARB类为基础,联合用药将会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鉴于ACEI/ARB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否用于肾脏疾病及具有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用药尚需研究、论证;患者同时服用ACEI/ARB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治疗预防疾病时,将如何使用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值得进行临床循证、探讨.

    作者:胡翠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乳突根治术同期自体听骨行鼓室成型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突根治术同期应用自体听骨行鼓室成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随访34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及鼓疡型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同期鼓室成型术2年以上.结果 纯音测听语言平均听力提高30dB有8耳,提高25dB有6耳,提高20dB有8耳,提高15dB有4耳,提高l0dB有l耳,未提高且胆脂瘤复发有2耳.结论 自体残余听骨是很好鼓室成型材料,彻底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永志;林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