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刘运良;高卫仁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病因、正确诊断和治疗,避免误诊.方法 对收治2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20例.左侧16例,右侧1l例,双侧1例,年龄25~64岁,平均42岁.根据临床症状,茎突触诊,茎突局部诊断性封闭,X线检查进行确诊.采用口内进路和口外进路手术切除.结果 28例得到确诊.经手术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分别达到96.8及75%.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才能避免误诊.手术切除茎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体会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严重时代偿的表现,是呼吸功能严重衰竭的结果,属急危重症,病势凶险,病死率颇高.西医西药的常规治疗今年来虽多有进展,但疗效至今未臻满意;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却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期妊娠瘢痕子宫破裂致孕产妇死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0岁,农民,因停经24周,下腹隐痛10天,突然加重4小时,昏迷2小时于2006年7月20日7时50分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2月2日,三年前因过期妊娠在外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及术后一切正常,此次停经无明显早孕反应,4个半月自觉腹动,孕早期做过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10天前无诱因出现下腹疼痛,可忍受,于当地乡卫生院行保胎治疗(用药及剂量不详),腹痛无明显好转,4小时前突然腹部剧痛未积极就诊,2小时后出现昏迷,家属拨打120急救,方才入院.

    作者:姜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谈护士长的素质及培养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人或管理者,她在完成病房(科室)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要做好病房的管理,除要明确自己的基本任务,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等.

    作者:赵艳萍;沈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爱维治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 评价爱维治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共治疗24例,其中治疗组12例,给予爱维治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住,每日1次,共15天,同时给予弥可保口服,每次500ug,每日3次,共15天.对照组12例,单纯给予弥可保口服,每次500ug,每日3次,共15天.结果 两组用药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痛觉过敏、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有效率分别为80%、70%和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40%和50%.

    作者:时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分析9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有效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输卵管结扎手术并发症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外,应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金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脑出血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结果 在本组176例病人中,存活151例,存活率85.8%,其中脑疝18例,死亡9例,有效率50%.结论 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微创、有效的治疗的方法.

    作者:罗和平;高夫生;刘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体位预防腹部术后腰肌酸痛的作用

    目的 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带气道插管者除外).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2例,程度重,有2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 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戴荷君;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68例原发性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应用硫普罗宁注射液400毫克加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毫升~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2周,对照组33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毫升~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2周.结果 观察组14例(40%),显效16例(45%),有效3例(8.6%),总有效率94.5%.对照组33例治愈,5例(15.2%),显效8例(24.2%),有效7例(21.2%),总有效率60.7%.结论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甲状腺患者,采用改进的手术体位、铺巾方法、手术入路及缝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12例,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0例,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71例,双侧次全切除术10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结果 156例患者于术后2d~6d出院,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选用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可以减轻病人术中术后不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切口感染机会,减小颈部疤痕,缩短住院时间,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娄元强;李爱君;房静;张朝阳;陈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肾衰竭误诊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3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头昏、全身乏力4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个月余未见月经来潮,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逐日加重,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病程中无发热、腹泻、便秘、少尿,四天来明显消瘦.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5/50mmHg,神志清楚,消瘦,查体合作.

    作者:林忠如;陆昌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芬太尼能否有效加强异丙酚对人流术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120例妊娠42~60天的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单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先静脉给予芬太尼,扩宫前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病例异丙酚使用量、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清醒时间、术前、术中2分钟及术后的NIBP、SpO2、HR等.结果 A、B两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总量分别为(140±9)mg和(80±10)mg(P<0.05).A组和B组清醒时间分别为(5.6±1.9)分钟和(5.1±1.0)分钟,P>0.05.B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术后2分钟SpO2下降明显(P<0.01);AB组在麻醉诱导后2min,SBP、DBP、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术毕即刻恢复近于术前(P>0.05).结论 芬太尼能有效地加强异丙酚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可减少异丙酚麻醉诱导用量,又不增加副反应的发生.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差、镇痛效应弱,伍用芬太尼不但麻醉效果好,镇痛效果加强,且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谢旭;朱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双鸭山市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麻疹是我国政府承诺要消除的疾病,为了探讨我市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制定防治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现将本市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王福臣;刘江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经过4~6周的及时救治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只要及时经过抗过敏、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及严密的护理措施即可全面治愈.

    作者:罗世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固定性药疹定位特点及病因的探讨

    固定性药疹是一种常见病,在药疹中占首位,多见于成年人.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史,目前引起固定性药疹的特定部位及这些部位为什么容易发生药疹的原因还不清楚.现结合我科近几年来在门诊工作中所见到150例固定性药疹的皮疹定位特点对其皮疹定位的病因作一初浅探讨.

    作者:吕丙亭;褚连芬;吕镇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型血清学检验基本工作流程特点的研讨

    输血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输血安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经血传播疾病问题,二是血液免疫学方面的即血型血清方面的问题.血型血清学不同于一般的临床医学检验,有其自身特点.研讨如下.

    作者:孙维萍;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运用健康教育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病人的权力和需要.健康教育不仅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门诊患者中也显得非常重要.我院门诊护士根据患者的需要,利用患者输液、就诊的机会实施健康教育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护士的整体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桂珍;何育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术后镇痛越来越重视.手术后刀口疼痛是绝大多数病人所经历的一种痛苦的体验,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它对手术病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

    作者:刘玉兰;邢佑红;张文文;辛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GSS-Ⅱ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GSS-II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度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23例有1~3级恢复.结论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复位固定牢靠,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主要手段.

    作者:秦文;曾月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600mg.d-1,5日后渐减为维持量50~100mg.d-1,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 服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92.5%、81.25%和84%,因其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5次/分)而停药者仅5%(2/40).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50~100mg.d-1)预防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胤结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护士的情感及观察力对病人的影响和体会

    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更要有对病人真诚的情感及细致的观察力.经过临床观察,心里治疗,心里护理以成为临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在受到疾病侵害时,特别是容易发生情绪变化生理障碍,从而使病情加重,这就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作者:张凤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