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桢;陈生邦;杨成明;黄新芳;常玉彪;姜茜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0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与34例非糖尿病AMI(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结果 A组比B组合并高血压率高,76.7%:38.2%;发病年龄早,(62.8±11.5)岁:(67.3±10.4)岁;静息状态下发病高,83.3%:41.2%;无痛型比例高,73.3%:13.2%;来院就诊时间晚,(10.9±7.5)h:(4.5±3.1)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1.76±0.86)mmol/L:(1.43±0.46)mmol/L;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52.25±10.47)%:(63.21±11.49)%;发生并发症率高,50.0%:29.4%;死亡高,13.3%:5.88%.P<0.05或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以无痛型居多,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较无糖尿病者差.
作者:郭士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一项成熟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200例患者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纲;李玉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加强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我们对163例AL患者皮肤、口腔、鼻腔、眼部、内脏等不同部位的出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除2例死于颅内出血,其余均转危为安,效果满意.结论 加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提高疗效的的重要前提.
作者:李素霞;王志芬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上环成为节育重要的措施.然而上环后会出现一系列综合征,如月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腰困、腰酸坠、白带异常等.
作者:姚利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疗效与利培酮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亦不多于利培酮.结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彭智勇;冷小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非典型性肺炎中常见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各种原因肺炎的10%,以儿童和青年人多发,易误诊.
作者:王乃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与常规治疗相比,检测针对2型糖尿病(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多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的效果,评价在3年的强化干预治疗期间微血管并发症的终点事件.方法 60例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强化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3年的多因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下降了50%~70%.结论 为期3年的包括行为改变和多种药物治疗的多因素干预治疗能够延缓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的进展.
作者:孔全;游秀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2005年3月22日零晨1时30分,会东县大桥区卫生院急诊科收治11名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胸闷、上腹不适、四肢无力症状,疑为食物中毒的患者.
作者:胡吉友;杨妮群;丁培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的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彩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X征象及与手术对比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7年至2006年收集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及手术对照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结、直肠癌均为进展期;X线分三型:肿块型(息肉型),溃疡型,侵润狭窄型.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为较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道癌.通过分析评价手术前进行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必不可少.
作者:陈仲耿;任爱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0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AS评分为37.68±10.31,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担心致残、药物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彩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 UC)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1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中药、西药和中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每晚1次,14天为1疗程.结果 中西药合用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缓解起始时间和对IgG、C3的调节功能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药合用灌肠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是治疗UC较好的方法.
作者:翟建国;路江海;刘金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小时内,部分病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临床观点不一,有观点认为与出血后肠道积血吸收有关,笔者对我院近3年住院治疗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热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此有不同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人的一生有2/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通过睡眠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
作者:沈卫平;孙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2007年2月初因进食时有轻哽咽感,于2月15日行胃镜检查,在食管中段(距门齿26及30cm处)见2处溃疡灶,约0.5cm×0.6cm大小,近圆形,上覆厚白苔.
作者:王善水;杨建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病中常见病之一,常以腰三横突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数年来,我科采取强刺激弹拨手法对7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故报道如下.
作者:严兵辉;江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在任何社会背景中,无论是作为护理活动主体的护士,还是作为护理活动客体的护理对象,无不处于多元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而且网络中的个体都同时是活动主体和客体,相互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社会影响,这就使得护理活动一开始就必然带有人际交往的属性.
作者:王英利;朱建富;张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患者32例,作穿刺确诊,术前给予足量抗生素,另加用5~10mg地塞米松,术中术野、解剖结构清楚,操作无障碍.32例均在穿刺后确诊,穿刺抽到脓后切开排脓.结果 随访15年7例,8年6例,7年5例,5年9例,2年5例,未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结论 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是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的致病菌感染了Weber's腺,而引起该腺体及周围组织发炎,坏死,而形成脓肿.
作者:白文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C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脑膜瘤组织和18例正常脑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5.9%(6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85.7%)和Ⅰ级(51.7%)之间、Ⅲ级(93.8%)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蛋白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0%和55.7%(5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71.4%)和Ⅰ级(41.7%)之间,Ⅲ级(87.5%)同I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与PCNA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640,P<0.01).结论 Survivin过度表达和脑膜瘤发生及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参与了脑膜瘤发生、增殖和发展.
作者:郝进敏;崔世忠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纤维胃镜检查时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咽部不适、屏气、咳嗽、恶心、呕吐),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检查[1],试图减少上述表现,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铁成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